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袋鼠麻麻
在熬過了“分娩”這道坎兒之後,媽媽們在產後會遇到另一個非常困擾生活的問題,那就是惡露。那麼生完孩子後為什麼會有惡露?惡露持續多久才能乾淨?今天,袋鼠麻麻就帶大家瞭解下:產後惡露的相關知識。
【產後為什麼會有惡露?】
惡露的形成,其實就是指壞死蛻膜、血液、宮頸分泌物等混合組織經陰☆禁☆道排出的過程。那麼這些組織都是怎麼來的呢?
女性在懷孕以後,子宮內膜會發生蛻膜化並適當增厚,這是妊娠順利進行必備的條件。當寶寶出生之後,子宮便開始進行自我調理,增厚的子宮內膜開始發生脫落,特別是胎盤附著處的蛻膜,以便能恢復到沒有懷孕時的大小狀態。
那麼惡露中為什麼會有血呢?我們都知道,當分娩結束時,胎盤也會隨之剝離。由於胎盤和子宮內膜會緊緊地長在一起,剝離後就會使子宮壁發生損傷,便會有出血的現象。
*一次性馬桶墊,柔軟親膚 高溫消毒 獨立包裝 防水隔菌
正常的惡露有血腥味,但沒有臭味。根據顏色、性質以及出現時間的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
★紅色惡露:
是產後頭幾天排出的惡露,量會比較多,顏色鮮紅,主要是由血液、蛻膜組織和粘液組成,和我們的月經有點相似,有時還帶血塊、“肉塊”都是正常的,一般持續3~4天。
漿性惡露:隨著子宮內膜的逐漸修復,出血量會明顯減少,惡露的顏色會由鮮紅色變為含漿液較多的淡紅色,主要是由宮頸分泌物、少量血液、較多壞死的蛻膜和細菌組成。在持續7~10天之後,會逐漸轉變成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通常在生產2周以後,新生的子宮內膜會覆蓋子宮內壁,子宮內膜也不再出血,惡露會變成白或淡黃色,質地類似於白帶,但是量比白帶多。2~3周後逐漸減少並消失。
【排惡露期間,做好護理工作很關鍵】
我們上面提到了,由於胎盤的剝離,子宮壁會受損,稍不注意很容易導致感染。所以,在這段時間內,新媽媽要做好護理工作,直到產褥期結束。
1護理墊+衛生巾
為了新媽媽的舒適和衛生,產後可以把產褥期護理墊配合產婦專用衛生巾來使用。一些新媽媽產後惡露很多,有時候難免會發生“側漏”的現象,把床單弄髒了。將產褥墊和產婦專用衛生巾配合使用的話,就能很好的規避這種情況的出現。
在更換衛生巾時,新媽媽還要注意觀察衛生巾上惡露的量、顏色和氣味等是否正常。
2注意衛生
在惡露排出的這段時間內,保證外☆禁☆陰的清潔非常關鍵。而勤換衛生墊、勤換內衣、便後用消毒棉從前向後擦洗等做法,能幫你保持外☆禁☆陰的清潔,促進產後恢復。
順產有側切的新媽媽要特別注意,大小便後要用清水從上向下、從內向外清洗外☆禁☆陰,即先擦陰阜及兩側陰☆禁☆唇,最後擦肛門。清洗時,要避免盆浴,也不要用清潔液或洗護液。睡覺時最好向著沒有側切的方向側睡,可減少惡露對傷口的刺激。如果側切的傷口有腫脹、疼痛的感覺,要及時告訴醫生來處理。此外,最好要避免性☆禁☆生☆禁☆活。
3多活動
通常如果產婦的身體情況允許,醫生都會建議你在產後儘早下床活動,這樣有不光有助於排出惡露,還能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哦。
自然分娩的新媽媽一般臥床休息6~8小時後就可以坐起來,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如果是剖腹產或者產婦有合併症,醫生會根據你的術中、術後情況,告訴你什麼時間適合下地活動的。
*專門針對產後腹肌鬆弛恢復設計。設有獨立加強收緊小腹收緊帶,更有針對性的恢復產後小腹鬆弛腹肌。效果更好。
4不要亂吃排惡露的“補品”
有的新媽媽會在產後喝“生化湯”或者益母草,希望能促進惡露排出。袋鼠麻麻建議,這類藥劑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否則,反而有可能影響子宮收縮和延長出血時間。
*木糖醇配方,無香味不連抽,不含酒精、丙二醇
【持續時間過長,警惕惡露不淨】
惡露持續的時間是因人而異的。有的新媽媽修復得比較快,可能很快惡露就沒有了;但是有的新媽媽由於卵巢、子宮的功能相對沒有那麼好,惡露就會持續的比較久。但通常情況下,惡露的持續時間不會超過2個月。如果超過2個月仍存在,那就屬於惡露不淨的情況了。
造成惡露不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子宮收縮不良、子宮內膜炎等感染。
2、胎盤、胎膜等組織殘留在子宮排不出來。
3、使用藥物,如血管擴張劑等。
4、不當的食補,例如喝了太多的生化湯。
5、未能充分休息,過度疲勞等。
如果產後惡露不淨,同時有下面這些情況,就要趕快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然後針對性治療。
惡露同時伴有臭穢味或腐臭味等異味,惡露中有膿液,伴有腹痛、 發熱等症狀,可能是子宮、輸卵管、陰☆禁☆道、卵巢有感染。
血性惡露持續2周以上,未減少反而日漸增多,顏色變紅、變深,可能是胎盤附著處恢復不良或有胎盤、胎膜殘留,陰☆禁☆道創傷未癒合,或者感染症狀的發生等。
如果伴有大量出血,子宮大而軟,通常代表著子宮復舊不良等問題。
袋鼠麻麻有話說:
除了惡露不盡、異常出血,在生完孩子2個月以後出現較多血性的分泌物,還有可能是月經恢復了,新媽媽要注意區分。
通常情況下,惡露不盡、異常出血一般都伴有其他不適,如腹痛、分泌物有異味、多於正常月經量等。如果自己不能判斷,請及時諮詢醫生。
來源:醫知袋鼠,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媽咪寶貝傳媒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