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寶寶長牙5大階段及注意事項

嬰兒在出生後6個月左右即開始生出第一顆牙齒,這時長出的牙齒叫乳牙,一共20個,先後持續到2歲或2歲半時全部出齊整套牙齒。出牙是一種生理過程,一般無需小題大做,但有些情況,媽媽應有所瞭解和注意,以免心中無數,大驚小怪或疏忽大意。那麼,在寶寶長牙的時候,究竟有哪些事情需要特別注意呢?

【寶寶長牙的症狀】

長牙期間寶寶是會有一些異常表現,不同的寶寶表現也不同,總體來說主要有以下九個方面:

1、疼痛:你的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跡象。

2、暴躁:牙齒帶來的不適會讓寶寶脾氣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3、臉頰發紅:你可能留意到寶寶的臉頰上出現了紅色的斑點。

4、流口水:出牙時產生的過多唾液會讓寶寶經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東西:把任何東西放到寶寶嘴巴附近,他可能會出現以上動作。

6、牙齦腫脹:檢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7、睡不安穩: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並且看起來煩躁不安,儘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8、體溫升高: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9、屁股疼痛:雖然我們還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經注意到,寶寶出牙時更容易患上尿布疹,並且可能大便會過稀。

【長牙的5大階段需注意】:

其實在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之前,媽媽可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給予糊狀的食物,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寶寶的營養,還能促進寶寶萌牙。下面按照長牙不同的時期,根據寶寶的攝食習慣和成長發育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寶寶長牙階段的注意事項。

▼第一階段 — 2顆牙期

寶寶一般在4-8個月時,下頜的一對乳中切齒悄悄萌出,從此寶寶就脫離沒有牙齒的行列。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喜歡將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入口中咀嚼,讓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時更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咀嚼筷子和湯匙。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試著給予寶寶一些半固態的食物或者牙膠,比如土豆泥、蛋黃泥、麥片粥等,讓寶寶意識到他的食物開始有所變化,為日後添加固態食物讓寶寶鍛煉用牙齒咀嚼打好基礎。

▼第二階段 — 4顆牙期

大概8-12個月時,寶寶的上頜又會長出兩顆牙齒甚至更多。此時寶寶的營養需求越發的高,這個時期,媽媽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選擇,比如肉泥、番茄、豆腐等等。但是寶寶這時的消化功能薄弱,咀嚼能力不好,塊狀的食物沒有經過牙齒的碾碎進入消化系統,營養物質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長在這個時期,要有意識的用固態食物來引導寶寶練習咀嚼。

▼第三階段 — 6-8顆牙期

寶寶在9-13個月時,上頜的側門牙萌出,10-16個月時下頜的側門牙也將萌出。寶寶在這個時期開始慢慢適應固體的食物,腸胃的消化機能也漸趨成熟。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給予寶寶固體的食物,比如蔬菜之類。

▼第四階段 — 8-12顆牙期

大概在13-19個月的時候,寶寶會萌生第一顆乳磨牙(大牙)。有了乳磨牙之後,寶寶的咀嚼功能大大提升。在這個時期,寶寶會很有熱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裡,即使吃的滿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媽媽去鼓勵的,這對於寶寶以後的性格也有影響。這個時期可以減少液體食物的攝入,增加固體食物,比如軟飯、麵包、蔬菜、肉片等。

▼第五階段 — 12-20顆牙期

在此後的第16-20個月期間,寶寶的20顆乳牙逐漸長齊,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過程,這個期間寶寶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攝食的技巧也漸趨完美,媽媽可以給予普通稍偏軟的食物,如米飯、麵條、大豆等等。

【長牙和鈣有關係嗎? 】

有關係。鈣低了、維生素低了,小孩出牙會慢一些。出牙還和遺傳有關係,父母出牙晚,孩子就出牙晚一些。出牙早,換牙也早。牙和食物也有關係,給的食物特別軟,不用咀嚼,沒有刺激到牙的生長,出牙也會慢。因此,給寶寶添加輔食很重要!

【寶寶長牙注意事項】

要讓寶寶擁有一口好牙,就必須從0歲開始幫寶寶養成清潔口腔的好習慣。從寶寶出生後開始喝奶起,最好堅持每次喝完奶都給寶寶清潔口腔,以紗布清洗或給寶寶用清水漱口均可。即便未添加輔食的寶寶對清潔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潔一次。

1、寶寶長牙時

當寶寶正在長牙時,牙床、牙齦和牙肉都非常脆弱,如果又有奶垢或食物殘渣停留在上面,則會讓原本輕微發炎的牙齦狀況更加嚴重。因此,一定要注意正在長牙部位的牙齒清潔,但力道不宜過強,以免弄痛成長中的牙齒。

2、寶寶長牙後

出來的牙齒要使用兒童專用的軟質牙刷來刷,而整個口腔仍可用紗布或毛巾蘸清水來清潔。如果此時寶寶能夠用手握東西,則可以讓寶寶學習刷牙。

3、潔牙方法

(1)必須同時以“牙刷刷牙紗布”清潔口腔。

(2)紗布清潔口腔方法同前。

(3)用牙刷給寶寶刷牙時,方法和大人相同,注意牙齒的每一面都要刷到。

(4)寶寶自己先刷一次,媽媽再給寶寶刷一次,最後檢查是否清潔乾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