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窗外依然是雨紛紛,這個陰雨多雲的三月,像每年一樣,有很多人離開了從前的公司,又踏上了求職之路。
有時,並不是不想談夢想,而是從沒有機會坐下來天馬行空地暢地想未來,就被人潮推著往前走,一臉懵逼地擠進了大家前進的路途中。
曾經的小孩,依然還沒長大,他們卻有了滄桑的臉和唏噓的鬚根,承擔著他們從前覺得很遙遠的屬於父母的家庭重擔。
歲月的的河流從不減緩,我們被時間催趕著從稚嫩的孩童變成世故的成年人。
-2-
雖然時間從不停止,雖然我們的生命在蒼茫的宇宙中只是一瞬,可是每個人都有生存和更好地生活的本能。
對於“為何活著”,羅素如是說:
“ 三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那就是對於愛情的渴望,對於知識的追求,以及對於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
愛情讓他在一種神秘的縮影中看到了聖者與詩人口中的天堂,知識讓他置於無常之上高踞主宰角度俯瞰眾生,而憐憫有將他帶回了人間體察眾生的痛苦與艱辛。
有一天,我在一群“像末代皇帝一樣在故宮騎著自行車”的人們身上,看到了一個很好的答案。
-3-
故宮,這個明清間24代帝王坐擁的紫禁城,在這裡上演了無數的也有王侯將相腥風血淚驚心動魄的故事,亦有三千後宮的愛恨情仇,當然還有一天能獵殺318只兔子的康熙帝。
如今,它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符號,每一組院落、每一座宮殿建築、每一段石板橋樑、每一塊青磚黃瓦、每一幅梁枋彩畫,故宮裡珍藏著1807558件(2010年資料)文物都承載著豐厚的歷史資訊和深刻的文化內涵。
歷史我們無法目睹,但是這數不清的文物都是見證者,它們身上帶著我們的祖先的故事和對美的理解,代表著民族的驕傲和藝術的成就。
而這一群,其貌不揚,甚至有點土的人們,就是這些珍貴藏品的守護者,他們在故宮修文物。
-4-
她打磨著文物,時光打磨著她。
想像中的故宮修文物的英雄們應該是好萊塢大片那樣,刷刷刷的一套又一套高科技的工具,纖塵不染的工作室,而事實上,他們更像居住在村裡的平房裡的幹農活的人們。
在故宮的小平房裡,他們的辦公環境異常的樸素,屋外便是小院,養著鳥兒,種著植物和棗樹,喂著不知道哪裡來的野貓……
有的人,曾經猶豫過,曾經也嚮往外面無限的可能,卻在這幾乎靜止的世界裡,學會去感受一件文物的價值,感受它們身上所承載的古人的意識與審美,去體會他們的美與創作者的情感。
有的人,覺得自己就想漫畫裡的主角一樣,因為要守護某樣東西,燃起來了。於是在這裡,日復一日地做著文物修復工作。
有的人,從3歲開始就跟隨父親,在這裡修文物耳濡目染之下,順理成章地成為爸爸的接班人,繼續守護著父親曾用一生在守護的東西。
有的人,覺得自己沒有什麼使命感,只是一份工作,可是慢慢地,在這裡她打磨著文物,時光打磨著她,她成為最堅強的盾牌。
-5-
三年學徒,一年半都在磨磨磨。
修文物的他們,有時一件氧化的青銅器皿,來來回回一磨就是幾十年,而來到故宮之前,他們大多都是專業裡數一數二的精英,是優秀的藝術家創作者美術家雕刻家。
如今,他們放棄了金燦燦的未來,來到這裡,默默無聞地與這些需要日夜守護的文物為伴。
他們一代一代地在傳承著古代藝術的技法,明明可以用機械設備的時候,他們依然堅持親手修補親手描繪,他們認為質感上始終是不一樣的。
在這裡,他們都慢下來了,用時間一筆一筆勾畫一副幾千年前的畫作,一點點抹去時間侵蝕的印記,穿越時空,以文物為介,體察一種靈魂上的觸碰與交流。
一層層的宮牆,一道道褪色的朱門,一把把久經風霜的鎖,一一個個修文物的人,他們守護著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與文化,他們也在這裡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時光輕淺,這一磨,這一描,就是幾年,幾十年。任憑外面的世界風雨招搖,他們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平靜的內心,在文物中觀照自己,從修文物的過程中修煉靈魂。
或許,磨意義不在於磨,而在於守護。
或許,生活的意義在於:活成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