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古代學堂格局,那些桌椅才叫有格調

古代沒有專門教育幼兒的公里學校,有的只是地方私立學校,也叫私塾、蒙學,蒙學相對于小學簡單,但也是講究正襟危坐、符合禮教的。

私塾有多種:有塾師自己辦的教館、學館、村校,有地主、商人設立的家塾,還有屬於用祠堂、廟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興辦的義塾。私塾產生于春秋時期,作為私學的一種,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除秦朝曾短暫停廢外,2000餘年延綿不衰,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它與官學相輔相成,並駕齊驅,共同為傳遞中華傳統文化,培養人才,勤苦耕耘,不懈奮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蒙學教室佈置


蒙學教室和小學私塾其實區別不大,進入正堂,先入眼簾的是先師孔子行教像,以及香爐、神位之類。學生第一次拜師時,需要先向孔子神位行禮,再向老師行禮,一板一眼,在這樣的禮道引導和氣氛薰陶下,幼兒會不自覺形成對知識的尊重和對老師的敬畏之心。現在很多國學教室,孔子的畫像都僅僅是作為裝飾畫掛在一旁,不是正統的國學教育思想。

一般教室正堂內有教師桌居中或居右,下面是一張張學生桌和蒲團,宋代以前多用矮桌和蒲席,學生和老師都跪坐教學。宋代以後出現太師椅和長椅,才逐漸改為正坐教學。國學教育,教的就是一個“禮”字,或說“理”字,宇宙之理、社會之禮、為人之理,就需要正襟危坐、屏氣細聽,如果從那裡搖搖晃晃、大聲喧嘩,就失去了國學教育的氛圍和作用了。

一間合格的國學教室,需選用具有古風味道的桌椅教具,而且要統一風格,不能摻雜使用,也不能就放幾張木制甚至塑膠桌椅充數,這樣既沒有濃郁的國學教育氛圍,也沒有讓學生體驗禮道的設施。應該追求正統國學教育,讓孩子們體會到知識是需要尊重的,獲得知識的過程是需要感恩和勤奮的。

蒙學教學方法


至於私塾的教學原則和方法,在蒙養教育階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養教育,強調蒙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如對蒙童的行為禮節,像著衣、叉手、作揖、行路、視聽等都有嚴格的具體規定,為我國教育的傳統。

在教學方法上,先生完全採用注入式。講課時,先生正襟危坐,學生依次把書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後侍立一旁,恭聽先生圈點口哼,講畢,命學生複述。其後學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讀。凡先生規定朗讀之書,學生須一律背誦。

另外,私塾中體罰盛行,遇上粗心或調皮的學生,先生經常揪學生的臉皮和耳朵、打手心等。這是現代幼兒國學教育必須要避免的粗暴教學方式。

高端幼稚園是件費時、費力的事情,但是如果做得好的話也會收穫到不一樣的鮮花和掌聲。如果你想打造一所高端幼稚園,可以到先從營造有國學氣質的教室開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