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劉慧(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1、傷口發炎
易發時間:主要發生在剖腹生產手術後的1周左右剖宮產的新媽咪,要特別注意腹部傷口癒合及護理。由於傷口較大,癒合約需1周,發生感染的幾率也相對提高。
小心避開方式:
術後知覺恢復後,就應該進行翻身及肢體活動,幫助減輕腹脹。24小時後就可以坐起並慢慢下床活動,這樣能增強胃腸蠕動,儘早排氣,減少腸粘連。
只要一有尿意就要努力自行解尿,減少導尿管保留時間,避免時間過長引起尿路細菌感染。
多翻身,促使惡露排出,避免淤積子宮腔引起感染,影響子宮復舊及切口癒合。
術後2周內避免使腹部切口沾濕,清潔身體宜採取擦浴。每天沖洗外☆禁☆陰1~2次,注意不要讓髒水進入陰☆禁☆道。
2、生☆禁☆殖☆禁☆器官感染
易發時間:多發生在自然分娩後的1~2周間,新媽咪在產褥期抗病能力差,加上陰☆禁☆道、子宮因分娩而造成的創傷還沒有癒合,外☆禁☆陰陰☆禁☆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腫甚至裂傷,細菌極易由此侵入。
小心避開方式:
產後第1天排出小便較多是正常的,起初排尿時會感到傷口疼痛,如果局部有縫線,應用溫熱的水做局部沖洗,這樣在尿液排出時,皮膚就不會有刺痛感了。
在產褥期切忌同房,平時要保持全身尤其是下身的清潔衛生;產前要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增強抵抗力。
3、產後乳腺炎
易發時間:主要發生在分娩後的1~2周間
新媽咪在產後發生乳腺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乳汁淤積:因為淤積的乳汁最適宜於細菌的生長繁殖;二是新媽咪乳☆禁☆頭、乳暈的皮膚薄,易導致乳☆禁☆頭破損而引起細菌感染。
小心避開方式:
哺乳期要保持乳☆禁☆頭清潔。常用溫水清洗乳☆禁☆頭,按需哺乳,每次應盡可能將乳汁排空,乳汁過多寶貝不能吸盡時,應及時將乳汁擠空。
發現乳☆禁☆頭皸裂、破潰,應暫停哺乳,並可用魚肝油間斷性塗抹,待乳☆禁☆頭恢復後再行哺乳,在此期間可將乳汁擠出喂育寶貝,防止乳汁淤積;如有發熱,體溫達39℃以上時不宜哺乳。
加強寶貝口腔護理。注意寶貝口腔的清潔,可每天用棉簽蘸清水輕輕擦拭寶貝口腔黏膜和牙齦1~2次,不宜讓寶貝含乳☆禁☆頭睡覺。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消除不良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4、產後膀胱炎
易發時間:主要發生在分娩後的1~2周內
新媽咪在產後膀胱的肌肉暫時還比較鬆弛,容易積存尿液。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到擠壓,或各種原因放置尿管,都可造成膀胱黏膜充血、損傷、感染,引起膀胱炎。
小心避開方式:
在產後宜勤排尿,不要使尿在膀胱裡貯存過久,以免細菌繁殖,還要經常清洗外☆禁☆陰部,保持清潔,同時要防止髒水流入陰☆禁☆道。
5、子宮內膜炎
易發時間:主要發生在產後的2周左右
分娩後發生的子宮內膜炎,與細菌逆行感染子宮創面有關,因此,產前積極治療生殖道炎症,產後注意個人衛生,對預防子宮內膜炎的發生會起到一定作用。
小心避開方式:
產前進行全面的婦科檢查,及時發現生殖道急、慢性炎症並予以治療,防止產後細菌上行感染。
產後注意個人衛生,衛生巾及時更換,並且禁止過早的夫妻生活。
在惡露未排淨時多取半臥位,以便於惡露的排出。
6、產後靜脈血栓
易發時間:多發生在分娩後的1~2周間
傳統觀念認為,新媽咪在月子裡不要過早活動,不然會傷身子。其實,這對新媽咪的健康很不利,容易引發多種不良後果,靜脈栓塞就是其中之一。
小心避開方式:
生產之後,應改變傳統的“坐月子”方式,避免久坐久臥。產後第二天就該起來活動。
新媽咪在多注意休息的同時應多飲水,這樣一方面可避免血液黏稠,另一方面可借上廁所之機多活動腿部,每天喝1~2升的水。
7、緊張性頭痛
易發時間:多發生在產後2~4周間
頭痛的原因非常多,也是讓新媽咪最“頭痛”的問題。一般常見的是“緊張性頭痛”,多發生於壓力大、感冒、睡眠不足、體力透支的新媽咪身上。
小心避開方式:
放鬆是最好的方法,頭痛症狀會隨著荷爾蒙分泌逐漸恢復正常而消失,如果需要,也可以適當地吃些止痛藥。
注意休息及營養補充,合理膳食,及時糾正貧血,減輕症狀。
8、產後風濕
易發時間:分娩後的2~3周間
產後風濕症,即人們常說的“產後風寒、月子病”,因產後體虛易感受風寒濕邪,出現肌肉關節酸困、疼痛、怕風、怕冷、疲勞等症狀,有時甚至長期困擾身體。應及早治療,以免遷延不愈。
小心避開方式:
新媽咪無論是自己分娩還是剖宮產,這個時候切忌被風直吹,最好的辦法就是自然降溫。另外注意保暖,避免讓新媽咪受涼和過早接觸冷水。
產後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過度疲勞或過久地抱寶貝,要注意休息,要減少手指和手腕的負擔。一般說來,新媽咪在產後不但要吃得有營養,還要合理搭配,營養平衡。產後一個月內絕對不能過度活動關節。以自然運動為好,如慢走、做操等,多曬太陽,注意出汗後不要著涼。
*本文版權歸我方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媽寶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