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為什麼語言如此重要?
聖經裡有一個關於巴別塔的故事,說的是諾亞成功逃過大洪水的劫難後,就近停船靠岸,以方舟為據點,白手起家,帶領全家老少開始重建家園。在這片土地上,諾亞的後代繁殖得越來越多,三個兒子的後裔也建邦立國,形成了人類的三大支系,人們的語言、口音都沒有分別。
後來,他們決定在一片平原上建一座城,造一座通天的高塔,來傳頌自己的威名,作為聚集天下兄弟、以免分散世界各地的標記。因為語言相通,人們同心協力,階梯式的通天塔很快就高聳入雲了。
上帝知道人們在建造城和塔後,決定降臨人間看個究竟。看了之後,他說:“他們是同一民族,使用同一語言,今天能建成這城和通天塔,那麼今後就沒有他們做不成的事了。”於是,為了防止他們為所欲為,上帝變亂了人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語言彼此不通,並且把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
由於語言不通,溝通不暢,人們指揮混亂,步調不一,最後人心渙散,各吹各的號,各聽各的令,各做各的事,通天工程只得半途而廢。下圖是人們對巴別塔的想像圖之一。
“變亂”一詞在希伯來語言中讀作“巴別”,因此,後來的人們便稱這半途而廢的城市和通天塔為巴別城和巴別塔。
巴別塔的故事告訴我們,語言在人類發展的進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語言不通,即使人們目標相同,也無法齊心朝著目標共同邁進。
【二】
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語言史
語言傳播是人類傳播活動的第一個發展階段,語言文字的記錄,使人類的文明得到了傳承。
在文字出現之前,人們生產生活的經驗、知識傳承的方式只能通過口頭語言來實現。等到文字出現以後,語言就通過文字的載體,傳承著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地域的文明,使人類進入一個區別於動物的更高發展階段。
語言文字一脈承之,即使朝代更迭,文明之魂也不會斷。中文的出現,使得中國春秋時期的道家經典《道德經》、戰國時期的儒家經典《孟子》才得以傳承至今,後人也才能有機會學習中華文化的精髓。
不僅中國如此,國外的文明傳承也是如此。阿拉伯語的出現,使得伊斯蘭教的經典之作《古蘭經》得以流傳。起初,經文由弟子們背誦,並書寫記錄在樹葉、石片和獸皮上,而後經過多年的整改、統一,形成了現在的《古蘭經》定本。
可見,語言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催化劑,更是人類文明得以傳承的工具。
【三】
不同的語言,就有不同的思想與美感
一種情感,同一種語言可以有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就博大精深的漢語而言,單是一種對愛情的表達,就有好幾個版本,而每一個版本,都傳遞著不一樣的美感。
白話版:
你說你愛雨,但當細雨飄灑時你卻撐開了傘;
你說你愛太陽,但當它當空時你卻看見了陽光下的暗影;
你說你愛風,但當它輕拂時你卻緊緊地關上了自己的窗子;
你說你也愛我,而我卻為此煩憂。
文藝版:
你說煙雨微芒,蘭亭遠望;後來輕攬婆娑,深遮霓裳。
你說春光爛漫,綠袖紅香;後來內掩西樓,靜立卿旁。
你說軟風輕拂,醉臥思量;後來緊掩門窗,漫帳成殤。
你說情絲柔腸,如何相忘;我卻眼波微轉,兀自成霜。
詩經版:
子言慕雨,啟傘避之。
子言好陽,尋蔭拒之。
子言喜風,闔戶離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七言絕句版:
戀雨卻怕繡衣濕,
喜日偏向樹下倚。
欲風總把綺窗關,
叫奴如何心付伊。
【四】
為什麼語言對個體很重要?
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離不開語言的表達,我們雖然不求出口成章,或是像上文的詩歌一樣,把文字駕馭得句句精闢,但至少要做到表達準確。
如果你是一個語言表達非常準確的人,那麼恭喜你,你擁有了一個很重要的能力。一個會使用語言的人,能夠準確掌握大量的詞彙,就有能力說出別人說不出來的話。這樣的能力,會讓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掌握很多主動權。
有調查表明,事業的發展、收入的多少與人的詞彙量有很大關係。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或者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對等的認可,這種事情的原因有很多,但語言使用能力往往是其中之一。
學者濮實在遊歷劍橋大學的過程中,遇到一位美國作家,就是一個能夠把語言使用得十分準確的人。比如,在植物園散步時,這位作家可以邊走邊說出路邊植物的名字,以及它們有什麼氣味或者怎樣辨別。在描述事物的時候,他都能準確說出名稱,很少用代詞,很少產生歧義。不僅如此,這位元作家學習語言的態度也十分謹慎,比如在蛋糕店裡,看到不知名字的蛋糕都會問清楚它叫什麼,怎樣拼寫。
不是說,人人都要當作家或以文字工作為業,但不論是口頭語言表達還是寫作,能夠找到合適的詞彙和表達方式來傳達自己想要傳達的資訊,這是現代社會立足所必需的一個能力。
如果你還在埋怨別人不理解自己,請退一步想想,你真的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了嗎?
