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的一杯水,到中午吃飯時的一雙筷子,接著晚上睡覺前關的燈,都是生活裡的細枝末節。沒有突出的存在感,但是離開它又生活不下去。對日用品的關注,其實是關注我們自己的生活,重新審視它們帶來的好處。
▲搪瓷碗,父母工作用來帶飯的比較多,上面還有大朵的花紋。現在各種工藝品和日用品品牌都有這個款式,非常普遍。簡潔紅邊白底,配搭性強,樸素至極卻可以把食物最大限度地承托。
▲小時候的燒水還不是用電燒的,煤爐燒水,煤氣灶燒水,灶台燒水,一壺水,貫穿了整個農家的早中午活動。而現在的燒水壺,更像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陪伴。
▲北方的草編,南方的竹器,都調和著日常生活的溫度。生活裡的每個細節,都可以發現工匠們的身影。只是有些時候,我們缺少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承載著歲月記憶的張小泉剪刀,想起了弄堂裡走街串巷叫喊著的“磨剪子嘞戧菜刀”,一把小小的張小泉剪刀可以說是萬用的。奶奶的針線活,媽媽的洗菜,爸爸的剪指甲,一把就可以用很久。
▲那時的飯盒還不像現在這樣花樣繁多,款式多變。一個可以扣上的鐵盒子就可以算是一個便當盒了,再貴一些的還有一個搭扣。現在早已不常用了,工作在外,最多吃的就是外賣,但深夜夢回,總會想起它的溫暖與好處。
▲袖套的記憶應該來自于媽媽,家裡的衛生打掃,上上下下,總看見帶著個袖套。女生愛美,到了高中,各種好看的袖套都出現了。有一次,買了一件很貴的羽絨服,,便被叮囑戴上袖套,不要把袖口弄髒了。現在回想起來,挺難看的,但就像是相冊裡的老相片,回想起來的時候忍不住會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