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建議|做這4件事,不是為老闆,是為你自己

這幾天關於職場的話題好火啊,其實之前也有好多妹子在後臺都問過 if 姐,對職場新人有什麼建議沒?

仔細想一想,職場經驗真的挺重要的,畢竟富二代少,普通人多,大部分人都要打拼。而且女人要獨立,經濟和精神都要跟上——而經濟基礎和個人事業發展是分不開的。

作為一個從實習生做到管理層的人,今天 if 姐 就打算來講講對職場新人的一些建議咯,內含大量乾貨以及親身經歷,請大家拿起瓜子看起來吧!

1. 職場信譽是個好東西,升職加薪全靠它

很多新人並不明白,有些事情,看起來小,似乎做不做都沒關係,但是,在職場裡,它會影響到你的信譽,繼而,關係到升職加薪、各種機會。

1. 職業信譽,是你身上的標籤

人人都會給別人打標籤。

標籤是我們認識別人,定義別人最初級的方式。

認真,追求完美,不惜力,準時,靠譜……這些都是標籤,

偷懶,散漫,健忘,粗心,老犯同樣錯誤……這些也是標籤。

有的新人,剛進職場,對環境、工作都不熟悉,各種懵逼。在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建設自己的正面標籤,避免增加負面標籤。

不要以為遲到、晚交報告是小事,這是不守時的標籤;也不要以為永遠寫錯字是小事,這是粗心、不認真的標籤……人的行為模式是不會變的,能夠改變的,只有用毅力去克服問題,修改錯誤,鞭策自己。

不然的話,你會以為自己只是連續幾天,每天晚到了5分鐘,卻不明白為什麼下一次有機會時,先得到的是別人。

擁有只值兩毛五的信譽,就只能得到兩毛五的待遇。雖然殘酷,但這是事實。

2. 職業信譽,也是對責任感的考驗

什麼是責任感?

認真,盡心,努力做到最好,獨立判斷並為自己的判斷負責,善始善終。

前面說的大家應該都明白什麼意思,但善始善終,蠻多人其實做不到。

常言說,分手見人品,在一起的時候什麼都好說,要分開了,有些人的嘴臉就不好看起來,惡語相向的,開始算錢的,林林總總,大家都懂。

但其實,離職也見人品。

在職情況下,大家都想升職、想加薪、想獲得機會,大部分人,只要不傻,態度都會很好。但是,打算離職、已經有下家的情況下,怎麼好好分手?就是個學問了。

這個時候,有多認真負責,不是再直接和利益相關,做的事情是漂亮還是猥瑣,全憑個人素質。

能做到善始善終的人不多,畢竟,認真交接工作要動的腦子也不少,列明書面文字、手把手教給下一個人,都要花心力。

離職時各種爛事,讓人給擦屁股的,有好多:

提完離職,馬上請年假不來了,管你們好不好安排後續事情;

捂著資源不肯交接;

交接工作時,不問不說,最後發現好多事情接手的人都不知道。

但也有非常盡職盡責,業內口碑好到不行的:

好好商量,把專案跟完結案了再辦離職,重視新東家,也不怠慢老東家;

用表格工工整整把工作資訊都整理好;

交接完工作,擔心接手人實操出問題,親眼看著過一遍才放心。

有信譽的,沒信譽的,什麼樣的人都有,要怎麼做,只能自己選。

聽說過一個辭職妹子,說自己家族遺傳心臟病發作了,所以不能等到新人入職再走,必須儘快離職住院,結果第二天,把催下家辦入職的微信,發到了老闆的手機上……

也聽說過一個朋友公司的事,有個同樣天真的小盆友,合同到期離職時不告而別,還擅自把公司的筆記型電腦拿走了,以為可以遠走高飛……結果被報警查處,退東西不說,差點挨官司,從此業內沒人敢用他。

看多了這些案例就會覺得,那些絲毫不考慮自己職場信譽的人,智商都比較低……

3. 說到信譽,有些事也不是只針對個人

舉個例子,企業為什麼不喜歡雇傭適孕期女性的?這個話題顯得特別政治不正確,但我想分享一個經歷。

因為是做時尚女性類內容的部門,我工作的團隊一直90%都是女性,所以,自然也不存在什麼入職性別歧視了,關於懷孕的問題,也沒有人太考慮過——在一個公司工作2-3年,結婚了,懷孕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啊。

