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縱然李安新片失敗,也是一場偉大的失敗

昨天是李安的生日,Sir想跟你們聊聊他和他的新片。

期待已久的李安新片,終於以完整面貌出現了。

上周日,《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美國紐約電影節全球首映。

前方媒體觀影團已經傳來回饋。

並非捷報。

這部新片曾經被捧得有多高……

無與倫比,難以置信

大視效,大感動

如今就摔得有多慘。

Metascore評分都未及格,才……58。

爛番茄新鮮度僅有47%(更早只有42%)。

《Uproxx》更直接:為李安的嘗試感到高興,但我希望他下次別這麼幹了。

不管技術如何酷炫,電影的靈魂首先是故事。

但這次先拋開技術問題,故事本身也被批評。

故事說,一個19歲的德克薩斯男孩比利·林恩,在加入部隊後被派往伊拉克戰場。

在戰場上因為勇敢救助戰友,他成為美國英雄,被召回國嘉獎,還進行巡迴宣傳。

他還參加了一場感恩節橄欖球公開賽,在進行中場表演的過程中,比利突然開始回憶關於戰爭和歸家的一切……

這部電影改編自本·芳汀的同名小說,被稱為伊拉克戰爭版“第22條軍規”。

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同時被BBC評為“21世紀十大圖書”之一。

編劇西蒙·比弗尤,奧斯卡最佳編劇得主,作品是響噹噹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再加上最後一張王牌,你們都知道的李安。

而且你們都一直覺得,沒人比他更擅長富於情感地講故事。

上映之前,《比利》就已經被稱為“奧斯卡最佳影片候選”。

上映之後,反轉開始。

《衛報》稱其為“一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罕見失手”。

就連表揚過故事的《The Playlist》,都無不遺憾地說:

《比利·林恩》中有過一些令人難忘的時刻,但是它最關鍵和最讓人意想不到的荒唐之處在於,電影本身所使用的尖端技術減少了畫面的情感力量。

當初驚為天人的技術,不僅沒給畫面加分,還讓故事減了分。

3D、4K,120幀。

最高的幀率,搭配幾倍於以往電影的清晰度,呈現出極致的真實。

但,對於已經習慣了2D、24幀的觀眾而言……

就像習慣了看玩具模型的人,突然間看到玩具的真人版。

它太真了,簡直真得不像真的。

有看過的豆瓣網友@好樣的評價:

像第一次看真人秀,像家裡大人帶著第一次去逛大中電器的液晶電視區。

清晰的前景與虛化的背景讓高清畫面顯得更假。

而為了配合這些高規格的設備拍攝,大部分主要演員都素顏上陣。

沒化妝加上高解析度的結果就是:所有瑕疵,一覽無遺。

不得不說,這對於年長的演員來講,壓力很大。

以前看史蒂夫·馬丁的白頭范兒,還覺得這個喜劇大腕兒很有型。

可這次他由於清晰素顏,顯得無比蒼老……好悲劇(但上面這張劇照並不是120幀,4K,你們自己想像)。

在早前被影評人打擊之前,導演李安就已經自我打擊過N次。

為了改變觀眾的觀影習慣,他也曾將自己進行抽筋剝骨般的改變。

李安從來不是像卡梅隆這樣的技術狂人。

卡梅隆和他的3D攝像機

可以親自上陣,給特技人員畫出受力分析圖、講解大船沉沒原理。

做出讓觀眾張大嘴巴的液體金屬人T1000,用《終結者2》宣告“電腦生成影像時代”的來臨。

李安……一直連iPad和電腦都不會用。

兒子李淳說,近兩年父親才開始學著用email。

他以往的電影,總在用細膩微妙的情節製造一次又一次的情感衝擊。

《理智與情感》《斷背山》《臥虎藏龍》

特效和電腦製作的極客般的追求,不是李安的專業。

在拍《色,戒》時,他才第一次用上後期調色。

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時,第一次用上3D資料拍攝技術。

當然,這兩部也成為他對技術追求的起點。

因為不滿意。

24幀標準下,攝像機移動時會出現震動和閃頻,而3D加劇了這種閃頻。

你看,鏡頭從大船搖到小船再回到大船,這個三角路線中出現了震動和閃頻

再配上不高的解析度,整個螢幕看起來,那叫一個暗淡。

在接受《綜藝》專訪時李安說:

24幀的3D根本沒法看。

但那時這已是整個行業的普遍技術標準,李安只能妥協。

技術狂人卡梅隆的一個測試,讓他看到了更高標準的電影——60幀每秒。

一場冒險就這樣開始了。

我已經看到了更清晰的電影。而我一旦看過它,就再不能假裝從來沒看過。(來源於《綜藝》,翻譯@商業中文週刊)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他看來是一次絕佳的技術實驗。

在前線經受過戰爭創傷的軍人回到家鄉,和普通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醫學上稱之為“創傷後應激障礙”,簡稱“PTSD”。

