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品質還需好工藝,紅茶的別具風味可沒那麼簡單!

日照紅茶在製作過程中會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變化,主要包括萎凋、揉撚、發酵、烘乾四個步驟,接下來看看日照紅茶的製作工藝詳盡內容。

萎凋


萎凋是紅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形成紅茶品質的基礎工序。日照紅茶的萎凋工序和綠茶的殺青差不多的,紅茶要求鮮葉老嫩均勻一致,若老嫩不勻,亦不便於初精製加工。萎凋是指將進廠鮮葉,經過一段時間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葉呈萎蔫凋謝狀況的過程.萎凋既有物理方面的失水作用,也有內含物質的化學變化的過程。


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兩種。自然萎凋又分室外日光萎凋和室內自然萎凋。50年代前,我國農村大多數採用室外日光萎凋,後建立的集體茶廠、國營茶廠多採用室內自然萎凋。60年代以來,隨著制茶機械化的發展,大多數初制廠均採用萎凋槽加溫萎凋。


揉撚


揉撚是形成工夫紅茶品質的一道重要工序,揉撚方式很多,原始的揉撚方式系採用手揉、腳揉,繼而採用以水力為動力的木質揉撚機。現有單動式、雙動式平面揉撚機和臥式揉撚機等。揉撚方法一般視萎凋葉的老嫩度而異。一般來說嫩葉揉時宜短,加壓宜輕;老葉揉時宜長,加壓宜重;輕萎葉適當輕壓;重萎葉適當重壓。


揉撚將萎凋葉在一定的壓力下進行旋轉運動,使茶葉細胞組織破損,溢出茶汁,緊卷條索的過程謂之揉撚。揉出茶汁,便於在酶的作用下進行必要的氧化作用,增進色香味濃度,同時還能使芽葉緊卷成條,增進外形美觀。


發酵


紅茶的發酵直接關係到紅茶的品質,發酵的過程也是個劇烈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在酶促作用下產生氧化聚合作用,使綠色的茶坯產生紅變,形成紅茶的色香味品質。發酵溫度一般由低至高,然後再降低。當葉溫平穩並開始下降時即為發酵適度。葉色由綠變黃綠爾後呈綠黃,待葉色開始變成黃紅色,即為發酵適度的色澤標誌。


早期的紅條茶是熱發汗,鍋炒,堆積,爾後陽光曬握,上蓋棕衣、厚布保溫。後發展為有專門發酵室。70年代末發展為發酵車通氣發酵,近年發展使用發酵機控溫控時發酵.盤式發酵在我國鄉鎮企業應用較廣。


烘乾


千燥的好壞,直接影響毛茶品質。乾燥是將發酵好的茶坯,採用高溫烘焙,迅速蒸發水分達到保質幹度的過程。乾燥主要是為了用高溫迅速鈍化各種酶的活性,使發酵形成的品質固定下來,散發大部分低沸點的青草氣味,激化並保留高沸點的芳香物質,獲得紅茶特有的甜香。


乾燥一般分兩次:第一次稱為“毛火”,第二次稱“足火”.毛火溫度較高,一般進烘溫度為105℃,攤葉厚度為1.5-2釐米,時間為12-16分鐘,茶坯含水量為18-25%,下機後攤涼30分鐘左右。足火溫度較低,一般90–95℃,攤葉厚度為2-2.5釐米,時間為12-16分鐘,茶坯含水量約為5-6%。足火後應立即攤涼,使茶坯溫度降至略高於室溫時裝箱(袋)。


以上就是日照紅茶的全部製作過程,萎凋、揉撚、發酵、烘乾步驟都極其精細嚴謹,北方茶葉本身就具有葉片肥厚耐泡的特點,因此日照紅茶茶香濃醇,具有獨具一格的風味。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