但是B姑娘的出現,打破了慣例。

她面試的時候,大談雄心壯志,要發展職位負責的業務,還直接表示,沒打算要孩子,近兩年打算專心發展事業。一切都很正常,結果入職一周後,她說,她懷孕了,要請假去產檢。

入職體檢沒查出來?嗯,為了保護女性權益,入職體檢是不能檢查是否懷孕的。

老闆問她,你入職時可沒有說啊,而且現在說已經懷孕2個月了?她不吭聲,問急了就說,三期期間,公司不能開除我。

這不就是純騙麼……

當時部門的名額有限,一個蘿蔔一個坑,她占了正式名額,卻不能完成相應的工作,不能加班,每週都要早退。她做不完的工作,自然就是別人來補,她不能加的班,自然就是別人來加。

孕期、產期、哺乳期,從開始懷孕算起,到嬰兒滿一周歲為止,近兩年時間,她經常請假,因為身體不舒服,也許心情也不太舒服吧,畢竟她的工作都是別人做的,給她的臉色自然好看不到哪兒去。

哺乳期結束前一周,她提了辭職。

我也不知道後來她去了什麼地方,我只知道,從她入職之後,我所在部門招聘時,已婚未育女性的簡歷,都要往後排了。

她用她的利益,搶先提現了其他同樣條件女性的工作機會。

作為一個女性,我天然的反對女性在職業環境中受到的歧視和壓迫,但是,我也這麼親眼目睹過,一個本來沒有戴有色眼鏡的環境,是怎麼變得介意起這些事情的。

反對外部歧視是女性的權利,但是,咱自己也別幹丟人的事兒。

女人的職業信譽,有些時候,真的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願我們都能好好守護它。

2. 職場其實不需要多強大的內心,

有個正常的內心日常就夠用了

經常看到蠻多職場書、職場劇,告訴女孩子:出了社會,你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

強大的內心的確重要,但 if 姐想說……在沒有突發問題、大事件的情況下,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個“正常的內心”其實足夠用了,盲目鼓吹內心強大如何如何,反而容易讓人覺得 “哎呀,聽起來好難的樣子”,造成畏難的心理,其實一般人生活,沒天災沒人禍的,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事嘛,要好好處理一點都不困難,只要走心認真,任何智商情商正常的人都能完成。

至於連日常工作裡的磨合、改變都接受不了,隨時隨地都有小情緒的人,其實就是太脆弱了。

1. 新人必知:別怕出錯,不會拖出去斬首的

曾經遇到過一個小姑娘C,工作很認真熱情,但是後來才知道,和幾乎所有剛工作的人一樣,她對自己在工作裡犯錯,抱有一種超乎尋常的恐慌。

比方有一次,她有個修改內容沒檢查就上線了,自己發現後,嚇得快崩潰了,給我發了短信,我在一個信號不好的地方,根本沒收到,結果因為沒有馬上回復,她自動腦補了一大堆 “啊怎麼辦,肯定是特別生氣我,我完蛋了,馬上就要被開除了” 的劇情……

回來當面一說,我也是好氣又好笑 —— 公司雇傭人本身成本很高的好伐,哪有可能隨便出點事就開除啊,就是不適合崗位,也要先調崗嘗試一下,而且也會當面溝通,不會搞晴天霹靂的啊……

感覺上,很多新人對工作環境沒有大局上的認識,挺容易把自己和就職單位放到一個對立的角度去考慮,但難道花錢雇了你,不是說明你和公司是一頭,是共損共榮的嗎,正常的單位,怎麼可能沒事就要折磨你玩,隨便就解雇人呢?

