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閱讀這麼多育兒書籍,為什麼育兒依然手足無措?

你是一位合格的媽媽麼?作為寶媽你真的需要好好的反思一下,為什麼你對孩子付出了這麼多,孩子依舊跟你的內心期望相差甚遠呢?

今天一位家長來我辦公室的時候一直在跟我吐槽,說:自己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孩子的表現越來越差,有時候很不明白,為什麼我講的話比她自己講的話更加有用。

看著家長一臉愁雲,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或許你只是自己覺得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孩子並不是這麼認為。可能是因為我接觸過很多不同性格的學生,所以在跟他們相處的時候,我會很耐心的去聆聽他們內心的訴求,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我都會在指正之後給予他們心靈上的鼓勵,因此很多時候他們會願意跟我談心,甚至會告訴我一些不願意跟父母溝通的話。

孩子是一個獨立體,我們需要學會放手,給孩子足夠的空間。這麼多年跟學生相處下來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孩子的早教沒有重視

對於這一點,很多的家長真的是忽視了,總以為孩子只有上了初中、高中以後成績和表現才是重要的, 孩子上早教就是找個地方玩?這個觀點沒錯,早教是給孩子找個地方玩,但是其中的意義絕對不止這個,否則作為父母你就真的太膚淺了。早期教育更是對父母的一種教育,讓父母更懂得孩子的發展規律,並在孩子發展的敏感期提供適當的環境。

第二:孩子在課外需不需要參加其他的輔導班或者是培訓班

​雖然接觸了這麼多學生,參加課外培訓的學生也很多,但是我真的不是特別的建議,是否參加培訓需要看人,對於一些接受知識能力較強,並且不反感的學生來說,這個輔導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效果。而對於一些本身接受知識比較慢的學生,無疑是一種揠苗助長的趨勢,還不如讓學生咋課堂裡面汲取知識,反復鞏固好。

第三:孩子的培育一定要跟興趣掛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唯有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才會激發孩子的動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讓孩子感受到你是“良師益友”,感受到尊重

很多家長都很擔心:“為什麼我家的孩子都已經兩歲了,還不會講話“

”我家孩子動不動就打人、很容易就生氣,感覺處在暴走的邊緣“

“我的孩子,什麼東西都不給同伴玩,不會分享”

其實2、3歲的孩子正是開始慢慢的建立三觀和所有權的時候,因此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理解。

第五:善於和孩子溝通,溝通的意義取決於對方的回應

自己說什麼不重要,對方聽到什麼才是重要的。老是強調自己說得怎樣正確沒有用,孩子收到的資訊對他來說是什麼意思才重要。話有很多種方法說出來,使聽者完全領會講者意圖便是最好的方法。用孩子聽得明白、能夠接受的語言、語氣、說話模式對他說話,會產生較好的效果。沒有效果的說法,越說孩子越不會接受,效果越差。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