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喜歡聽她說,被劈腿算個屁

由於接近年關,總局開閘放水,各種大片輪番轟炸影院。

好刺激。

然而今天,Sir要給你們換換口味。

相比那些或重油重辣,或精緻可口的院線片,這部片實在不起眼。

它沒有翻江倒海的商業套路,也不是視禁忌為敵人的文藝先鋒。

看這部電影,你是在看一個被出軌又差點出軌,原生家庭破裂又被親情慰藉的女人的一段生命。

看著看著,你與她同呼吸。

她就是你。

它沒有結局。

一切正如它的片名——

《將來的事》

L'avenir

爛番茄新鮮度罕見的100%。

豆瓣8分。

提《將來的事》,不得不提法國國寶級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

還記得Sir之前寫過於佩爾主演的《她》嗎:

這部驚悚片Sir拉了好幾遍(壞笑)。

《將來的事》同樣由她挑大樑。

不是她不服老,是人家真的不老。

你看63歲的她,在片中這姣好的面容。

這少女的身段。

哪裡像是個要退休的人?

不過,比起《她》中性侵、SM這些頭破血流的劇情,《將來的事》劇情實在乾淨。

從頭到尾沒有飆過一滴血,吼過一句話,就算是哭,也只是輕輕垂下腦袋,流了幾滴淚。

但,這又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小女人。

Sir慢慢跟你說——

年過50的哲學老師娜塔莉(於佩爾 飾),有一個同樣當老師的丈夫,兩人結婚20多年,有兩個孩子。

生活那叫一個乏味:丈夫同床異夢,母親年邁多病,孩子長大離家。

唯一讓人感到新鮮的,是娜塔莉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法比安。

法比安顏值高,有才華。

他還幫娜塔莉寫過書,兩人可以從人生哲學談到詩詞歌賦。

Sir第一眼就看到這兩人關係不單純,迫不及待期望發生點什麼。

但娜塔莉卻遲遲不願開啟中年女人第二春。

為什麼,嫌棄自己老?

就像“愛在三部曲”最後一部,《愛在午夜降臨前》的這句臺詞——

(女人)過了三十五歲,唯一的好處是

不那麼容易被強☆禁☆姦了

娜塔莉同樣感悟。

我們女人年過四十歲,只值得丟垃圾桶

這話聽上去偏激,細想,又不乏實情。

就當Sir代入戲裡的小男生,準備對她由憐生愛時,猝不及防又被她灌下一碗毒雞湯。

我突然覺得你很天真

好吧,畢竟還是老司機。

娜塔莉怕老嗎?可能怕吧。

但她更怕的是,像普通女人一樣,抱怨“男人老了繼續花,女人老了沒人要”的現實。

與其咒駡,不如調侃。

看《將來的事》,Sir會想起許鞍華一系列生活流的電影,《女人四十》《男人四十》《天水圍的日與夜》。

它們的故事,都像沒有目的地漫步,看似無聊而瑣碎,但回味之下,其實是對情感更細緻的研究,對生活更精准的洞察。

不得不佩服本片的導演米婭·漢森·洛夫。

米婭憑《將來的事》獲柏林最佳導演銀熊獎

這位來自法國的80後女導演,她的丈夫阿薩亞斯,正是張曼玉前夫。

阿薩亞斯和張曼玉合拍過的《清潔》,讓張曼玉捧起人生最重要一個國際影后——坎城女主角。

米婭的才華,比起丈夫毫不遜色。

甚至更上一層。

阿薩亞斯費半天勁才提煉出的東西他老婆簡簡單單幾筆就能抓到。@文森特九六

她的電影向來重人物,輕劇情,擅於用不摻假的生活細節,構建一幅幅鮮活的人物肖像。

我的電影的靈感來自我所知道的人。肖像的想法是我的第一件靈感。有一個精確的存在,我想抓住。我認識和喜愛的人或已經消失的人。像一個畫家,你知道,即使我不是一個畫家。

《將來的事》娜塔莉的原型,就是米婭自己的母親。

片中,米婭用大量時間,還原一個哲學老師的日常。

在車上讀安多諾。

和學生討論盧梭。

在家和子女一起吃飯,也拿著安德斯的書探討哲學。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堆讓Sir懵圈的名字:齊澤克、漢娜·阿倫特……

好就好在,《將來的事》不是掉書袋,抽象的哲學全都蘊含在娜塔莉的處世態度中。

我向來堅持生活需與思想合一

在好多事情上,她都表現得很特立獨行。

走出電影院被一見鍾情的陌生人強吻,她不羞、不惱、不慌。

丟下拒絕的話,從從容容地走開。

面對人生突如其來的變數,她反而感受到了身無掛礙的輕鬆和自由。

當我想到小孩都離開了

我的丈夫拋棄我,我的母親死了

我重新找到自由

完全的自由,我不曾有過這種體驗

真是太棒了

得知丈夫出軌,她沒有破口大駡“婊子、渣男”,只是特別好奇第三者長啥樣。

Sir看完電影,情節沒記下多少,卻完全被這個優雅知性的女人迷住。

但,娜塔莉的世界真的毫無破綻麼?

學生法比安似乎看出她的弱點——

很多時候,她表現出來的超然,只是為了哲學家的面子,故作高冷姿態。

你只在意你每天的生活舉止

不會讓它損及你的價值標準

用哲學鑄建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當然可以最大可能保護自己不被世俗想法傷害,但理智不可能完全殺死情☆禁☆欲和愛眷。

所以,當丈夫提出離婚時,娜塔莉沒有大哭大鬧,卻也哽咽著說道:

我還以為你仍愛著我

我真愚蠢

送母親去療養院,一路輕鬆、鎮定。走出療養院,卻忍不住濕了眼睛,說那裡都是死亡的氣息。

去度假屋找知己法比安,或許也期待與他發生點什麼。

誰知人家有女朋友,還有一堆年輕朋友,自己根本融不進去,只能悄悄在房間裡抱著貓哭。

就是這些並不盛大,反而特別微小的時刻,再現了生活的複雜與重量。“理智與情感”的完整,讓娜塔莉這個人物,有了血肉和溫度。

《天水圍的日與夜》有個情節Sir歷歷在目——

貴姐的鄰居是一個獨居老太太。

老太太帶著貴姐看孫子,吃了閉門羹,回來路上,一向“吝嗇”的老太太把要送女婿的金飾給貴姐,還“多給”她一份。

原來,老太太早就把貴姐視作親人。

《將來的事》這一幕,同樣閃爍著平靜的和暖。

娜塔莉母親去世,留下一隻叫潘朵拉的老黑貓。

它從沒出過家門,性格孤僻,娜塔莉對貓小心呵護,生怕它走失。

誰知有一天,黑貓自己跑進森林,呆了一晚上。第二天還帶回來一隻老鼠,向娜塔莉炫耀。

原來,外面對於貓來說,並不只有風雨交加。

以上兩個瞬間,導演都用四兩撥千斤的手法,告訴我們——

每段人生都有不可更改的苦痛,但面對苦痛,你仍有選擇的自由,這自由,正是迎難而上的豁然與寵辱不驚的達觀。

唱吧夜鶯,唱吧

你有一顆開懷的心,你的心會笑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的,A站有。

編輯助理:娜塔莉波特大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