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在哪裡》票房口碑都炸裂了。
上映5天3.43億,快趕上《潘金蓮》12天的票房。
豆瓣評分8.1,跟《哈利·波特》系列持平。
《神奇動物》讓很多粉絲又回憶起了一種久違的爽,叫“哈利·波特爽”。
華納(WB)片頭的配樂一出,一秒回到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影志
Sir也一樣!
必須承認,自《哈利·波特》完結五年來,還沒有另一個系列能接棒它,佔領青少年電影市場。
《饑餓遊戲》不行,《分歧者》也不行。
為什麼?
有人專門拍了八集紀錄片《創造哈利·波特的世界》,來研究這個問題……
看完你就會懂,魔法世界是如何從點點滴滴的各種細節出發,被慢慢地創造出來的。
豆瓣上,這套片評分比HP電影還高(基本都在9.4)。
看花絮都會哭的電影,大概就只有這一部了吧。
Part 1 演員篇
說到HP,很多人腦子最先蹦出的,一定是魔法三人組。
不得不佩服劇組的眼光。
現在回頭看當年小演員們的採訪,他們戲外的坐姿、說話語氣、小動作,完完全全符合書中各自的角色——
坐得端端正正的“哈利”,衣服都沒穿好、緊張到絞手指的呆萌“羅恩”,翹著二郎腿的個性美少女“赫敏”。
導演看中的,正是他們各自的“本色出演”。
選角最先定下來的是“赫敏”——艾瑪·沃特森。
她從小就跟赫敏一樣,是學霸,還經常傲嬌地否認:
我從來不是尖子生,我沒有博覽群書
其實我和她完全相反
(這表情,完全就是滿分學霸在說“我沒有複習啊”)
長大之後艾瑪也承認, 好吧, 其實她就是我。
我以前在訪談中會說“我一點都不像她”
想要說服所有人,當時我多固執啊。
魯伯特·格林特剛開始也覺得自己跟“羅恩”並不像,唯一共同點就是有一頭紅發。
原著裡形容羅恩“又瘦又高、笨手笨腳、滿臉雀斑”
實際上,他簡直太“羅恩”了。
前兩部的導演克裡斯·哥倫布一眼就看中了這個害羞的小男孩,看中他身上那種“淘氣、搗蛋鬼的特質”。
果然,在第一次正式媒體見面會上,他就冒冒失失地坐錯了位。
片場裡,因為笑場NG最多的是他;
拍著拍著戲說要上廁所的是他;
最搗蛋的也是他……
帶頭整蠱“海格”——
呃……我們就把一張紙條貼在他背後,上面寫著“打我一下給你1.5鎊”
(說這話的時候還一臉不好意思)
上魔藥課的時候,拿羽毛筆在課本上畫了個很醜的斯內普。
還沒發現教授就站在他後面。
我讓他簽了個名,然後把這幅畫收藏起來了,哈哈
其實我還挺喜歡的
“赫敏”和“羅恩”很快就定了,但最重要的“哈利”還沒找到。
要知道,選主角往往最費腦。
這時,導演克裡斯·哥倫布和製片人大衛·海曼想起,曾經看過《大衛·科波菲爾》,片子裡的小丹尼爾,那孩子就不錯!
他們讓丹尼爾來試鏡。
雖然當時小丹尼爾經驗並不豐富,還特害羞——
第一次在公眾場合露面,話都說不溜,也不敢長時間看攝像頭。
我覺得我有一點兒像哈利,因為……
我也想要一隻貓頭鷹
但導演和製片已經從他身上發現了“一種別人教不來的、迷人的特質”。
大衛·海曼:他(丹尼爾)有一種特殊的氣質,像是一個年輕身體裡住著一個老人的靈魂。
更有趣的,丹尼爾跟哈利還有一個地方最像——
超級害怕“斯內普”艾倫·瑞克曼。
每次看到他,丹尼爾都要在心裡默念:
這只是拍戲,這不是真的……
艾倫·瑞克曼太厲害了,我要嚇屎了
阿方索·卡隆接手《阿茲卡班的囚徒》時,曾讓三位主演寫一篇“角色背後故事”的論文。
艾瑪寫了差不多23頁紙,丹尼爾交了1張A4紙,魯伯特呢?