【五】
最大的腐敗是語言腐敗
有些語言駕馭嫺熟的人,也會以此取巧,從而導致語言腐敗的現象。什麼是語言腐敗?經濟學教授張維迎解釋,語言腐敗是指人們出於政治或意識形態的目的,形成一些語言詞彙,附加一些不同的含義,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含義,然後就可以忽悠聽眾,達到某一種目的。
這個詞,最早是一位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在1946年時提出的。他在《1984》這本書中列舉了很多語言腐敗的例子,比如:
政府專門負責造假新聞的部門,叫真理部;
專門負責讓秘密員警逮捕人,迫害異己人士的部門,叫友愛部;
專門負責發動戰爭的部門,叫和平部。
語言腐敗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比如納粹這個詞,本意是國家社會主義,它在人們心中是一個很好的詞,於是希特勒便把它借用過來,但他真正做的事,卻違背了它的本意。
因為語言中包含了價值判斷和道德含義,當人們想要做一些有違是非判斷、價值判斷的事時,就會借助人們已經形成的這樣一些善的語言,來表達想做的任何可能是惡的東西。於是就發生了語言腐敗的現象。
張維迎說,如果我們能消滅一半的語言腐敗,就能消滅80%的官員腐敗。
【六】
語言有陷阱,聽說要謹慎
語言腐敗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跳出“語言陷阱”。現實生活中有些被簡化了的語言,就酷似一個個陷阱。比如,有些公司的老闆對“大資料”很感興趣,於是公司上上下下的員工都把“大資料”掛在嘴邊;老闆去了一趟小米,回來說要推行“互聯網思維”,於是全員又開始用互聯網思維武裝自己。但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大資料和互聯網思維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語義學上對語言的解釋是:語言只是一種符號,它不是真相,也不是事實本身。符號和意義是互相約定的,比如“小鳥”這兩個字本身只是一個符號,但聽到這兩個字,人們就會自然想到這種動物的形象,因為人們約定“小鳥”代表的是一種會飛的動物。
同樣,“互聯網思維”這個文字符號背後約定的意義,大概是粉絲經營、限量搶購、快速反覆運算等等,但很多人在“如何用互聯網思維武裝自己”的這個問題上,頭腦裡只能想到粉絲、搶購等等,跳不出窠臼,這就是語言的陷阱。
人們通過語言認識世界,但同時也被語言左右思維。對此,媒體編輯林藠頭舉了幾個生動的例子:
當一個人想著要做一輛更快的“馬車”的時候,他怎麼會想到要做一輛汽車;當所有人都認為“手機”就是那種需要按鍵的既定形象,約伯斯又怎麼會做出觸屏的iPhone。
我們需要的真的是“馬車”這種東西嗎?不是,我們需要的只是運輸得更快;我們真的需要“手機”嗎,不是,我們只是需要通訊和娛樂等等功能。
因此,跳出語言陷阱是關鍵。創業者不能為了“創業”而創業,搞研發的不能為了“可穿戴”而可穿戴,為了“智慧”而智慧,雷軍說的戰術上的勤奮和戰略上的懶惰,其實也是在提醒很多人埋頭苦幹的時候一定要記得跳出來看問題,不要走得太久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七】
怎樣對抗語言暴力?
有一種暴力,叫語言暴力。語言暴力有兩種:氣血頭上的憤怒和長期性的語言攻擊。第一種指的是人們在生氣時說的一些氣惱的話,這可以理解。但如果是長期性反復無常的語言攻擊,可能就屬於攻擊型人格障礙患者。
攻擊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以行為和情緒具有明顯衝動型為主要特徵的人格障礙。導致這種人格障礙的原因很多,比如有些人在童年留下很多遺憾,長大後就會千方百計地彌補回來。你也許會發現,小時被稱文靜內向的人,長大後往往不是話簍子就是自閉。
我們的表現人格在獨立生活後會處於兩種極端,但目的都是為了保護自己,有的是為了徹底釋放,有的是為了徹底隱藏。
就像有些自卑的人,他們無能改變生活,就會慣用語言威脅、辱駡、妒忌猜忌等冷暴力來對待周遭的人,以補償自身。比如,當你信心滿滿地想要開始做某件事的時候,旁邊總有朋友當即黑臉否定你的能力:“憑你?你怎麼能做得到?!”
還有些人,會急躁地打斷你的談話,或是通過摔桌子來發洩怒火……他們需要依賴很多語言行為。衝動好鬥是為了證明內心強大,阻攔別人是為了證明做事果敢,對人若即若離、患得患失是為了保護自己免遭傷害,但這也是他們內心虛弱、做事退縮、無安全感、需要關心的表現。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類語言暴力?心理學家對此提出了三個應對策略:
①這是我自己的事情——告訴那些想要控制我們的父母們,我有判斷也會對後果負責。我是成年人,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思想,不是你的專屬寵物。
②不理睬也不向他人解釋自己的所做所行——告訴那些要不斷通過摔跤打滾、罵人猜忌來吸引我們注意力的朋友、愛人、陌生人,我如果上前拉你,你一輩子都學不會自己站起來。
③去做——告訴自己,誰有心理疾病誰去治,這並不是我犯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