放寬心,輕裝上陣,才能以最高效率去完成工作,才能在最短時間提升自己的業務水準,才能真的好好梳理犯過的錯誤,下次不要在同一個坑裡摔倒。

千萬別想太多。

2. 現實裡才沒有那麼多“宮鬥”

說到想太多,其實還有一種情況算是普遍誤解,就是職場裡充滿了“宮心計”。

關於這一點,知乎一個相關問題前三名回答(後面截不全,類似高分回答也不少)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如果要問 if 姐自己十年工作經驗的體會,存不存在職場宮鬥,回答就兩個字:“沒有。”

職場不存在宮鬥,你只要業務能力強,就能安身立命;只要態度積極正面,就能得到更多機會;只要樂於和人合作互惠,就更容易得到成績。

我的經驗是,只要是能幹,同時性格不太討厭的的人,大家都喜歡。

在一個崗位的3個月,6個月,1年,2年……是花這些時間來充實自我,學習和熟練更多技能,嘗試更多沒試過的工作,還是用來琢磨,為什麼好事兒輪上某某了沒讓我去?為什麼領導好像比較喜歡某某坐她旁邊不喜歡我?

總在思考前者的人,根本沒空考慮別人如何如何;

總在思考後者的人,放心,也沒什麼好地方讓 ta “揚眉吐氣”。

我見過最神的,是一個公司,A覺得領導喜歡B,B覺得領導喜歡C,C覺得領導喜歡A,沒有一個人覺得公平,都覺得不得志,不開心,互相比。

只想說,真的想太多了,幹點正事不好麼。

3. 沒有刁民要害人……大家都忙著呢

別人不是你的敵人,也許你的情緒才是

很多時候,坑爹的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尤其是走上社會,離開了家庭的保護,離開了學校相對溫情的氛圍,直接開始面對壓力和挑戰時。

王小波曾經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而如果處理不好這些內在的負面情緒,過於敏感,很容易被蒙蔽雙眼,失去更多。

曾經姐也年輕過,也有過剛進職場的日子,當時在一個大型互聯網公司上班,坐在一個隔間裡,挨著走道,當時隔間同樣走道一側的,是一個女生D,是從平面媒體挖過來的時裝編輯,很資深。

因為不同組,工作並沒有什麼交集,所以雖然坐的近,但說話的機會也不是很多,只是感覺她可能不太適應環境,畢竟網媒是坐班的,平面媒體當時普遍不坐班,她早上經常遲到,然後就挨說,然後就罰款。也許是覺得做網媒的沒她洋氣,也許是別的,她始終獨來獨往。

Photoshop對她來說似乎也很難,她總在加班,看起來不太開心,但大家工作壓力都挺大的,我想也許過幾天就適應了。

忽然有一天,就在她試用期結束前,她消失了,沒有辦離職,再也沒有來,留下一桌子漂亮的小物件都沒有拿走,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恨你們所有人”。

我當時只覺得害怕,覺得這個人心理不太正常,但過了好幾年,才覺得她有點可憐,我始終不知道,她的內心經歷了什麼,但我想,應該是她把自己接受不了的一些東西,都投射到了別人身上吧,也許她也曾經很孤獨,希望融於大家,也許她也曾經很挫敗,希望領導能給她更多指導,但這些沒有說出來的、沒有去解決的,始終也都是內心戲而已。

她恨著所有人,但最難過的,還是她自己吧。

3. 培養好習慣,就是不舒服的 不逃避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王石(在和田樸珺好上之前)曾經說過一段話,挺有道理的: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強者,一種人是弱者。

強者給自己找不適,弱者給自己找舒適。

想要變得更強,就必須要學會強者的必備技能,那就是讓不適變得舒適。

人要改善自己,變得更好,就得先做好“不舒服”的準備。

在家癱著看電視是舒服的,起來跑步是不舒服的;

吃宵夜是舒服的,控制飲食是不舒服的;

看韓劇看電影是舒服的,背GRE單詞是不舒服的。

不舒服,不愉快,有壓力,自我懷疑,都會有。

但不逃避,正面解決一切問題,永遠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曾經合作過一個年輕的小同學E,來的時候說,之前的上司不給她機會,她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換了兩個崗位,都沒什麼前景,覺得沒有發展和積累,不想幹了,就想換現在這個工作,這件事她想做很久了。

然後,6個月後,她辭職,轉行了。

她終於發現,這件她想做很久的事,也沒那麼有趣,還挺累的,要求也有點高,別人似乎都比她做的順手,可能自己是沒有天賦。

而我想,也許下一份工作,她也不會太順利吧。

因為她太愛逃避了:語言不夠好,不去學習;工作效率低,不去提升;行業積累不夠,不去下苦工看書。

“我不適合/不喜歡這個工作” 說出來是很容易的,但最終要退到什麼地方才是頭呢?

