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忽視寶寶頻繁的夜醒,很可能是耳朵有問題

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寶寶夜醒原因不同,比如出牙期、生長加速期、生病或者是胃食管反流、食物過敏等等。這裡需要提醒一下媽媽,如果寶寶本身就患有中耳炎,而且寶寶有頻繁夜醒、哭鬧不止的表現,就要考慮疾病原因造成的夜醒,採取相應措施。

正常人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從鼻咽部到中耳之間的這條通道叫咽鼓管,由於寶寶的咽鼓管比較短、寬且直,呈水準位,病原體及分泌物很容易經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最常見的是患了感冒、鼻炎、扁桃體炎的寶寶抗病力較弱,“引狼入室”的機會更大。但是爸爸媽媽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餵養習慣,也會讓寶寶患上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如果發現及時對症治療,一般馬上就會痊癒,不會影響寶寶以後的聽力。但如果不及時治療,變為慢性中耳炎,就有可能導致寶寶聽力永久下降,爸爸媽媽一定要引起重視。

如何預防中耳炎呢?

1

保持正確的哺乳姿勢

有的媽媽習慣躺在床上給寶寶餵奶,覺得這樣不會累而且寶寶吃飽奶後直接就睡了,其實這樣餵奶很容易讓乳汁流入寶寶的耳中。因此,每次餵奶時要將寶寶斜抱起,不要讓寶寶吃的太多太急,餵奶後要將其豎起,輕拍背部,使胃內氣體排出,以免溢奶。如果寶寶溢奶,趕緊把寶寶抱起來,讓他側頭將奶吐出來,或是把寶寶豎起來,防止奶流到咽鼓管裡頭去。

2

不要讓寶寶躺著吃奶瓶

用奶瓶喂寶寶吃奶時,不要圖省事讓寶寶呈仰臥姿勢吃奶,這種姿勢很容易造成寶寶嗆奶,另外由於寶寶胃部結構的特殊性,仰臥時很容易造成奶水在胃裡滯留,導致吐奶。這種情況,都很容易讓奶流到咽鼓管中,進入中耳引起發炎。

正確的姿勢是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吐奶的幾率。另外,為寶寶挑選奶嘴時也要注意,奶嘴的洞口太大會造成液體流速過快,寶寶大口吞咽的同時會吸入過多空氣,導致吐奶。每次餵奶後,都要記得幫寶寶拍嗝,防止吐奶。

3

積極治療呼吸道及鼻咽部感染

爸爸媽媽要重視對寶寶呼吸道疾病及鼻咽部感染的治療,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而某些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流感等常常會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當鼻咽部存在大量細菌的時候,這些病原體就很容易進入耳部。另外,如果寶寶得了急性中耳炎一定要徹底治療,不要覺得吃了幾天藥後症狀得到緩解就輕率的停藥,中途停止治療是急性中耳炎長期不愈甚至轉為慢性的原因之一。

4

不要亂給寶寶掏耳朵

平時給寶寶掏耳朵時要格外小心,避免不小心損傷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導致感染,而蔓延到中耳發生炎症。給寶寶洗澡時,要注意不要讓洗澡水進到寶寶的耳朵裡,如果進了水要及時用棉簽輕輕的擦拭。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