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是瀕臨瀾滄江而得名的一所城市,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原始而完整的生態系統,加上四季如春的氣候環境,是旅遊絕佳去處。臨滄除了秀麗的山川,宜人的氣候,還有神秘古老的民族。
臨滄有漢、傣、佤、拉祜、布朗、德昂、彝、景頗等23個名族。臨滄獨特的生態環境,適合茶樹的生長,是世界種茶的原生地。臨滄各民族都離不開茶,並都有孕育著自己獨特的茶文化。
1.佤族茶俗茶禮
佤族源于源於古代的百濮族群,是臨滄最古老的市居名族之一。佤族人口22萬,占臨滄市總人口的9.6%,佤族飲用茶業的歷史十分悠久,對茶的稱呼也很多,最古老的叫“綿”,後又叫“臘”、“枷”、“車”、“徹”,現在多稱茶。
佤族認為:茶代表誠心,代表團結和友好。因此,茶能通神,也能通人心。
2.傣族茶俗茶禮
傣族是雲南古老的名族之一,傣族人喜嚼檳榔,居住在南汀河南捧河流域的傣族還泡飲美凳樹嫩葉(仙人茶)清熱解渴,因而識茶、種茶、飲用茶的歷史約500年左右。儘管傣族飲用茶的歷史不長,但富有生命力的茶文化也很快滲透到傣族人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與其他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飲茶習俗。
自從識茶、種茶、飲用茶以後,傣族人民就把茶葉、大米、鹽巴作為家中必備的三件寶物。在與各民族的禮尚往來中,在婚喪嫁娶中,在祭祀和宗教活動中,茶葉成了不可缺少的信物和貢品。
3.拉祜族茶俗茶禮
自稱是“獵虎民族”的拉祜族,是臨滄歷史悠久的世居民族之一。拉祜族同胞自古就有飲茶的嗜好,並在長期種茶、飲茶的過程中,培育這自己獨特的茶文化。
茶葉,是拉祜族的主要飲品之一。拉祜族每天要喝三次茶,茶諺道:“早上起來不喝茶,有酒有肉難吃下;中午出工不喝茶,幹活不有氣渣渣;晚上回家不喝茶,一天勞累難解下”。拉祜族的日常問候語是“喝不喝茶”,而不是“你吃飯了沒有”。他們認:為茶葉最解疲勞,讓客人先喝茶是禮貌待客;如果先問客人吃不吃飯,則有把客人當成要飯之嫌;只要客人說喝會茶,即使正在支鍋煮飯,也要把飯鍋抬下來,先燒開水泡茶後,再慢慢一邊喝茶一邊煮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