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原文:“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段話說得非常好,裡面有幾個字需要解釋一下,“知止”,“止者,所當止之地”,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至善之處。也就是說,你要做到上面說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個目標,首先你就要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也就是追求一種至善圓滿的人生境界。
有了這個目標有什麼好處呢?“知止而後有定”,有了目標之後,你的人生也就有了努力方向了,就不在那麼迷茫了。
那我們做人做事也是這樣,我們這一生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呀?這個你得有方向,有目標。如果你的人生沒有明確的努力方向,那麼在這樣一個躁動不安的時代裡,在誘惑非常多的情況下,人是很容易隨波逐流,在紅塵中迷失自我.
為什麼會迷失?方向感不強。今天覺得當官很好,就考公務員,做官;明天又覺得當老闆賺錢挺多,也不錯;後天又看到別人做學問也挺好,也要模仿,總之,權力也想要,金錢也想要,名氣還想要,啥都想要。這就像一個人走路沒方向一樣,一會兒往東,一會兒往西,沒目標,沒定力,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幹啥。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做事,看上去也挺忙活,可是,這些努力方向並不一致,不能形成正向的疊加效果,所以常常會事倍功半,甚至是勞而無功。這就違反了“知止而後有定”的道理。
“知止而後有定”之後,“定而後能靜”,什麼是靜?“心不妄動是為靜”,有了定力之後,心也就安靜下來了,不再胡思亂想、妄動不已了;
“靜而後能安”,安就是安心,不再胡思亂想了,內心也就安定了。
“安而後能慮”,慮指的是處事精准、周詳,內心安靜了,就更能從容而篤實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也更容易把事情做對、做好。
“慮而後能得”,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對了,做好了,種下了善因,自然會得到善果,這樣的播種和收穫,讓人心安理得。
知止,定,靜,安,慮,得,《大學》中所闡述的這個次序,是我們學習、工作、創業、乃至修身、齊家、治國的一個總方法,它是我們追求生命境界不斷提升的一個總程式設計,也是我們獲得幸福人生的總體理論路徑。
這一節的最後一句:“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句話是對上面兩段文字的總結,那什麼是本?什麼是末呢?對我們的人生來說,“明德為本,親民為末”,就是說人生的根本目的,應該是把我們本有的美好德行發揚光大,而不斷進步,獲得成果,則是在我們弘揚美好德行的副產品。
高曉松說過一句話:“生命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的詩歌和田野。” 其實人生的理想狀態,就應該是在追求遠方的詩歌和田野的過程中,捎帶著就把吃喝拉撒這些基本生存的問題解決掉。要讓理想照亮現實,而不是被現實束縛住了理想。
要在弘揚美好德行的過程中,讓內心充滿了力量,從而讓平凡的日子有了詩意;而不要讓瑣碎庸常的現實生活囚禁了我們的夢想和追求。樹立遠大理想為本,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獲得幸福的人生為末;弘揚道義為本,追逐利益為末;修身為本,成才為末。這就是我們人生的本末。大家可以考慮考慮,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是否搞清了這個本末關係?有沒有本末倒置?
再看“事有終始”,何為始?何為終?“知止”為始,“能得”為終,確立遠大的人生目標為幸福人生的開始,取得可喜的成果為終。這一條很好理解,很多成功的人物,都是因為他們很好就有遠大的抱負,在遠大抱負的感召和推動下,他們孜孜不倦,百折不回,長期堅持之後取得了可喜的人生收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