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關於新生兒黃疸,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寶寶剛生下來,很多寶寶會出現黃疸,那麼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黃疸,出現黃疸一定是不正常的嗎,要不要緊,需不需要治療...以上這些問題是很多家長的疑問。初為父母,迎來新的生命,在激動和喜悅中很快會面臨第一個困惑:孩子黃疸。

作為一個新生兒科醫生,幾乎每天都要診治黃疸的孩子,因為黃疸確實非常常見,大約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會有肉眼可見的黃疸。

有的輕微,只需動態觀察不需特殊治療;有的則很重,甚至需要換血治療。

對於黃疸的孩子,尤其是一周之內的孩子,我常常和家長講:醫生治療黃疸不是因為皮膚黃影響美觀,而是擔心膽紅素進入大腦引起膽紅素腦病,影響智力。

以前實習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膽紅素腦病引起的後遺症要比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輕中度產生的後遺症要嚴重的多,從那時開始我意識到黃疸的治療看似平常,但卻不能懈怠。

遺憾的是,在經濟和醫學相對發達的今天,每年還是會遇到幾例甚至十餘例膽紅素腦病的孩子,讓人歎息,原因多半是家屬和醫生對黃疸不夠重視。

希望這篇文章能提高一下大家對黃疸的認識。

新生兒黃疸的分類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顧名思義是正常新生兒也會出現的,一般2~3天出現,4~7天達高峰,程度輕,呈亮黃色,足月兒2周內消失,早產兒可延遲到生後2~4周內消失,寶寶一般吃喝拉撒情況都好,生理性黃疸動態觀察即可。

病理性黃疸:需要引起大家重視的是要識別病理性黃疸,包括以下幾點:

1、生後24內出現的黃疸,如果母親是O型血、父親是A型,B型或AB型血;或母親是Rh陰性血、而寶寶是RH陽性血的尤其要關注這一點。

因為可能是母親與寶寶的血型不合造成溶血引起的黃疸,所以生後第一天出現的黃疸一定要高度重視。

2、黃疸程度重,在自然光下,如果寶寶的黃疸只是顏面部和胸部以上還算輕度,如果黃疸到膝蓋以下應就診,若皮膚黃染到手心及腳底心,說明黃疸程度比較重了應及時就診治療。

當然肉眼觀察帶有很大主觀性,不那麼可靠,有疑慮時還是看醫生確定。

3、黃疸上升速度快。每天上升大於5mg/dl,這個通過目測很難具體鑒定,一般如果黃疸很快從顏面部波及全身應重視。

4、如果寶寶黃疸為暗黃色,大便顏色偏淺或白陶土色應及時就診,因為可能膽道阻塞或膽道發育異常引起。

5、如果寶寶除了黃疸,伴有吃奶反應差、發熱、吐奶、腹脹、便秘等情況,請及時就診。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

母嬰血型不合溶血病、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病(廣東人多見)、頭顱血腫、顱內出血、感染、甲狀腺功能低下、餵養延遲、腹脹等。

如果皮膚黃染是暗黃色則可能是新生兒肝炎綜合征或先天性膽道發育異常。有些孩子黃疸治療好了都沒找到原因,但也沒關係,絕大多數不會出現反復。

生理性黃疸觀察就可以,黃疸的治療主要針對病理性黃疸。最常見的就是藍光照射治療,雖說藍光治療可能引起發熱、皮疹、腹瀉、核黃素缺乏、青銅症等併發症,但在監測下的光療是很安全的。

如果一周內的黃疸程度較重,醫生會建議輸白蛋白結合游離膽紅素預防膽紅素腦病,雖說白蛋白是血液製品存在安全隱患。

但因為膽紅素腦病的後遺症很嚴重,包括手足徐動、聽力異常、眼球運動障礙、牙釉質發育不全,嚴重者發音困難、表情怪異、吞咽困難等,權衡利弊該用還是得用,更嚴重的黃疸甚至需要換血治療。

警惕黃疸的幾個誤區

● 有些人認為黃疸新生兒都會有,自己在家觀察和中藥洗浴就可以。沒有及時治療導致膽紅素腦病就很麻煩,如果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引起的黃疸中藥洗浴可能誘發溶血導致黃疸進行性加重。

● 擔心光療及輸白蛋白的副作用,不積極治療,這種行為同樣可能導致膽紅素腦病

● 治療後黃疸稍有消退就急於出院的,導致病情反復影響治療效果。

● 認為黃疸是母乳引起的不再母乳餵養。其實母乳性黃疸的診斷很嚴格,一般需排除引起黃疸的其他原因停母乳3天后黃疸明顯消退且寶寶一般情況很好方考慮診斷,就算是母乳性黃疸待黃疸消退後仍可繼續母乳餵養。

● 如果達到換血指征,擔心風險和併發症而拒絕換血,需要換血治療的都是比較重的孩子,如果有更好的方法醫生也不願採用有風險的治療方法。

如果規範的治療,大部分黃疸的預後都不錯,但如果不重視導致了膽紅素腦病就非常可惜了。

作者介紹:余珍珠 副主任醫師·兒內科,擅長兒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療,尤其在新生兒疾病的診療有較豐富的經驗。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媽咪知道】所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媽咪知道】平臺致力於為媽媽、寶寶提供最專業的移動健康管理服務。一鍵諮詢,三甲醫院兒科、產科醫生線上免費解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