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食在心中,唯美食可靜人

初冬週末的夜,很多人還沉浸在歌舞昇平,燈紅酒綠的醉生夢死裡,而我,孑然一身,趁著難得的獨處光陰,整理近倆月的照片,發現自己,對美食的愛言不盡。

在外做工程跑專案的漂泊浪人來說,能吃到各地的美食固然讓人心情大好,但往往跟人閒談,常掛嘴邊的莫過於家鄉特色美食,那味道,不能言明,卻深深烙印在記憶裡,有著像酒的醇厚醉人。而在粵飲文化薰陶了二十多年,耳濡目染的莫過於一句:食在廣州,廚出鳳城,味在中山。土生土長的廣東人的理念裡,只有“食”而沒有“吃”。而我,就是最會“食”味道的中山人,對味道有著執著不將就的追求。

這次的尾巴就分兩輯吧,因為食的有點多,咳咳。

第一輯:食在前。

如果說,有一系列粵飲美食是我在外鄉最想吃到的話,那“飲茶”絕對能讓我口水直流,食指大動。

蝦餃。

鳳爪。

燒賣。

白灼菜心。

回來也邀約了友人共進了幾頓晚餐。與其同時,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她們都好愛吃辣,然後沒然後了。這幾道辣菜味道不錯。

酸菜魚。

砂鍋檸檬魚,這道菜,友人跟我推薦的時候,眼睛好像發亮一樣,BlingBling 的,經我品嘗過後,也的確很有特色。

這家港式茶餐廳的出品的賣相和味道還不錯。(忘記名字)

有一款茶飲,在外很牽掛,給自己一個安靜的下午,靜靜的坐在窗邊,看著時光流失,人來人往。

喜茶。

這是湖北的特色“打邊爐”。

鍋鍋串。

第二輯:食在後。

烹飪,是一種樂趣。雖達不到技藝高超,但也算是輕車就熟,信手拈來的。(自戀有點過了,應該。)我一直在意的,雖在工地幹活,也不能降低對美食的追求,異鄉吃不到粵味,那就自己烹煮。(請忽略工地那殘破的桌面和不堪入目的餐具,把目光放在美食上。)

老火靚湯在粵菜系的地位舉足輕重,是一道放不下的味。

玉米蘿蔔豬骨湯。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唔使醫生開藥方。湯作為養生學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蘿蔔豬骨湯。

蒸菜中最考廚師功力的莫過於清蒸魚,要將魚的鮮甜完美呈現。我承認,這道菜只能達到基本要求,但還是有點粵味的。

清蒸魚。

還有幾道粵菜。

薑蒜燜魚。

高湯白菜。

蛋炒黃瓜。

蒜炒油麥菜。

都說,要入鄉隨俗,當地的特色餐飲文化代表的美食,我也學著做了幾道,鮮香鹹辣,色香味倒是還不錯。

酸菜魚。

香辣蟹。

水煮牛肉。

炒花甲。

接下來的幾道也是即興,腦子靈光一現的日常菜肴,也一併分享吧。

雜丸煲。

蒜炒藕片。

土豆燜臘鴨。

水煎餃。

筍炒臘腸。

麵食。

現在越來越喜歡,在外頭品嘗美食,都習慣把味道都吃透,感知裡面的酸甜苦辣,感知廚師匠人烹飪這道菜品時的技藝與理念,回來,憑藉的依稀的味道記憶,自己揣摩,依葫蘆畫瓢,複製味道的同時加入自己鍾情的味道。烹飪美食的過程讓我能很寧靜放空,感謝美食,帶給我的那一片世界。

大深夜寫美食,把自己寫餓了,在專業的科技、數碼的尾巴分享生活的瑣碎閒事,的確是不務正業,不解風情。好了,喜愛美食的朋友,一起月半吧,這是我最開心的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