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0後90後媽媽的增加,很多宅男宅女也都有了自己的寶寶。菠菜提醒宅爸宅媽,自己宅可以,但是一定要經常帶孩子出去走走,多見見世面,對於增長孩子的見識和提高孩子未來的能力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一)
記得大一的時候,上工業設計的大課,前面幾節課講的是不同時期的傢俱設計,當時老師就讓我們週末去宜家看看,主要看一下不同的傢俱,然後寫一篇感想。當時是我第一次去宜家,以前家住在邊緣的城鎮裡,離市中心遠,沒什麼機會去看到好的東西。只在電視上看過很多次宜家的廣告。
第一次去宜家,心裡好激動呀,覺得每樣東西都好漂亮,擺設精緻,設計感很強,摸起來每個東西都是極好的,回來以後我就寫了一篇大贊宜家設計的稿子,信心滿滿地交了上去。
大學的老師肯定不會單獨地念某個同學的文章,只會概括性地總結一下。老師在點評總結的時候說的那段話,我至今都沒有忘記,她說,大部分同學都覺得宜家的設計很不錯,但也有同學,可能平時見的好東西多了,就覺得宜家的東西一般。
當時給我的觸動真的很大,明明我覺得很好的東西,居然有同學說不怎麼好。那是我在上大學以來,第一次意識到,原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未必是身高,未必是成績,而是眼界。
(二)
在大學畢業後,我在一個課外培訓機構裡做過一段時間的美術老師,帶的是4、5歲的孩子們學畫畫。有家長帶著孩子來報名上課,也負責接待。當時就能感覺到不同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會有很大的區別。
有些新來想要報名的孩子,雖然第一次跟著家長來培訓班,但顯得落落大方,跟著我們到處參觀。看見一些好玩的東西,新鮮的道具,都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和好奇心。在想看看摸摸的時候,都會很禮貌地問我,“我可以看看那個嗎?”每次遇到這樣的孩子,都會很喜歡,因為從他們身上能感覺到孩子那種天真單純,但又非常有家教,懂分寸。
而有些孩子,就會明顯地感到怯場,可能平時比較少到其他地方,看見的東西都比較少,來到環境比較好的地方,雖然會很好奇,但會更加謹慎。就一直跟著媽媽的身後,大部分都不會問我們問題,反而是家長會問得比較多。
當時的我,只是一個剛畢業的姑娘,對孩子的事情不懂,但現在想起來,明顯是兩種不同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前者就是跟父母去過不同的場合,見過的事情多了,待人接物也顯得落落大方。而後者的孩子明顯就是出門比較少,見識和膽子都不如第一種孩子。
在正式上課以後,兩種孩子在課堂的區別會更加明顯。在一次畫畫課堂上,主題是關於小船和海水的,當時我主要是講解船要怎麼畫,不同的船有什麼特徵。然後讓大家畫上海水,海水裡可以畫上魚,會讓畫面更好看。一個小男孩在畫完船後,給海裡畫上魚、海星、海草、還有一個帶著類似氧氣罩的人。當時我很驚喜,因為我只引導大家在海水裡畫魚,根本沒有提及其他東西,而他卻畫上了。我問他是不是在卡通片上看來的,而他卻回答我,說是爸爸媽媽帶他去海洋水族館看過。而班上部分孩子都只是按照我的引導去畫魚,表現得中規中矩。
(三)
一個人提高見識和眼界,往往通過兩個方法,第一多旅行、多逛逛、多出去走走,第二就是大量閱讀。
很多人都建議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其實就是希望能通過旅遊遊玩增加孩子的見識。有人會說,孩子這麼小,哪裡記得玩過什麼東西。其實真的不用孩子記得,比如帶孩子去遊山玩水,出去郊遊,只是讓他知道,山有各種不同的山,水也有不同的水。等他以後長大了,從書本裡讀到“青山綠水”的時候,不會一臉茫然,至少曾經見過。
週末的時候多帶孩子出去逛逛,即使是去商場、公園、博物館,不消費,看看一些新鮮的東西,好玩有趣的,總比一家人呆在家裡強。
而閱讀的成本就更加低,是最值得投資的。平時多給孩子買些繪本,抽空給他念,陪他讀,從書本中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和去過的遠方。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只是需要一些書,還有你每天的一些時間,但收穫的卻是巨大的。等孩子養成自我閱讀的習慣,愛上閱讀以後,自己就能省心很多了。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見識和眼界,往往決定了孩子成長的寬度。父母提供怎樣的環境,是個怎樣的人,孩子往往就與父母相似。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長成一個有見識,眼界開闊的人,往往以為這些東西等孩子長大以後,出去上學工作就能自動擁有,但真的不是。小時候沒有好好培養,長大了需要靠孩子自己更多的努力才能填補過去成長環境中的缺陷。如果爸爸媽媽有這個意識,從小注意培養孩子的見識,長大以後表現出來的格局和眼界,往往就會比同齡人高很多。
關注辣媽白金日記,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本文來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