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問我浮漂好壞,還是那句老話,根據自己經濟能力來衡量釣魚裝備,不要一味的追求高檔裝備,釣魚圈中的老話“上魚才是王道”。說浮漂,首先我們要瞭解浮漂的種類和其性能,這樣在使用上,就會根據魚情、氣候來選擇正確的浮漂
一、從身、腳、尾上相對區分:
漂身越短。翻身越快,跳越感越強;
漂身越長,翻身越慢,動作越穩;
漂身粗短,便於釣浮;
漂身細長,利於釣底;
漂腳越短,翻身越快;
漂腳越長,動作越穩;
漂腳越粗越重,翻身越快;
漂尾越長,翻身越慢,行程越大;
漂尾越短,翻身越快,就位越快;
漂尾越細,動作幅度越大;
漂尾越粗,幅度越小。
二、從漂型上相對區分:
端肩的浮漂,信號頓感強,回彈快,利於“控魚”;
溜肩的浮漂,下行幅度大,回升慢,利於“就餌”;
圓肩收腰細腿的漂型,適於釣猾口魚;
長腳長尾水滴型短身浮漂,行程穩而慢,利於釣截口;
長腳長尾削肩棗核型浮漂,下行快,利於釣底部輕口等等。
硬尾漂,相對的動作幅度大; 軟尾漂,相對的信號頓感強等等。
有此可見,台釣的靈魂在於用漂,選擇一支正確的好浮漂,勝過一支好竿。
浮漂的分類:
(一):長身浮漂,此類浮漂一般吃鉛量較大,重心在上,穩定性較好。設計搭配上合適尺寸的漂腳、視標、信號相對性的比較穩定,釣底一般都是採取此類漂型。
(二):短身浮漂,此類浮漂一般重心靠漂身中間,穩定性與長身浮漂比,會差一些,設計搭配上合適尺寸的漂腳、視標、信號,適合釣靈。漂身短,漂腳、視標長。掛餌落水速度相對性會慢些,落水過程長,釣半水,離底,介面的得意漂型。
(三):綜合漂型,不多介紹,這些都是根據魚情設計出來的,如頓口漂等等,漂身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線組、浮漂的的調整,釣底,釣離底都可以,也是眾多釣魚愛好者用的比較多的漂種。
浮漂的材質:
(一):蘆葦
(二):孔雀羽
(三):巴爾衫木
漂型與靈敏度:
(一):梭型浮漂與棗核型浮漂想比的話,理論分析,由於浮漂在水中成縱向,,橫截面積小,在水中相對於阻力就會變小就會顯得靈敏度很高,綜合比較棗核型浮漂靈敏度會低於梭型浮漂。
(二):重心靠前與重心靠後的漂型相比的話,長身短腳型的浮漂要比長身長腳型的浮漂靈敏度要高。
(三):細尾、粗尾,空心尾三種漂型相比的話,由於浮漂自身浮力或者阻力,細尾靈敏度高於其他兩種漂型。
(四):硬尾、軟尾型浮漂,各有千秋,根據魚情選擇使用。
根據魚情選擇浮漂:
(一):魚層亂,口亂,可以選擇長腳短身,或者短尾型浮漂。
(二):想釣個頭較大的魚,但有小魚鬧,可以針對性選擇軟尾型浮漂。
(三):魚離底可以選擇長身、長尾型浮漂釣行程,或者離底。
(四):釣大魚,如果針對性釣草魚,可以選擇大號長身短腳型浮漂。翻身快,大號浮漂利於拋竿,又能過濾雜魚的信號。
棗核型浮漂的優勢
(1):綜合以上所說,不同釣場,河道,競技池選擇漂型,要慎重分析釣場情況,所見最多的為棗核型浮漂。拿競技池來說事,棗核型浮漂靈敏度較高,那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競技池由於天天有人練竿,時常比賽。魚的密度,食量都有一個定數,但是眾人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那麼多釣魚人釣魚時餌料落地,魚兒吃不完堆積了很多餌料,腐爛、發臭。長此以往天氣不好的時候就會造成魚兒離底,棗核型浮漂下沉緩慢容易抓介面信號。棗核型浮漂腳長尾長,靈敏度也相對穩定,對付競技池的滑口魚,提高中魚率。如果普通釣友去競技池,盲目的追求靈敏度,會導致有口抓不著,中魚率明顯低,當然使用靈敏度較高的浮漂,也可以適當性的放口,以提高中魚率,一切跟隨魚情而來。這就是棗核型浮漂深受競技池釣友的鍾愛。
(2):棗核型浮漂的幾大優勢,針對行程,滑口魚以外。抗風性相對也不錯,大水面釣魚,我們看到的風浪與水下成相反運動,也即是行話“走水”,棗核型浮漂對抗風,走水也有著良好的對抗性。
簡單的總結了以上合理使用浮漂,有人說浮漂沒必要追求高檔次。可是對於專業釣魚人來說,常年行走競技池、天塘的人使用好浮漂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