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逆開掛區裡的懶人怎麼養肉肉?

作者:蝶 | 來源:多肉聯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我懶,懶得澆水,所以種了多肉這類不需要經常淋水的植物。

我懶,懶得拍照,翻翻相冊發現很多仙去的肉連張遺照都沒留下。

我懶,懶得寫字,好友一直讓我寫文投稿,我卻遲遲沒動筆。

我生活在逆開掛區(廣州),這個一年裡1/2是熱辣辣的夏天,1/4是陰雨綿綿的春天,剩下那1/4只能算秋天的地方。似乎我更應該談的是,論多肉的各種季節的傷亡-_-#

大氣候不好,除了搬家,除了更換品種,我想不出更好的方案了。不然我們學大雁遷徙?對於小市民來說,那只能嘴裡說說痛快罷啦~

陰雨一個月還保持些許狀態的莎莎,或許永遠無法和開掛區極致狀態媲美,但作為大廣東區,我也滿足了,既然搬家無望,知足常樂。

既然大環境不好,我只能努力改善自家的小環境了。這裡我把我這幾年對養肉小環境逐步改良的心得分享一下,抛磚引玉吧。

初入坑那年,我住的地方有個向北的小院子,冬季風大沒陽光,夏天沒風暴曬。那一年觀音蓮穿的是拖地長裙,慘不忍睹,後來扒光了裙子後送人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也不知道它的死活。

向北的小院子

這棵觀音蓮的裙子最後變成拖地長裙,從此我再也沒有養過觀音蓮了。

第二年學乖了,端到天臺養。好吧,這是個毫無遮擋的天臺,屋簷也沒有,好處是全日曬,壞處也是全日曬。估計很多肉友也有這樣的經歷:風大的時候,剛種沒緩根的直接吹跑;整個花架吹倒,花盆什麼的摔得一片狼藉;驟雨來的時候沖去收肉,自己淋透了也就算了,總會有不幸的幾盆被淋黑腐的…這一年,最有成就的是把弱弱的碰碰香小苗種成了老樁。就連一小段殘枝順手插在菜盆裡,在肥沃的黃泥裡茁壯成長,經歷n場颱風橫掃後也成了老樁。秋天挖出來,帶土上盆至今。後面兩年再沒有再翻過盆,因為實在懶。

剛搬上天臺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大部分只能放地上。看老天臉色行事,日曬風吹雨淋積水泡,極盡其事。

頑強的碰碰香啊~ 純露養,多年沒有翻盆換過土,肥料那更是想也別想,但是它不負我,馬雲家買來的小苗苗,現在長成滿滿一大盆。

偶爾也有個別養得好的,比如這盆勞爾。

第三年,無法再忍受風裡來雨裡去的日子,收集材料搭棚。我接收了幾個舊的鐵床架,買了角鋼加高至1.5米,頂部鋪陽光板。為嘛只有1.5米高?並非因為我身高不足1.5米,而是…當時考慮的是夏天最可怕的…颱風。天臺的圍牆約1.2米,當時擔心超出圍牆太多會容易掀頂。但我最後發現這個小環境並不理想:每次都得彎腰進棚,不習慣的花友總是要中個頭獎回家;夏季陽光板下聚集的熱量爆表,很難散熱,哪怕上邊蓋了兩層黑色遮陽網(注:當時只有棚頂,四邊是空的,並非密封空間),植物也以自己的方式抗議:黑腐化水煙煤幹死一個也不能少。有朋友向我提出過花棚太矮了,通風不好,容易出問題。可是我懶,不願意拆棚重裝。後面的一年夏天抬了一個工業電扇進去坐鎮,自以為這回能安全度夏,答案非也。24小時風扇也無助於改善煙煤病的爆發,自己檢討一翻,主要原因還是通風不好。因為這一年丟在外面露養沒怎麼搭理的基本都活下來了,棚裡精心打理的卻一片哀嚎。

當時的花棚是這樣的

下麵兩張照片由統治貓大人拍攝。

當時以為這種程度就是咱們大廣東區的極限狀態了。

這裡插播一段小經歷。某次颱風前,新聞吹噓說多少年多少年一遇的特大颱風,心心念念,連忙把肉搬進屋,三樓,離天臺就隔一層樓板。頭頂大吊扇24小時不停,當時想,就這樣讓它們呆在屋裡吧,近窗,風扇,總比太陽直接暴曬好吧。一周後,傷亡開始出現,即使暫時無傷亡的也徒得不能看。總結:適應室外環境的多肉,不要輕易給它們換新環境,它們會因為不適應而面臨死亡。

