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時明月在 曾照彩雲歸 —杜南山及其書畫藝術

展覽時間:10月22日——10月28日

開幕時間:10月22日上午10點

展覽地點: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

杜昌能

藝名“南山”,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原江浦縣)人。生於一九五六年十月,八歲受外公、舅舅、父親啟蒙學藝。早年受到林散之、圓霖法師、蕭嫻、尉天池等大師指教,後跟隨午伯林筱之學書畫。四十多年來,勤學苦練、臨池不墮,奮發鑽研,一生喜愛和追求林散之草書及黃賓虹山水,情有獨鍾,癡迷忘我,是其忠實“粉絲”。

南山幼年喪母,少年下放,中年下崗,一生坎坷,歷經磨難,但對書畫藝術的追求卻從未停止過,一生熱愛書畫事業“自學成才”。

當時明月在 曾照彩雲歸

——杜南山及其書畫藝術

杜南山先生出生于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原江浦縣),當地濃郁的歷史人文氣息、優雅靜美的自然環境、家族親朋對他不間斷的文化薰染,使其內心自幼小就埋下了書畫藝術的種子。經過多年的澆灌,靈芽綻放,一步步成長起來,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終於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藝術道路。他的書畫來源、精神內涵以及繪畫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杜南山的書畫藝術首先得力于傳統文化的滋養

杜南山的外祖父、父親、舅父作為他最初的啟蒙老師,對他的藝術人生進行了啟迪,將他引入到古典文學、戲曲、書法、繪畫的愛好和興趣上來,培養了他這一方面的愛好和天賦,能對傳統文化有著具體、直接的感悟、體驗。沒有童年、少年時期對傳統文化藝術的接觸,很難想像杜南山能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壓力下保持熱愛書畫藝術、從事書畫藝術創作的熱忱、勇氣和決心。他的外祖父范培法同烏江著名文士範培開(林散之啟蒙師)同宗,舅舅范汝倫與林散之哲嗣林筱之為同學、親家,曾經收有林散之書畫一百餘幅,這為他學習、借鑒林散之的書法,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同時,隨著年齡漸長,杜南山本人亦直接接觸了林散之老、圓霖法師及其書畫藝術,並對黃賓虹為代表的書畫藝術有著更為直接、真切的感受與體驗,因而他的書畫藝術天賦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在師法傳統、學習傳統的過程中,路子正、起步高,獲得了他人不具備的優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正是在黃賓虹先生、林散之老、圓霖法師拓展出來的藝術基礎上,踏在巨人的肩膀上,杜南山的書畫藝術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杜南山取法傳統,注重人文涵養與筆墨並重,力爭書畫雙修、書畫同源,深得傳統文化的營養和神韻,在藝術創作上踏出了堅實的步伐!

2、杜南山的繪畫具有典型的江南山水氣息和濃郁的鄉土氣息

杜南山的繪畫創作有自己的心得和成功取法之處,主要體現在他家鄉的江山靈秀直接啟迪了他的藝術靈感,啟動了他的藝術細胞,促使他在山水畫創作上的積極投入。長江沿岸秀美、雄奇的景色,給他帶來無窮的精神意象、山川意象,激動而不能自已,但引江山入畫圖,耳濡目染,從家鄉恢弘壯麗的山川河山中得到了山水畫創作的樣本。他自言自己非常喜歡看山,幾乎遊遍了家鄉的山川勝景,江浦的西華老山在他早年為他帶來了不盡的靈感和豐富的精神感觸,熱愛家鄉的山川秀木,在山看山看雲,有著自己精神情懷的無限注入……。正是這一特有的精神感觸和生活閱歷,使他的山水畫具有非常濃郁的江南山水氣息和鄉土氣息,秀麗、雄大而樸實,真實、朦朧而真切,在筆墨的不斷伸展中注入了自我的一片深情。由於長期接觸家鄉的山山水水,使他對祖國的山川有著獨特的體悟和理解,又遵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古訓,將自己的觸覺不斷向外推移、拓展,浙江、安徽、雲南、四川、湖南、北京、山東、河北、臺灣……,幾乎都留下他參訪、學習、遊歷的足跡,以自然為師,獲得了不盡的創作源泉。如果分析他如此創作激情如何形成的話,無論如何不能回避他早年對家鄉山川的獨特感受、體驗以及它遊歷萬里河山的特殊閱歷,家鄉秀麗的山川、典型的江南山水成為他藝術創作的不盡營養和資源。從這裡看,他的藝術面貌得以形成、確立和發展,無疑是自身生活條件、人生閱歷和環境基礎使然,確立出了獨特的繪畫藝術風貌。

