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溫暖的陽光,灑在拱墅區阮家橋公寓嶄新的高樓上。樓宇間的公園裡,擠滿了回遷戶。他們正忙著與裝修公司、家電廠商簽訂協定,為喬遷新居作準備。
阮家橋公寓回遷安置,是拱墅區祥符街道阮家橋村整村改造圓滿完成的重要標誌。新村共建設拱苑、阮家居和阮家橋公寓三處安置房,總面積達34.2萬平方米,安置拆遷居民570戶。
66歲的回遷戶錢大伯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家有5口人,分到了3套新房,總共300多平方米。“我算了算,如果簡單裝修一下出租,每年的租金能收20多萬元。最重要的是,拆遷安置房三證齊全,按房改房上市交易標準補繳土地出讓金後,就能上市交易了。”錢大伯指了指隔壁的商業樓盤說,那邊每平方米售價都超過3萬元了。
說起阮家橋村的過去,錢大伯用了“髒亂差”三個字來形容。錢大伯說,十年前的阮家橋村私搭亂建問題非常普遍,村裡還出現大量“握手樓”“貼面樓”,在為外地人口提供出租場所的同時,也給村裡帶來了極大的負擔,河道臭了、街道亂了、環境髒了,不少村民都覺得沒有安全感了。
就在村民為逐漸增多的社會問題而擔憂時,拱墅區將祥符片確定為城中村改造的試點區域,阮家橋村地塊作為城北連接城西的重要通道,而被重點開發建設,進展也相當之快。
隨著登雲路、豐潭路、萍水街等城市主幹道構架的形成,塘萍路、豐登街、塘中路、棠子橋路等支小路也逐步貫穿。轄區內原本發黑發臭的阮家橋河、嬰兒港河、石港河也早就清掉了淤泥、砌起了石坎,河道兩側還種植顏色各異的花草樹木,成為居民茶餘飯後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緊接著,坐落在阮家橋村的城西銀泰城開張營業,這個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閒、旅遊、商務配套、社區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融合專案,不僅填補了杭城西北區域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空白,還鼓起了村集體經濟的“錢袋子”。
“從服務配套的角度來說,阮家橋村地塊也承擔著城北和城西兩個區塊的配套服務功能。”拱墅區城中村改造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李靖對記者說,除了前面提到的交通、環境和商業服務配套,他們還根據實際需求,建設了教育和生活配套服務設施。
如此大量的工程,在征地拆遷、專案選址、方案設計、工程建設、回遷安置等諸多環節都需要有效的監督機制來保障。李靖說,他們採取了紀挺法前、關口前移的辦法,通過簽訂廉政責任狀、開展廉政約談、派駐村民代表全程參與等切實可行的監督機制,將民生工程辦成民心工程。
據瞭解,今年開始,拱墅區城中村改造工作,已經從原來的依託專案帶動、插花式改造,轉變為“整村推進、不留死角”的整體改造,而阮家橋村整村改造的完成,成為拆除重建的經典,在該區的40個城中村改造中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按這個節奏,拱墅區將在目前累計拆遷農戶約11000戶、回遷安置農戶7500戶、開工建設農居安置房496萬平方米、竣工408萬平方米的基礎上,計畫到2020年再改造約6800戶,基本完成全域的城中村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