露養的葉插苗,度夏時就擋一層遮陽網。某次颱風洗禮裡,放在天臺圍牆上的它跳樓了,從四樓摔下去摔了個粉身碎骨。

再後來,搬家。新家的天臺北向,南邊是房間,幾乎吹不到正面的南風,只能想盡辦法去改善這種環境。經歷過前幾年的浩劫,痛定思痛。舊棚的材料迴圈利用,不過鐵架加高,檯面高度基本和天臺圍牆平齊,保證空氣的流動,目前發現還是挺好的。棚頂的陽光板取消了,陽光板雖然透,但對上色和散熱的影響還是蠻大。綿長的雨季就鋪一層塑膠稍為擋一下好了。總結一下,現在就是基本上近乎露養的狀態。

現在的棚是這樣的,重點是加高,加高,加高,通風,通風,通風。

來到新環境後,肉肉的狀態明顯比以前好

來些對比圖吧,新環境的日照時間遠不如舊棚,我改善的是空氣流通和陽光直照(沒有陽光板的阻擋)的問題,是不是很驚喜?

我的配土屬於懶人配土,沒有任何秘密。多肉土的配方網上一找一大把,不贅述。我手上有什麼就用什麼,什麼七合一,十合一,一切都是浮雲,我的底線就是不高於20%占比的泥炭。板結的土我覺得更易出狀態(個人繆論,並不是推崇板結的土有多好,只是我自己在養育過程中發現有這樣的情況,如有雷同實屬巧合),但是前提要根系良好,澆水不勤快。缺點也有,就是不長個頭,始終控得小小的。

一直露養著的魯氏石蓮,長期靠天吃飯的主,泥土早已板結了,個頭一直長不開,但是血斑什麼的,狀態還算不錯。

朧月,可能是葉插苗開始的,約3-4年純露養,沒有換過土,板結了的土,長得很慢,太陽一曬就粉紅透白的。

百合麗麗,用的還是新手必買的白陶盆,種下後一直沒翻盆,來我家應該4年了,樹型一直沒多少變化。

直接拿塑膠菜盆種的,基本是隨手扔的葉插長成,當板結成了常態,苔蘚也長出來。淋雨淋久了一樣會有化水黑斑的情況出現,但基本不管,聽天由命型。偶然仔細打量,滿滿的驚喜。【溫馨提示:密集恐懼症患者請快速下拉頁面~】

以前我是一週一澆,我家高峰的時候超過500盆,全部澆一次我得花一晚上的時間,對於一個寶媽來說,實在太吃力了。以至於我越來越懶了,不到最後關頭葉子不軟都不澆,問題似乎也不大。

葉子軟軟的,皺巴了才澆。

肥,很少施肥,興致好了也許會放個緩釋肥之類。但是藥不能停,小白藥每1-2個月就去撒點,沒有蚧殼蟲會減少很多麻煩事。多菌靈,em菌之類,以前用過,對我來說沒感覺到有多大作用,現在基本棄用。現在市面新推的防黑腐藥,正在試用,效果未明。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養肉的習慣,別人的經驗不一定就100%適合你家的環境。比方說,在大廣東想套用二木大神的經驗,可別忘了你身在大廣東,基本氣候跟威海差得遠了。面對傷亡多點總結,根據當地氣候改變自己養育方法就好了,養多肉不外乎陽光+通風+配土+澆水習慣,沒有太多秘密,只是某個小細節的差別。仔細尋找最合適自己的,誰也能養好自己的多肉。補充一下:多肉的品種儘量選擇適合本地區的,這個事情上並不是越貴越好,用心養,大普也能美美噠。

丸葉姬秋麗,我都不記得養了多少年了,早期並沒有拍照留念。土早就板結,又是一位靠天吃飯的主。整個三月喝足了一年的水量,越發張牙舞爪。

垂盆大薄雪

今年雨季來臨前拍攝的。大薄雪,廣東也有全狀態的時候。

錢串,長得太慢了。

旭鶴,這個2016年秋天在好友那裡買過來的,花了30塊,左邊是剛上盆的時候,右邊是現狀。很划算有沒有?!

艾倫,我很喜歡的一個品種,狀態最好的時候跟桃蛋簡直以假亂真,卻比桃蛋更適合廣東的天氣,也適合露養。它的缺點是容易有皮膚病,特別在雨季,不需要施藥,自己會好。

八千代,我也不知道它怎麼越來越妖嬈了,有兩年夏天得過煙煤病,扔出棚外露養,反而慢慢就自愈了。一個月前是果凍色的,現在陰雨一個月後的樣子,勉強能看。

麗娜,雨季裡依然美麗。

話說回來,我已經失去很多景天了。除去度夏仙去一部分,不少已經轉讓出去,找到新主人了。繼而轉身投入水泡和生石花的懷抱裡去。相比景天科而言,天錦章及番杏更容易照顧,更適合懶人,當然,還有十二。我先在坑裡等你們哦~!

園藝說小編語:懶人不懶,就像當初快考試的時候學霸跟我說他還沒看過書,[/ 捂臉] 當然還是非常感謝原作者耐心地寫了這麼長一篇文章分享她養肉肉的經歷和經驗!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