……他啥都沒交,還解釋說:“我是認真對待的,可羅恩是不會交作業的。”
如果說第一部《魔法石》裡,小演員還是靠“本色出演”,那麼隨著年紀漸長,他們也開始越來越會演。
飾演盧修斯·瑪律福的詹森·以撒說,他對《密室》片末一幕印象深刻。
劇本上,以撒這一幕沒臺詞。
但他在表演時,覺得此處應該有一句話,於是即興加了句:“希望波特同學能永遠在這裡拯救所有人。”
沒想到丹尼爾上前一步,接了一句:“放心,我一定會。”
再回憶起這段戲,詹森還是一副意猶未盡的口氣:
“這哪是個孩子,這是個13歲的演員。”
越往後,他們越跟角色融為一體,開始更頻繁地向導演提建議,甚至!
質疑導演。
拍第三部時,導演阿方索·卡隆說,他們對角色太瞭解,以至於經常讓我覺得“我才是新來的那個”。
對小演員來說,一個角色演幾年,比一年演多個角色更能提升自己。
就像越來越成熟(帥)的納威說的——
每年都為角色帶來一點點改變,逐漸增加層次豐富角色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三個小演員也跟故事主人公一樣,成長為三個優秀的人。
Part 2 幕後篇
我們再說回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對整個系列來說,把整個魔法世界搬上銀幕,為接下來的整套作品定下基調,第一部的任務尤其重大。
必須感謝美術指導斯圖爾特·克雷格。
他是製片人大衛·海曼聘用的第一個員工——比導演還早。
克雷格參與了整個HP系列的製作,在此之前,他憑《英國病人》《危險關係》《甘地傳》拿過三座奧斯卡小金人。
開工前,他先去見了JK羅琳,從羅琳那拿回了一張“餐桌上畫出的霍格華茲規劃圖”。
就是憑這麼一張畫技可以說天(拙)才(劣)的隨手塗鴉,克雷格居然像被施法了一樣,打造出現在這個與眾不同的魔法世界。
別以為複製塗鴉很輕鬆……
那一團幾個醜圓圈就代表的城堡,最後變成了這樣——
有莊嚴的外觀、有整條對角巷街道。
克雷格的手稿
而那些連羅琳也塗鴉不出的細節,他實現得就更酷——
《魔法石》中,古靈閣的大門可不是單純的密碼門,而是有無數把鎖的金庫門,需要妖精施法才能打開,為了做出一扇真實的門,劇組花了足足三個月。
更別提購物天堂對角巷的櫥窗裡的商品,足足超過兩萬件,還不重樣。
甚至一張零食包裝紙、一個小杯墊……都需要設計。
(Sir相信,HP裡面的一條內褲、一張衛生紙,也一定有它獨有的價值。)
知乎網友@windleavez曾透露,為《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電影裡只出現了1分20秒左右的“韋斯萊魔法把戲坊”,整個團隊的15名設計師,耗時1年,設計了40000份海報、玩具和包裝盒。
啥也不說了,真誠地送上膝蓋。
但在美術指導克雷格看來,這些頂多算費時。創造魔法世界最難的部分,是如何把握現實與魔幻之間微妙的平衡。
魔幻不難,真實也不難。
最難的,是亦真亦幻,在現實與魔法間自如穿行。
哈利·波特的故事發生在霍格華茲,卻讓身處麻瓜世界的我們感同身受。
你敢說小時候看完電影,沒幻想過有一隻自己的貓頭鷹?
你敢說,沒幻想過有一天可以名正言順地不上麻瓜的課?
它可不像《饑餓遊戲》《分歧者》,打打打殺殺殺,做著離日常十萬八千里的事。
也不是《阿凡達》裡那個完全不存在的潘朵拉星球。
亦真亦幻的好處就是——
魔法很多,卻都結結實實紮根於真實,盡玩虛的,卻一點也不虛。
魔法列車停靠的“九又四分之三月臺”,入口是倫敦火車站第九和第十月臺之間的一堵牆;
魁地奇根本就是空中版足球。
克雷格認為,當魔法從看似真實的東西和場景裡冒出來,那種魔幻感,反而更強烈。
(Sir不能再同意了!)
但早期拍攝時間緊,劇組不可能搭出整個場地,於是他們去了保留著大量歐洲古建築的牛津、劍橋取景。
理由?廢話……當然是因為霍格華茲的歷史也很久。
他們選中牛津的基督教會學院,作為霍爾沃茨的大廳。
蘇格蘭的愛裡維克古堡,則是魁地奇球場。
這裡拍一點,那裡拍一點,再跟事先設計好的場景相融合……
你們滿心羡慕的霍格華茲,就是這麼拼出來的。
當我們跟著哈利,第一次看到月光下童話般的霍格華茲時,有的驚掉了下巴,有的驚掉了雙下巴。
實現得很成功,對吧?
