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們老了,就歸隱山林吧
和心愛的人一起,把日子過成詩!
到時候就依山造一座木房子吧
就在安靜的樹林裡,潺潺的小溪從門前流過
空氣中彌漫著青青草香
沿著窗沿爬進來的陽光灑下陣陣暖意
穿過一條花徑就可以看到林間小屋
各種花花草草將它包圍著,精緻而幽靜
其實,想過這樣詩一般的日子
或許根本不用等到“當我們老了”
一個90後小姑娘,現在已經做到了
在深山建了一個小屋
做起了隱居的花房姑娘
她叫茹萍,大學就讀於中央美院藝術史專業
上學的時候就一直被貼著“不安分”的標籤
那會兒北京的天空是灰的
美院的建築也是灰的
就連美院被受追捧的作品都是黑白的……
可這姑娘就是喜歡有色彩的、鮮活的東西
比如綠色的植物和多彩的花朵
大四,當身邊的同學都忙於實習、應聘
腦子裡滿滿都是:我要有一個好工作
賺更多的錢,有一天在市區買房買車的時候
她卻已經開始厭倦城市的生活
每天只喜歡和自己喜歡的植物與手工呆在一起
畢業之後,茹萍乾脆一個轉身
回到福建閩南詔安的小村鎮裡
和男朋友黑土一起,隱居在家鄉的深山裡
花了兩個月,給自己造了一座300㎡的小仙居
從此與花草為伴,與植物一起生長
小小的房子,前前後後都是綠植
白天看起來清新淡雅,十分別致
到了夜裡燈火點點,就像是森林裡的精靈小屋
但是說起來建設,它僅僅花費6萬元你信嗎?
最開始建房子
就是茹萍和家裡人一起動手
收拾出山裡的一片空地
地基也是自己夯實
再用磚加固
每一步,茹萍都有親手參與
房屋牆壁用的是鐵皮
就是常見的那種簡易活動板房的樣式
所以,成本很低
院牆是用竹子圍起來的籬笆
竹子就是直接從山裡砍來的
按照同等的長度切割、固定
一個雅致的院牆就有了
因為本身就是用的竹子建造
所以跟大自然的界限並不明顯
籬笆外就是山裡的樹
樹長得茂盛了就伸進院子裡來
但是卻一點也不雜亂
門窗都裝上明亮的玻璃
錯落有致的臺階栽上鮮花
擺上修剪過的綠植
小屋立刻就變得文藝起來
屋內的設計也是茹萍和男友親自設計
簡單的木質品,自己動手製作
一面普通的板牆,打上洞
就可以掛各種小工具
架上小木板,就可以成為放置台
既美觀又實用
屋頂的燈也是取材于自然
幾節枯樹枝,加上最簡單的燈泡
在如萍的手裡簡直變成了藝術品
最後,再擺上傢俱
和各種自己喜歡的小東西
一個小仙居就完成了
親手DIY+取材于自然
這就是成本6萬的秘訣
除了這個簡單清新的家之外
茹萍還給自己佈置了一個工作室
滿眼的綠色,都是她喜歡的調調
簡簡單單,清清爽爽
沒有多餘的累贅
一切都美得自然
工作臺也都是全木質的
牆上擺著一些茹萍臨摹的植物作品
陽光從大大的玻璃窗灑進來
照在臉上、照在紙上
一切都是這麼柔軟舒適
隱居山林後,茹萍的生活開始變得充實而規律
每天清晨,在蟲鳴鳥叫聲中醒來
去山間採擷喜歡的花花草草
然後回到小屋裡開始手工DIY
茹萍喜歡植物的一切
整天和植物待在一起
像是身體裡潛藏的一種本能:
“也許我上輩子就是來自森林吧!”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表情
每片葉子也有自己的情緒
茹萍仔細記下它們的樣子
從山裡采回的植物
她都會先用畫筆記錄下來它們的樣子
春夏秋冬,季節不同
植物的姿態和藝術感都不相同
每一枝每一葉,都是獨一無二的
經過精心的修剪
植物也會被製作成不同的模樣
拾掇有趣的乾果
和綠植一結合就是美到哭的花環
把採集的鮮花小心地處理
做成永生花,再加點奇思妙想
又成了各種女孩子喜歡的裝飾美物
多肉和石頭
再加上兩筆工筆劃
詩意盎然的情景清新無比
植物天生就屬治癒系
與手作相伴的植物更是不斷打磨著她的靈魂
以前的茹萍是個急性子的姑娘
做事也是風風火火
植物手作卻讓她慢下來
一針一線一整天
一筆一畫一整周
偶爾還會急,但是不躁了
和植物在一起的時間長了
內心會變得平靜,學會與植物對話
懂得欣賞它們生命中不同時段的美麗
當然,也不忍心讓這些美麗消失
植物是身邊最自然的存在
手工是匠人最專注的狀態
不甘心看著敗葉殘花
茹萍致力於探索如何將植物更好地保存下來
她對不同的植物進行乾燥處理
保鮮存儲延長至三年
留住植物最繁華的一刻
或許一朵花一生只能開一次
但茹萍努力讓這一次開到永久
哪怕不是一朵花
只是最普通的幹玉米
精雕細琢兩小時後
就是精緻幽雅的發簪和藝術品
“幹花放進框中,有一種安逸的靜謐
我想,到了枯花那般年紀
我可能沒有力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那就蝸居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把生活過得像畫一樣。”
是呀,當我們老了
可能已經沒有力氣再去“詩意的生活”了
人生很短,世界很大
有人匆匆忙忙、潦潦草草地結束一生
也有人從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
不必在乎是否時光荒蕪
只要給自己喜歡的事情留塊地
用熱情澆灌,讓它生長
再找一個相愛的人
把簡單無味的小日子過成詩
這就是最美好的生活吧
----------END----------
本文由阿裡旅行簽約自媒體 微攝影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