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浮釣與底釣區別大不大?

定點浮釣

定點浮釣是類似於戳茬釣的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主要針對魚處在浮頭情況且鯽魚的密度較大的時候。它是以扇形窩點定點垂釣,減少來回走動的噪音,也減少疲勞。在採用此法施釣時,以竿長為半徑,在面前用竿稍撥3-5個窩子,用細、紅、活的蚯蚓蘸一下水後,再蘸蠶豆粉定點垂釣,幹蠶豆剝皮在細砂紙上磨出來。

*【釣魚王大物主線天絲魚線,優質原絲拉力強韌耐磨能切線盤的魚線品質保證。】

由於蠶豆粉很細比重很輕,短時間不會沉底,在草窩裡四周有水草遮攔也不會被風吹走,隨著時間延長,部分蠶豆粉吸收水分慢慢下沉,顆粒的先沉,這種效果近似於台釣的打立體霧化窩,附近的鯽魚看到緩慢下沉的餌料或聞到豆腥味會較快進入窩子,當看到細、紅、活的蚯蚓的時候,鯽魚很快便會吃鉤。但不宜在一個窩子長時間作釣,釣1-2分鐘就換窩為好,以便輪流及時垂釣其他窩子。

另外,這種方法要求蘸的蠶豆粉量要大,以起到勤補窩的作用以防斷口。如果聽不到鯽魚的咂嘴聲了,說明魚的泳層開始下降,可將漂上推逐步找魚層直至到底。

*【大棗核型漂身設計,視目非常清晰,採用巴爾杉木材質,穩定性特別好,漂腳採用高碳素製作,耐腐蝕性強,入水快。】

底釣

這裡講的底釣就是我們常規性的在水草中釣鯽魚的方法。釣水草與釣明水有很大的區別,同樣在水草區垂釣,條件相同但釣友之間的收穫量常有很大的差別,說明釣水草區是有很強的技術性的。

*【民間藝人巴爾杉木空芯浮漂,加粗醒目立式浮漂,進口螢光漆漂尾,漂身均勻亮澤,介面過度圓滑,適合長竿草洞釣鯽魚,棗核漂身,超短設計,翻身極快,靈敏度高。】

A、提竿方式要適應條件

在明水中垂釣,我們長期養成“一頓二提三出水”的抬竿習慣,一頓,就是用腕力向上做小幅度有力的刺魚,防止大幅度提竿拉豁魚嘴;二提,就是將釣線繃緊防止脫鉤;三出水,最後一步才決定將魚是“遛”出水還是“飛”出水。但由於在水草中垂釣的特殊環境限制,我們抬竿時只能“一氣呵成”直接把魚“飛”出水,防止魚在水中掙扎鑽入草中損失釣組或跑魚,這一點是與釣明水在抬竿方式上的明顯區別。

*【鯽魚竿,不僅需要輕,還要需要一定的硬度,早川鯽採用進口碳步加工而成,竿身輕細,腰力強勁,既能在上鯽魚享受中魚的快感,又能在上大物時候,具備很好的操控性!】

B、釣組配備寧小勿大

由於水草有淨化水質的作用,所以,凡是有大面積水草的水域,我們在選擇釣線的線徑時候,最好用品質較高線徑較細的釣線,以增強拉力和隱蔽性。再有,水草中食源較廣,在同密度的情況下魚的饑餓程度相對較小,魚類都有“吃小不吃大”的索食習慣,為了降低魚就餌難度,配備小鉤就是最好的選擇。

*【伊勢尼進口大馬力雙鉤調位分線魚鉤,鉤尖鋒利,防生銹,有倒刺】

C、合理用餌

野生魚類,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大部分是喜愛吃鮮活天然的食物,我們如果投其所好,使用細、紅、活的蚯蚓或紅蟲做餌,更會刺激魚類的食欲而增加釣獲量。常有這樣的例子:用粗、死的蚯蚓垂釣,窩中很長時間漂不動,當你換上細、紅、活的蚯蚓下竿,不一會漂就會有反應,這就印證了魚類有“吃活不吃死”的覓食習性。

編審意見:​釣浮和釣底的區別當然是很大,釣浮要有特定魚情才可以。釣底是非常廣譜的釣法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