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聽茶】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

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

清福,意思是清淡、安逸的福氣,是老百姓的福氣。區別于大富大貴的那種福氣,區別于富商達貴的那種福氣。

在魯迅先生看來,有茶喝,而且會喝茶,關鍵是你有那份喝茶的閒心和從容,代表老百姓生活安逸,所謂“清”福。

無論如何忙碌,手邊總可以有一盞茶,除了解渴,還可以養心—在某一瞬間,如坐草木之間,如歸遠古山林,感受到清風浩蕩。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時光。

尋常茶話,轉眼一生

曾經讀過汪曾祺先生的《尋常茶話》,裡面記載有他和巴金先生以及一些其他朋友的飲茶經歷。他們喝的是工夫茶,每人都喝了三小杯。而到作者寫這段文字的時候,有兩位朋友已經故去了,當時的巴金先生也患了病。歲月無常,仿佛是昨天剛剛發生過的事,可是一轉眼,人事已非。

歲月馨香,如茶如人生

巴金先生喜歡喝茶,潮汕工夫茶至少喝過兩次,兩次喝茶的時間相差了半個世紀。第二次是在他八十八歲高齡的時候,由著名紫砂壺制茶大師許四海先生親自沖泡,據沈嘉祿在《茶緣》中記載,許四海先生拿出自己的紫砂壺茶具沖泡,還沒喝,一股清香已經飄出,巴金先生品嘗之後,說道,沒想到這茶真聽大師的話,大師說香,它就香了,連聲稱讚好喝好喝,一連喝了好幾盅。讚歎聲猶在,人已不在。

大師說香它就香了,我們總說歲月無聲,也說歲月如流水,悄聲無息匆匆就過。歲月也可以如同大師手中的茶一樣,散發出醉人的香氣。

無論我們是怎樣的年紀,是青年或者已經老去,只要在安靜飲茶的時候,可以想起一些好朋友,想起一些笑聲,便不覺得傷感,只是有些懷念。在沈嘉祿的《茶緣》中我們看到的是緣,在汪曾祺先生的《尋常茶話》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份“尋常”,凡此種種,全是尋常事,淡淡敘說,只因為有些懷念。

做人如茶一般,平淡卻回味

好的茶葉就像一種人生,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雖然沒有發生驚天動地的故事,沒能捕捉到刻骨銘心的鏡頭,而只有平平靜靜、平平淡淡,但這份平凡卻令人回味雋永,品位出淡泊名利的心境來。

做人也要像茶一樣,坦誠質樸,給人以溫暖,繁華過後,唇齒間仍留有淡淡餘香,值得人們去細緻回味。

人在草木間,便成一“茶”字

"茶"字從筆劃構成上講,就是“人在草木之間”。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間,得以氤氳、吸收天地精華,是茶真正的秘密。

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在家裡,即便窗外滿眼是都市的水泥叢林,立交橋上車水馬龍,只要一盞清茗在手,人就仿佛驀然走進了草木之間。

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時光

無論如何忙碌,手邊總可以有一盞茶,除了解渴,還可以養心——在某一瞬間,如坐草木之間,如歸遠古山林,感受到清風浩蕩。

人的一生,曲折往復,猶如這杯中茶葉。無聲舒展,淡然收尾,沉靜,清苦,那味蕾上的澀澀餘香,是生命的滋味,亦是茶的原味。

《茶錄》上有這樣一句話,說茶“其旨歸於色香味,其道歸於精燥潔”。茶從本意上來講,色香味俱全。表面看來,我們喝的是它的味道,實際上,茶有茶道。這種“道”與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時的繁文縟節不同,而是指向人內心的一種典雅、清靜和高潔的大道。

在一杯茶中,自得其樂

當今社會,無論學習還是工作,節奏都過於緊張。讓大家經常去閉關,歸隱山林,躲到一個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時間,對大多數人都不太現實。在緊張忙碌中,有沒有成本最低、時間最短的方法,讓我們的心靈澄淨清澈呢?

也許,那就是喝茶。林語堂先生說,“以一個冷靜的頭腦去看忙亂的世界的人,才能體會出淡茶的美妙氣味”。如此看來,品茶訓練的不是舌頭,而是大腦。在現實生活中,無論喝茶、飲酒,還是撫琴,求得自己心意暢快,自得其樂,就是人間好時節。

世人忙忙碌碌,總脫不開眼前這點煩惱。如今大家邀集一起去茶館,大多是為了談事,談到口乾舌燥時,喝茶是為了解渴。喝了接著談,談了繼續喝,遠離了品茶的本意。

真正的品茶是拋開滿腦子浮躁的思緒,保持心思的澄澈,讓自己的內心油然升起一種草木滋潤的怡然自得。

中國人有一個說法:“茶如隱逸,酒如豪士;酒以結友,茶當靜品。”

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喚友,而喝茶還真是享了清福。

【聽茶君送茶(第1期)】

歡迎茶友們在評論區寫下你與茶的故事,聽茶君會甄選出三條精彩好評,被選中的評論作者將各獲得聽茶君送出的精品好茶一份。

PS.獲獎結果將在【聽茶君送茶(第2期)】(四月15日)中公佈,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聽茶君所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