當然,杜南山的鄉土情懷、家國觀念也隱約體現在他頗為雄大的心志上,在繪畫中自覺不自覺流露出激越、雄壯的精神情懷。歷史上的霸王在他經常活動的烏江自刎,結束自己的生命,一代鐵馬金戈就此消融,其心境、情志成為當地永恆的精神沃土,英風豪氣浸注,綿延不絕。這一特定的歷史事件對杜南山的心路歷程的確立自然也有著不容置疑的影響是可以肯定的。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廷試第一的進士張孝祥(1132-1169)亦曾卜居曆陽烏江(今安徽和縣),他的《念奴嬌》更具有難得的宇宙空間意識,“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慷慨悲涼、激昂奔放、雄視千古的情懷激動了多少志士仁人的心靈?!和縣、江浦(烏江)地區如此的歷史人文氣息為他的書畫藝術無疑也帶來了極為深厚的內在精神張力,能自覺不自覺間在書畫藝術上流露出雄大、深穩、秀雅的精神氣象。江浦這一地區確實是難得的藝術熱土,不僅有林散之、圓霖法師之崛起,陳丹青、孫曉雲也在這裡完成了藝術的孕育、鳳凰涅過程,從這裡獲得新生,一步步踏向南京,走出江蘇,並向全國進發、崛起……。杜南山能秀出一枝,形成自己的藝術面貌和精神境界,顯然亦有著這一大環境因素的使然,使他能不斷地行走在藝術道路上,追求自己的藝術境界。畢竟,中國書畫的精神、靈魂、心氣、風格面貌形成,都需要書畫家內在心志的巨大支撐和呈現。

3、杜南山的書畫藝術蘊藉著他本人特有的稟賦、靈性和才情

古人所謂“氣韻在乎生知”,書畫藝術最可珍視之處就在於要有自己的面貌、特色、精神和個性。畫家自我天賦不強、個性不鮮明突出,沒有靈性和才華,很難能立定根基,在高手林立的藝術界確立出自己的地位。畫家自己的個性、稟賦、才華在書畫中佔據相當重要的位置,歷史文化傳統的學習、師長的接引傳授以及個人的人生經歷,都不過是書畫藝術創作的基礎性存在。在書畫藝術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個性、才華、靈性的真實顯現和張揚,是畫家自我精神面貌和靈魂的自如呈現。所以古人才說,“人品既已高矣,氣韻安得不高”?!非常注重畫家人品、氣度、修養、學識和精神操守的培養,丹青難得是精神,任何繪畫形式都是畫家精神內涵和自我情感的流露和表現。杜南山始終不忘初衷,以當代黃賓虹、林散之為師、為軌,不斷將自己的精神體驗、思想情感熔鑄進作品之中,在不間斷的書畫藝術的研習、創作中安定了自身的慧命,獲得了嶄新的藝術青春,這顯然與他特有的靈性、才情、稟賦有關,與他自己的胸襟抱負有關,在書畫藝術中將自我的稟賦、靈性、才情作出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4、杜南山的繪畫具有深厚的傳統根基和現實感受,呈現出古拙、奇險、勁峭、峻拔、靈秀的風格特色

很容易讓人感受出以王時敏為首的“四王”以及擔當上人的某些繪畫特色,同時也傳承著黃賓虹、林散之老人山水畫的一些面貌、韻度和格調,有著古拙、奇險、勁峭、峻拔、靈秀美感的體現,在筆墨上亦呈現出空靈、瀟灑、沉穩、秀雅的繪畫風格特色。他的山水畫非常注重山川景物的處理,大膽概括,往往將主要表現的物象放置在畫面的中心部位,山峰回還往復、出沒雲際之中,林木披拂,水面一葉小舟浮蕩,煙雲不斷彌漫、伸展、飄拂于水際林間、山谷峰巒上,若夢似幻,濕煙水氣撲面而來,生機鬱鬱……,如許的畫面往往給觀者的內心帶來無限的清涼與寧靜。他的山水構圖寬正、博大,往往于雄渾、秀麗的審美氛圍中蘊含有沉穩、嚴整、亮麗、秀雅的特色。同時,杜南山進行山水畫創作時,比較注重在峰巒、山石、林木間往往留出大幅度空白,且多作濕筆、淡墨,描繪山嵐、雲霧也多有留白,這使畫面越發呈現出秀整、博約、明亮、清雅的精神味道,有著陽光以及水氣再現的成分。能將江南地區如許微妙、細緻的山川特色表現出來,確實有著自我的獨特體驗與感觸。他的這一繪畫特色和面貌,也很容易讓人感受到董其昌的某些山水感受以及金陵前輩畫家龔賢山水畫的一些特點,不愧匠心獨運,自出機軸。

杜南山在書法上也下了很大的工夫,從他的一些書法作品看,個人面貌已經形成,呈現出風擺楊柳、顧盼自如的書法審美意象,自有一股靈秀瀟灑的氣息蘊涵其中。筆墨則以筋骨勝,亦呈現出秀美嫻雅的精神意蘊。由於篇幅所限,則不加以一一展開了。

杜南山長期沉浸於書畫藝術的世界之中,獲得了頗為獨特的心得體驗和精神感悟。心香一瓣,終於在書畫中升騰起藝術家自我性靈的亮麗光輝!

趙啟斌于南京博物院古代藝術研究所

作品欣賞

趁著雨勢漸小,快去看展覽吧

編輯|焦賢穎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