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茶的喜歡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始于“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對於一個以“美”取人的人來說,喜歡一樣東西,都是從“顏值”開始的,茶也不例外,因為它有太多的美,美得讓我應接不暇、愛不釋手。
一、茶名之美
莊子曰:“名者,實之賓也。”所以名諱很重要,一個美妙的名字不但可以讓人充滿遐想,還能讓人感受文化的藝術底蘊。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是蘇軾為西湖所寫的一首經典贊詩,西湖的景既然這麼美不勝收,那麼光聽到西湖龍井這個茶名就會自發地與西湖的美景聯想到一起,這麼美的地方產出來的茶怎麼能不好呢。
紅袍加身是何等氣派榮耀,而受獲紅袍之人一定是才高八斗,氣宇軒昂,那麼能叫大紅袍的茶肯定也非凡物,一定是極品中的極品方能配得上如此大氣之名。光聽茶名就躍躍欲試了,迫不及待想一品這大紅袍的風采。
二、茶形之美
我國的茶葉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等種類,其外觀形態各有千秋。綠茶、紅茶、黃茶、白茶等多屬於芽茶類,一般都是由細嫩的茶芽精製而成。
以綠茶為例就可細分為光扁平直的扁形茶,細緊圓直的針形茶,緊結如螺的螺形茶,彎秀似眉的眉形茶,芽壯成朵的蘭花形茶,單芽扁平的雀舌形茶,圓如珍珠的珠形茶,片狀略卷的片形茶,細緊彎曲的曲形茶,以及捲曲成環的環形茶等類型。
三、茶香之美
宋代蘇東坡寫道:“仙山靈草濕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在蘇東坡的筆下茶香透人肌骨,茶本身就是一個遍體生香的美人。聞香識茶,每種茶都蘊含著它獨有的香氣。屏住心神,細細感受,聞著茶香就仿佛置身在大自然之中。
茶有果香,茶葉中散發出類似各種水果的香氣,如蜜桃香、雪梨香、橘子香,桂圓香、蘋果香等等果香,紅茶就多伴有蘋果香。茶有花香,按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為青花香和甜花香兩種。青花香香型可包括蘭花香、枙子花香、珠蘭花香、米蘭花香、金銀花香等。甜花香的有玉蘭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紅花香等。其品種很多,一般鮮葉嫩度為一芽二葉,制茶合理,會有一些花香特點。茶有火香,凡鮮葉較老,含梗較多,製造中烘焙火溫高、充足、糖類焦糖化。該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及鍋巴香在內。
四、茶色之美
在茶藝中主要鑒賞茶的湯色之美。關於茶湯美,唐代詩人李郢寫到:“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就連乾隆皇帝也道:“竹鼎小試烹玉乳”。
茶有綠豔,清澈鮮豔,淺綠鮮明;茶有黃綠,綠中微黃,似半成熟的柳丁色澤;茶有橙黃,湯色黃中微帶紅,似橙色;茶冷後渾、乳凝,紅茶湯濃,冷卻後出現淺褐色或橙色乳狀的渾湯現象,品質好的紅茶才會出現這種現象。
五、茶味之美
茶有百味,其中“苦、澀、甘、鮮、活”最為鮮明。苦是指茶湯入口,舌根感到類似奎寧的一種不適味道;澀是指茶湯入口有一股不適的麻舌之感;甘是指茶湯入口回味甜美;鮮是指茶湯的滋味清爽宜人;活是指品茶時人的心理感受到舒適、美妙、有活力。
古人品茶最注重茶的“味外之味”。同樣一杯茶,一旦人的社會地位、文化底蘊、飲茶環境和心情不同時,那麼所品出的茶“味”也是大不相同的。“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歷盡滄桑的文壇宗師歐陽修從茶中品出了人情如紙、世態炎涼的苦澀味;“蒙頂露芽春味美,湖頭月館夜吟清。”仕途得意的文彥博從茶中品出了春之味;“森然可愛不可慢,骨清肉膩和且正。雪花雨腳何足道,啜過始知真昧永。”豪氣干雲、襟懷坦蕩的蘇東坡從茶中品出了君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