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以安靜開始,以安靜結束

閑來沒事,今日去了美術館,美術館每一個季度會有一個主題,今天我在去之前也沒有上網查詢是什麼主題,對於我在看展覽這件事上,總是抱著一種緣分的觀念,遇到了你,那是我的幸運,當然特殊展覽(目標性的)除外。去的路上細雨飄飄,才想起已經很久沒去美術館了。

這一期的主題是《再生運動-數字時代的科技反思》講的無非是老生常談的環境與資源問題,大學四年加上研究生兩年,學習設計的孩子都知道,求學的過程中就是這類設計做的最多,那時候看的東西少,真是想死了也想不出來做什麼內容。其實現在想想,靈感來源就在身邊,甚至設計的資源就在身邊。

《日光城市》是我在看了《日光》這個展後修改的題目。設計者期待以一種客觀的模式,闡述幾層科技與文明中的關係,消耗與環保、價值與本質、未來末世與無感感官。將廢棄的燈光聚集起來,創造了一個太陽,觀賞者置身其中,觀察、享受、沉思,期許這期間一切都沉靜了下來。

這個展覽的表現形式是收集很多的舊燈泡和燈架,把它製作成一個大的圓形,類似太陽的樣子。通過燈泡的亮暗變化加以音效給人以資源的咆哮和憤怒,一個個輪回,一遍一遍的展現出來的是震撼。說實話,我在欣賞的時候,是呆住的。我很想知道他的輪回的開始和結束是什麼。電燈的每一次亮每一次暗,都是強而有力的。

以安靜開始,以安靜結束,一個展開,一個完結,周而復始,過程中來來往往好多人,都停留看了很久,我想可能他們有了一些共鳴了吧。

▲日光與人

拍攝這樣的展覽作品時,如果想要拍出好的照片,可以以一種蹲點的方式來處理,就比如說我在拍攝這張的時候,我因為展覽題材的原因所以站在哪裡比較久,我就看到很多觀眾來來回回,有些時候會站在我的前面,那剛好有一個女生站在我前面,我就拿起相機對焦在展覽物上,那個女生也就被我拍了進來。我很多時候的作品都是以這種方式捕捉到的,從無為到有為,這樣的作品有巧合性。

很多日常的生活我們都用手機拍攝比較多,我也比較喜歡手機,畢竟實在太方便了,以下幾張就是用手機拍的。

▲飛翔的鳥:抓拍是一個必備的能力,要有一點點的預知事物發展的能力,就能成功,當然有時候也需要運氣。(秘訣就是:把手機保持在相機介面,隨時準備拍攝)

▲身邊的植物(手機外接微距鏡頭)

▲牆上的斑駁(意識流的照片,像拍攝這些就需要觀察的眼睛了)

▲花蕊(拍的時候真的要屏氣,不然會糊的)

▲規則的建築(多抬頭,就會有驚喜)

這幾張有的是我使用幾十快的手機外接微距鏡頭拍攝的,微距真的很厲害,細微到毛孔都看得見。

我們通常要做一件事或者解決一件事,總是先會想的很遙遠,甚至會想到不切實際的解決方法,最後把這件事情做的沒有預期的好。往往很多時候,解決之道就在身邊,可能是一個物品,可能是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或許可能就是一個人僅此而已。

最近在進行一個計畫,拍攝極簡意識流風格(意識流)的照片,運用低飽和或者黑白的風格,來記錄身邊的大小物品,以後有機會可能會陸陸續續發在這裡,希望你們會喜歡我的作品,不論是文字還是影像,也很希望你們可以和我交流,說什麼都可以,在這條路上我走的很慢,但我依舊在走著。

這一篇的大部分圖片都是前幾年拍的,以後有機會再慢慢發上來這裡吧,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分享給你們,共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