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手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唯獨對於手機性能,沒有人會嫌棄它太強,畢竟使用流暢是每一個消費者的基本要求。
?
所以無論線上上還是線下,手機處理器(CPU)都是被討論和宣傳最多的點,而在 2017 年初,市面上最熱門的處理器非驍龍 625/626 莫屬,從 999 起的紅米,到 2799 的 OPPO R9S,無不是它的忠實擁躉。

那麼問題就來了,同樣的核心配置,這些手機高達 2000 元的差價差在哪?
為中端正名,驍龍 625/626 處理器其實並不差
其實要說明差價的問題,倒不如先捋順各大品牌為什麼使用高通驍龍 625/626 系列晶片。

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機晶片供應商是高通,旗下的熱門晶片則被分為了 4 個檔次:旗艦級的驍龍 821/820 處理器,中高端的驍龍 652/653 處理器,中端的驍龍 625/626 處理器,以及低端的驍龍 430 處理器。
在 2016 年國產中端手機使用最多的晶片是驍龍 652(比如 vivo X7、OPPO R9 系列),而在 2017 年,中端手機使用的則是驍龍 625,這不是一種倒退嗎?

在安兔兔跑分方面,驍龍 625 的分數在 6W+ 左右,而驍龍 652 則是 8W+ 的分數。
不過實際上,不少朋友能察覺到使用了驍龍 625 晶片的手機用起來貌似比驍龍 652 的晶片還要順手,甚至王者榮耀開黑都更流暢了。
這就得歸功於高通制定的處理器調度機制了,理論上,手機處理器的制程工藝越先進,功耗控制就越好,這樣處理器就能在高性能和低功耗發熱間保持平衡,所以 625 總能全速運行,而 652 則不時需要降頻散熱,影響性能。
從今年新手機的體驗來看,採用 625 晶片的手機普遍續航較長,也是 14nm 工藝帶來的一個顯著優點。
總而言之,驍龍 625 處理器其實能撐起中端手機一年內的流暢體驗,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低質。
NO.1 紅米 4 ,也許是今年最值得買的千元機

在我看來,紅米系列自從 1 代銷量超千萬台後,就一直一款沒有達到過相似的水準。
而紅米 4 則是最接近的一款,也是目前千元機市場裡綜合實力最強的一款。驍龍 625 之所以會被不少人認為是低端晶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紅米 4 拉低了它的期望。
當然,個人認為它最令人驚豔的部分還是續航,4000mAh 的大電池和 5 英寸小屏帶來了目前為止所有手機最好的續航體驗。
NO.2 2017 年國內賣得最好的旗艦機 —— OPPO R9s

雖然也是採用了驍龍 625 晶片,但 OPPO R9s 在其他配置上比紅米 4 其實要好不少。
比如說很多人關心的拍照效果上,OPPO R9s 採用了索尼定制的 IMX 398 CMOS,1600 萬圖元、雙核對焦、F1.7 大光圈,就比紅米有顯著的提升。
螢幕方面,R9s 採用了三星的 Super Amoled 螢幕,眾所周知今年三星的螢幕價格水漲船高,體驗也比紅木的要好不少,外加 OPPO VOOC 閃充,其實相當於除了續航外,消費者關心的地方都有體驗的升級。
NO.3 黑莓 KEYone,莓粉們最後的狂歡

就在幾天前的 MWC 2017 上,黑莓正式發佈了最後一款由黑莓團隊完全獨立設計的手機,黑莓 KEYone。
在 KEYone 身上,你能看到黑莓對融合全鍵盤和觸屏、兼顧黑莓 HUB 和 Android 系統等矛盾所做的努力,坦白說,這是一台很吸引人的機子,包括可以觸控滑動的全鍵盤和指紋解鎖空白鍵。
而對一些人來說,這台折合人民幣 3800 元的手機使用了驍龍 625 晶片和 3GB RAM 簡直難以接受,但它的賣點就不是高性能,625 帶來續航能力的提升才是開發者當初考慮的重點。
NO.4 華為 Nova,商務風的品牌也推出時尚產品

當小米以互聯網手機的姿態席捲國內手機市場時,華為決定推出榮耀系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而當 OPPO、vivo 所引領的時尚手機潮流到來了,華為決定推出 Nova。在 OPPO 、vivo 等熱門手機上能看到的特徵,Nova 都有,只不過沒做得那麼好而已。
筆者認為,即便是同樣的驍龍 625 晶片手機,Nova 剛好是不上不下的那個尷尬者,既沒有紅米的性價比,在螢幕、拍照、外觀設計與工藝等方面也沒 OPPO 等做得好,算是定位不夠明確的一款失敗產品。
NO.5 三星 Galaxy C7 Pro,三星手機中國化的又一作品

在三星 Note 系列折戟後,C 系列成為三星在國內市場的重要依靠。
其實在國內,三星的中端機隸屬於 A 系列,而 C 系列顯然就是針對中國市場的特供機了。看到 C7 Pro,你很難不聯想到上面的 OPPO R9s,近乎一樣的工業設計,同樣的驍龍 625 處理器 + 4GB RAM 組合。
不同的是,三星把 SAMSUNG Pay 下放到 C7 Pro 上了。個人認為,在三星品牌國內口碑斷崖式下降的今天,C 系列想要出頭還得做更多,比如 S 系列的防水防塵和攝像頭該拿過來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