不對……其實,在克雷格眼裡,霍格華茲的設計可失敗了。
當你把它(霍格華茲)的各部分組裝在一起,它並沒組合出一個成功的標誌性輪廓
它並不像期待中的那麼簡潔
所以在接下來幾部中,他一直在“偷偷”改良,重新搭建霍格華茲,讓它更完美。
不,準確的說,是讓它更渾然一體。
有了這個渾然一體的大世界,再往裡塞一些“特別”的小東西。
這樣,就有了一大波腦洞開到沒邊的魔法生物。
巨龍、狼人、八眼巨蛛、鷹頭馬身有翼獸……
對製作團隊來說,要讓觀眾真真切切地相信“哈利會被吃”,那麼,就得讓書裡的怪獸,真的活過來。
《火焰杯》裡的噴火巨龍,會怒吼加噴火,氣勢一點不比龍母那三隻差。
《密室》裡的八眼巨蛛阿拉戈克,絕對是HP裡最噁心的怪物之一。
真實的機械蜘蛛重達4噸,外表恐怖,觸手上每根毛發都清晰可見。
甚至連小小一本《妖怪們的妖怪書》,也真的像書裡那樣……
能動、能呼吸,還會咬人!
前兩部飾演鄧布利多的老爺子理查·哈裡斯,拍片時居然誤以為動物都是真的……
我記得最有趣的一件事,是跟理查·哈裡斯一起。
他靠近我們說:
他們把這些動物訓練得太好了,不是嗎?
——導演克裡斯·哥倫布
(老爺子你的初中生物課怎麼學的!)
更驚人的是,每個生物才不僅僅是真,它們還被賦予了“獨特個性”。
用《阿茲卡班的囚徒》導演阿方索·卡隆的話說,它們不是生物,也是人。
比如鷹頭馬身有翼獸巴克比克,HP中最重要的一隻神奇動物。
在它身上,哈利學會了拋開一切、自我解放。
雖然巴克比克大部分用電腦特效做成,團隊還是為此造出了三隻“真正”的鷹頭馬身有翼獸。
它們身上每一根羽毛都是單獨裁剪、單獨上色,再一根根粘上去的。
身體裡還安裝了電動機械手臂,能低頭、眨眼、彎腿。
片場的真·鷹頭馬身有翼獸
製作團隊給巴克比克的設定是:驕傲、雄偉但又危險。飛起來很美,走在地上又有點笨、有點懶洋洋。
所以拍攝時,阿方索會不時叫停,調整巴克比克的行為。
我們還要再做些修改,它現在顯得太調皮、太隨意了
他還得意地透露,如果看得夠仔細,你會發現,巴克比克拉了泡屎……
一坨屎,無比機靈地證明了一個生命地存在,真是太有創意了!
有個性、有脾氣,這就是巴克比克能成功俘獲人心的奧秘。
整套紀錄片裡,導演、製片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我們當時就只有一個念頭,把片子拍好。
而看了這一圈研究,Sir相信你已經明白答案。
為了回答“為什麼這個魔法世界絕無僅有”的問題,紀錄片研究了裡面的兩個世界、三個主角,還有一堆神奇動物,最後得出結論,原來是因為:
整個劇組從上到下,所有人都中了邪一樣地相信,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
真。實。存。在。
動畫總監巴勃羅·格裡洛說:
我們相信這些古老的生物可能正漫步在英格蘭的原野上。
斯圖爾特·克雷格說:
我們並沒有進入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裡就存在魔法,只不過我們這些麻瓜看不見。
如今,整個HP系列已經完結。
就像“羅恩爸爸”所擔心的,這樣大規模的工程以後恐怕再也不會有。
那些高水準的佈景畫師、道具製作者,他們的工作也許就到此結束。
曾經看這三個小夥伴的故事,打動了很多人。
而現在看紀錄片才發現,這麼少見、執迷的製作團隊,卻更打動人。
原來,陪我們度過青春的,是這一撥沉迷魔法世界的中年大孩子。
“年輕”不是資本,它只是一種做好產品的心態。
功利心、市場和商業價值,決定了一些事,但不是全部。
哈利·波特不沉迷,就做不出這樣的魔法世界。
馬丁不抽風,做不出《權力的遊戲》。
暴雪如果不幼稚,做不出《魔獸世界》……
所以,與其說“看了《哈利·波特》我的青春無悔”這種廢話。
不如說,幕後的苦心製作,啟發了現實裡那些拍影視劇的麻瓜們,你們應該怎麼打磨作品:
要像中了邪一樣,一直保持年輕啊。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的,AB站都有汁源
編輯助理:狗蛋兒、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