困難這種東西,你要麼超越它,要麼一直被它壓著過不去。

那些在各自領域有建樹的人,也不是天生下來就要做這件事的。

熱愛和享受,是努力和付出之後的結果。

《校對女孩》裡有句話說得很好:

去嘗試吧,學會儘量不抱怨;

學會遇到問題努力解決,而不是依靠別人;

學會自己獨立判斷,錯了就錯了,反思問題就好;

學會和不想溝通的人溝通、達成一致;

學會說出不敢說的話,做到不敢做的事。

試著去面對一切困難,開始會很難受,但是,習慣就好了。

萬事都是有可能的。

4. 為你自己工作,別為了別人

選一個隻為了錢,並不喜歡的工作,就像選一個隻為了錢,並不喜歡的男友/老公一樣。

工作的話,倒不存在什麼道德問題,問題是,過得難受啊。

剛畢業時,我在互聯網公司上班,最忙的時候,一天睡6小時,從床上爬起來就去時裝周現場了,白天采秀場,晚上寫稿調專題,我媽心疼我,說,別幹了,找個輕鬆的工作吧,圖書館管理員,每天6點準時下班。

我說,是輕鬆,但沒意思啊……

想想看,一般工作的白領,每天工作時長標準是8小時,但實際上10小時也算正常,把晚上睡覺的6-8小時去掉,也去掉通勤時間,你在工作單位的時間,實際比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間更長。

如果是個不喜歡、沒興趣,甚至討厭的工作,光是忍受就足以耗掉所有精力了吧。

還有心力去自我提升?

從短時間看,那份你沒興趣的工作,也許是穩定一點,工資高一點,輕鬆一點,但從長遠看,並不利於職業發展。

不要和你不喜歡的人結婚,同樣,也不要找你不喜歡的工作。

另一方面,找到合適、想發展的職位,那就拿出吃奶的勁兒努力。

在學校裡,定期考試是個固定流程,到了這個節骨眼,必須努力。

而出了學校,沒有了這個定時定點的考核,更多的自我控制責任,則回到每個人自己手裡。

總算做完工作了,身心俱疲,還要不要再檢查一遍?

手頭事情太多了,還要不要多搜集些資料備選?

預計要看的書目還沒看完,要不要開夜車保證進度?

有機會做沒做過的工作,要不要站出來嘗試?

這一次沒有老師了,什麼都得自己做主。

等著老闆催你、督促你?那和等下崗差不多……

動圖

曾經見過很多人,工作2-3年,懷才不遇,希望得到提升空間,得到機會和資源,但論起工作能力,和一個培訓3個月的新人沒啥質的差別——盲目機械的完成工作,不思考,不追求更高標準,不爭取機會,不嘗試新鮮事物……

以為光有工作年限,自然就能升職加薪?這種想法太天真了。

沒有不可替代性的人,能保住工作就不錯了。

現在和我們父母輩的職業環境已經很不一樣了,競爭激烈,再好混的崗位,過不了兩三年也要裁員,相反的,工作機會也多了,能人隨時可以跳槽。

有真本事愈發顯得重要。

而真本事,不是絕世高人從背後打進來的30年內力,是你自己真刀真槍,在無數次錯誤和挫敗中磨練出來的。

本事都在你身上,別人拿不走。

花時間努力突破,才能有好的工作習慣、敬業的態度、良好的心態、靠譜的口碑、豐富的經驗……

歸根到底,這些努力不是為了老闆,不是為了客戶,不是為了同事,都是為了自己。

所以,為自己工作,不要為了別人。

---------------------------------------------

囉裡吧嗦的說了好多,一不留神就寫太長了……不知道今天的內容,對大家有沒有用呢?

動圖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