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行>正文

互聯網媒體人下海做火鍋,賣的不僅僅是情懷

火鍋

底部生火,上面煮鍋

一碗,一筷,一碟

三五一群,起鍋即食

聽火鍋人說火鍋事

看火鍋行業人物志

“成都伙食”正式更名“火鍋BaBa”之後,“火鍋志”專欄將繼續對話成都火鍋界的Boss們,看看他們是怎樣一步步走入了火鍋這個行業,如何耕耘和發展,對於未來又是怎樣展望。

做了很多期“火鍋志”的專欄,大多數Boss都是年輕時就與火鍋結下了緣分,有的是學炒料,有的是從跑堂做起。而在當下火鍋牛市的風口,越來越多的“外行”跨界做起了火鍋,而且還玩得風生水起。

劉羽時就是這樣一位“跨界老闆”。

跨界1:工商管理畢業的電視臺主持人

在成為火鍋店老闆之前,劉羽時的身份是一個媒體人。在媒體人之前,他大學的專業是工商管理。用他自己的話說,“工商管理這個雞肋專業畢業的人”一腳就跨進了媒體圈。

畢業之後的他進了四川電視臺實習了半年,之後便到了成都電視臺,分在人氣節目《陳岳叔叔講故事》工作組。所有前勤後勤的工作他都做過,除了“陳岳叔叔”這個一角。隨著節目的火紅,劉羽時自己也得到了極大得提升。

隨後,便擔當起了成都電視臺影視文藝頻道(CDTV-4)自辦的娛樂類欄目《純粹4娛樂》的主持人(攝像、剪輯等也要做)。這檔融合了資訊、娛樂性電視小品、脫口秀和表演性訪談為一體的娛樂資訊節目,在當時成為了最受矚目的本土娛樂類日播節目之一。

與星爺合影

之後,互聯網行業再度興盛,門戶網站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劉羽時也在這時從電視臺出來,加入了國內一家知名的網路媒體,擔任視頻總監一職。

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電視臺的企業文化差異較大,也沒有在電視臺時那麼忙碌,更多的都是在與經紀公司打交道。但最重要的是,這為他在後面入行火鍋結下了緣分。

跨界2:互聯網媒體人下海做火鍋

傳統行業的人自始至終有一顆傳統的心,劉羽時打算自己出來做實業,以餐飲為切入點,火鍋成為他創業的選擇。

儘管吃過了不少火鍋,卻並不瞭解火鍋的製作和經營。為了做好這件事,他隻身一人跑到重慶去考察。剛開始也毫無頭緒,只能自己一家家找來吃。

半年的時間,吃了大概將近400家火鍋。多的時候一天吃4、5頓,常常都是剛從這一家出來轉拐又進了另一家。他說那時候火鍋基本上承包了他在重慶的午餐、下午茶、晚餐和宵夜。

不斷地試吃,不斷地挖掘當地關係,終於經由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元炒料師傅。這個師傅一家三代都經營火鍋為生,爺爺輩更是在重慶江邊挑擔賣火鍋的第一代生意人。

在重慶苦學一番之後,劉羽時決定回成都一展拳腳。2014年,經過考察,將店鋪選在了新華公園後門。那一帶是成都出了名的美食社區,有很多便宜又好吃的地道美食,火鍋、串串更是競爭激烈。

而劉羽時的店也沒有像後來的梵景一樣劍走偏鋒,還是中規中矩的火鍋店裝修。為了保證菜品對的優質,經營成本就高出一截,也比當時附近的大多數火鍋店客單價高。對於消費者而言,總有點不划算的感覺。

而真正給他第一次創業帶來致命打擊的,還是新華公園道路翻修,這使得他的店外完全無法停放車輛。所以,在經營了半年之後,劉羽時的店就停止了營業。

跨界3:二次下海,不僅只有情懷

二次創業:梵景火鍋

在這之後,他重新調整了思路,決定走一條更有特色的路——也就是如今大家所熟知的“梵景火鍋”。這家店從選址、設計、裝修到最後開業歷時將近一年的時間,最終呈現出來別具一格的創意。

劉羽時說,這一次將用最新穎的方式呈現最傳統的東西。

在網媒工作的幾年時間裡,不僅讓劉羽時在經營理念上更具有互聯網思維,更重要的資源。梵景的快速崛起,離不開互聯網資本的介入,所以梵景所呈現出來環境設計更具品質。

但最大的不同在於經營思路,除了充分調動媒體資源之外,從菜品到推廣,劉羽時一直都在嘗試新的具有互動性的體驗行銷。

對比起同期大多數同行來看,梵景的發展雖然比較慢,但也並不著急,劉羽時說目前在管理方面仍有很多細節需要完善和提升。

這個跨界而來的火鍋Boss,又會有那些出彩的地方,我們也將拭目以待。

采寫 | 大頭蔥

部分圖片由劉羽時提供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