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誇大 面子
共2348個字,建議閱讀時長6分鐘
昨天打開微博,看到一個8歲孩子的留言。 睿媽剛開始又點好奇,這麼小的孩子能說些什麼呢?但慢慢看下去,真有點心酸...
睿媽給大家轉述一下孩子的話:同桌有一個橡皮,非常漂亮。孩子就想借來用用,順便把玩一下,大家都知道,孩子都有這種好奇心的。本來想下午還給同桌,但是放學帶回家了,而且,第二天竟忘了帶回去。
也許是有這種好奇心的孩子太多了,第二天,同桌竟然忘了是誰借走的。還把這事告訴了老師,說有人偷了他的東西。最後這事就鬧大了...
所以,最後的結局,老師批評了他,並給媽媽打了電話。然後,媽媽回家毒打他一頓,嘴裡還罵著:小小年紀就不學好,學人家偷東西....
孩子心裡委屈極了。也許孩子是因為害怕才不敢承認,也許老師、媽媽根本沒有給他解釋的機會,就把他定義成“小偷”,也許...
但是,不管是哪種也許,我想這件事在孩子心裡,已經烙下了很深的“傷疤”,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存在這樣的錯誤,孩子犯了一點小錯就無限誇大,絲毫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也許父母以為這樣做都是為了孩子好,但你永遠想像不到,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多大的傷害!
千萬別再這樣做了!
◆ ◆ ◆
事情真的沒那麼嚴重
記得睿睿小時候發生過一件事,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孩子才6歲,我讓他去樓下的小商店買包鹽,然後給了他如數的錢。過了好長時間,也不見睿睿回來,就有點著急,趕緊下樓看看。
走到商店,看到睿睿戳著衣角,低著頭不做聲。肯定是發生什麼事了,我把睿睿拉到懷裡,問他發生了什麼?但是孩子依舊不出聲。
這時候店主說話了,說睿睿拿了一個陀螺,沒有付錢就想走!我就問睿睿,果然有這回事。
本來當時心裡火冒三丈,但看著有幾個人陸陸續續進來,就小聲給店主說了幾句,付了錢,拉著睿睿回家了。
回到家,我將他叫到身旁,讓他坐下。壓制住心中的怒火,溫和地問:“孩子,為什麼要拿商店的東西不付錢?”“我很想買,但身上又沒有那麼多錢,所以就...”兒子說這話時,我明顯感覺得到,他已知道自己錯了。所以沒有再責駡他,說“以後想買什麼東西,就跟爸爸媽媽說,不能隨意拿別人的,更不能偷偷拿了就走,要清清白白做人,好嗎?”兒子低頭撥弄著自己的小手指,連連應聲。
其實,孩子是很聰明、很懂事的。他還小,六歲,剛上一年級,對於自己想要的、心愛的東西,當然想擁有,想得到,又怎能像大人一樣,能完全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而且,在他的心裡,根本就沒建立起“偷“”的概念。
相信很多孩子小時候都犯過類似這樣的小錯誤。孩子根本想不到“不付錢拿別人東西”有那麼嚴重?倒是我們成人,常常有意或無意地“小題大做”,“放大”孩子的錯誤,將“拿”說成“偷”,以成人的心思、標準去揣度、衡量孩子無邪、純真的心靈。
這樣,本來很簡單的問題,就會變得複雜化、成人化。隨意塗抹、糟踐孩子的單純世界,這無異於我們以自己的錯誤去修正孩子的錯誤,再次地傷害孩子。
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態度、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處理孩子的問題。不要誇大孩子的錯誤,這才是是成人首先應該有的教育姿勢和正確的教育方法。
◆ ◆ ◆
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
一所教育機構曾經對兩千名在校學生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現實生活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孩子犯了一個小錯,父母單憑自己瞭解的情況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評價和責備,從來不問孩子真實的情況和內心的想法。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行為,不管孩子是否做錯了事情,不去問清楚事情的真相,就把責任全部推到他身上。當孩子申辯和解釋的時候,父母就會氣上加氣,心想:“你犯了錯還狡辯?”於是,對孩子大喊一聲:“住口!”你能想像孩子這個時候該有多麼委屈嗎?即使事後你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對他的傷害仍然無法彌補。
經常被喝令“你不用解釋”的孩子,漸漸放棄了為自己辯解的權利。他們背負著很多的委屈,一個人默默承受,而這樣的負擔,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當父母認為孩子做錯了事情,不要急於做出判斷和結論,而要首先傾聽孩子的解釋。你可以說:“好吧,和媽媽說說當時的情況。”當孩子對一件你曾經認為錯誤的事情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釋時,你應該說:“原來你有自己的想法,媽媽明白了!”
千萬不要一看到孩子做了不順自己心意的事情,就劈頭蓋臉地斥責孩子。不管什麼時候、什麼事情,一定要首先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讓孩子把事情的經過說清楚,然後再下結論。這才是正確的管教方式 。
◆ ◆ ◆
給孩子留點面子
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心,孩子當然也不會例外,也有自尊心。但現實生活中,傷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是屢見不鮮的。父母不正當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有意無意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很多家長當著同學的面數落孩子“沒有人家聰明“,“腦子笨“;憑藉父母的權威,強迫孩子按成人的意圖行事,使自己的孩子在眾人面前尷尬“丟面子“,甚至打罵孩子。
父母自認為這是對孩子嚴格要求,讓孩子吸收教訓。卻不知這是不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和教育規律的做法,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永久的難以抹去的痕跡,成為誘發孩子心理問題的地雷。
如自卑和偏執心理的產生,孩子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缺乏良好的心理感受和積極進取的態度;固執己見,總覺得別人是故意挑自己的刺,用消極或敵對的眼光看周圍的人和事;缺乏安全感,性格內向孤僻,或具攻擊性☆禁☆行☆禁☆為,這些都是可能引發的一系列心理問題。
父母要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們的心靈不受傷害。在管孩子時,給孩子留點面子,讓天真活潑的孩子始終抱樂觀積極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作為家長,有責任教會孩子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頂住逆流,排除世俗偏見,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尊和自信。
每個孩子都有生存的價值,都有得到別人尊重的權利。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全面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充分考慮孩子的尊嚴。
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在受知識教育,發展智慧的同時,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優良的個性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