他們會害怕、緊張、恐懼、敏感……在墓地聽到槍聲,似乎又再次回到了戰場,肩膀都嚇得一抖。

聽到和炮聲相似的煙花聲也會感覺異樣,平常不注意的東西都顯得異常清楚。

而這,就像是“用高清晰度的電影新技術來觀看”。

就像高清電視紀錄片那樣清晰,極度真實。

BBC紀錄片《隱秘王國》

整部影片,就是這樣透過軍人比利的視角,去體驗“創傷人群的特別一日”。

主演克裡斯·塔克說:

“你將看到比利看到的所有東西,你身處電影之中,你就是比利·林恩。”

唉,可是技術革命從來都是一場冒險。

當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1895年第一次在巴黎公開放映之時,觀眾被嚇得驚慌失措,人們尖叫著跑到放映室後面。

……以為火車真的會迎面軋過來。

1928年出現的第一部百分百有聲電影——華納公司的《紐約之光》,默片時代被挑戰。

剛開始,大部分影院都沒有適合放映的統一錄音系統。

而在八十八年之後,李安迎來了新的挑戰。

目前,全球只有5家影院可以放映120幀版本的電影。

它們分別在紐約、洛杉磯、北京、上海、臺北。

而且與幾十年前相比,李安的阻力更大。

這次他挑戰的不僅是技術層面的跨越式革新,更是對100多年來,人類觀影習慣的挑戰。

用他的原話說就是:你被那個世界整個吞噬了。

但Sir還是想挺一把“不怕吃螃蟹”的李安。不單是因為他膽大,更是因為他的付出,即使失敗,也是電影工業進化的必然代價。

你來看看這些改變都是什麼——

首先,觀眾不再是旁觀的“觀”眾,而是像真人實戰一樣,成為局內人。

《硬核亨利》

然後,在最高畫面播放速率和極高的4K圖元面前,演員不能化妝……化妝師換成了營養師。

暮光女在開拍前,進行了三個月的食療,為了保證好氣色。

範·迪塞爾臉上長了顆痘痘,要用矽膠遮住。

再次,他們還可能要重新學習表演,因為——超高的清晰度會讓觀眾看到演員臉上哪怕是最微妙的表情。

舉個例子,以往演員要表演害羞,可以依靠化妝加兩團紅,但現在不行。

一定要真的臉紅!

如果需要演出很冷,那也不能光靠給臉上白妝……他必須看起來真的冷。

不然,鏡頭會分分鐘捕捉到“假冷”與“真冷”的細微差別。

(Sir突然隱隱有種感覺,未來我國一大批演員可能因此失業。)

李安在做了這些之後,在口碑滑鐵盧之前,還固執地認為:

這才是未來電影該有的樣子。

“這跟人眼處理資訊的方式很匹配。120幀讓畫面沒有抖動,4K讓畫面更清晰,再加上3D,你會覺得離角色很近。其實不是未來3D,是我們還在過去,還停留在膠片、2D上,未來電影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Sir還沒看片,但未來電影這個詞,讓Sir很激動。

如卡梅隆用《阿凡達》將2D推往3D,實現整個電影行業的技術變革一樣——

失敗的李安新片,也同樣會載入影史。

因為Sir一直認為:

電影的進步,一方面靠諾蘭、侯孝賢這樣的守城人,他們堅持以傳統方式,將手藝打造得爐火純青;

另一方面也靠李安和卡梅隆這樣的衝鋒戰士,只要看到一丁點更好的可能性,便一往無前,開疆拓土。

要知道,卡梅隆是出身技術特效的導演,對於技術有著信仰般的狂熱。

而李安,更像是半路出家的小學生。

61歲的他,可能會是一位殉道者——

但他顯然樂於擔當這種角色,因為一種對未來的預感。

所以Sir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基本態度是,先別急著否定,給多一點時間,給李安,也給技術。

況且,大部分的觀眾,不是還沒親眼驗證嗎?

最後,以一段李安的故事作為結束吧。

相信大部分的影迷都知道,李安沒真正成名前,有過一段長達六年的煮夫生涯。

——“我若是有日本丈夫志節的話,早該切腹了。”

在家帶孩子,整天做飯,想要以好吃的堵住岳父母的嘴,可丈母娘還是沒繃住說:“李安,你這麼會燒飯,我來投資給你開飯店好不好?”

李安有過猶豫,但最終還是不退讓。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再談起那段日子,李安有句很有名的金句——

當年我沒辦法和命運抗衡,但我死皮賴臉地待在電影圈(《喜宴》《推手》的劇本正是在那六年寫的),繼續從事這一行,當時機來了,就迎上去。

其實,在Sir看來,不論當年的李安,還是今天的李安,都一樣。

有電影夢的人很多,有的胎死腹中,有的半途而廢,有的功成名就後忘了初衷。

像李安這樣衝刺一輩子的,是影迷的幸運。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Hazel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