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趣副主編@Gemma手記:
第二年來巴塞爾表展,時間好像倒回一年前一樣,一樣的電車、一樣的品牌展館(是的,樣子和位置都幾乎沒變)、一樣忙碌的人群、一樣熟悉的超市(和火腿),嗯,還有一樣的我(髮型似乎也沒變)。
看起來是如此,但似乎又不是。
在全球新聞發佈會上,有媒體問到,巴塞爾表展是不是能兩年舉辦一次?被主辦方狠狠懟回來了:我們引領的是潮流,是全球各品牌和獨立製錶師展示新品的地方。兩年?那可趕不上各家推新的腳步。
今天是首日,還沒來得及聽各家新品的詳細介紹,但在展館溜達一圈,掃了眼各家櫥窗裡的陳列,固然有的品牌只給舊款做了微整形,看起來有些疲憊,但大部分還是卯足了勁,在這個看起來緩慢而古老的行業裡,尋找它與現代世界的聯結。
前線小分隊成員:@ K
我是第一次來巴塞爾鐘錶展。巴塞爾鐘錶展是什麼?一句話解釋,就是鐘錶行業的“時裝周”。
對鐘錶和珠寶行業來說,巴塞爾表展是一年一度最值得期待的展會,每年各家品牌都會在這裡發佈新品,引領未來一年鐘錶和珠寶行業的流行趨勢,這感覺就跟時尚界每年要舉辦兩次的時裝周差不多。
我們跑鐘錶口的,一整年就等這個PPT了
巴塞爾表展首日,我依慣例參加了全球媒體的發佈會。
首先,非常感謝瑞士展商委員會主席弗朗索瓦·添寶先生(Fran?ois Thiébaud)簡潔明快而乾貨十足的 PPT,讓我們每年都能對“瑞士鐘錶”四個字從數字上來說意味著什麼一目了然。
▲ 添寶先生(題外話:老先生的名字添寶聽起來真有喜氣,不知道能不能讓整個行業紅紅火火。)
劃重點:
這不是繞口令:鐘錶不是瑞士第一,但瑞士鐘錶是全球第一
一提到瑞士,你大概第一反應就是鐘錶。瑞士鐘錶固然聞名天下,但其實它還不是瑞士第一大產業,畢竟,瑞士人民固然已經在小小的錶盤上玩出了花,但擋不住更“龐然大物”般的大工業,比如化學醫藥和機械製造。
▲ 添寶先生同時介紹了瑞士傳統行業的五朵金花:乳酪、鐘錶、紡織、農業、機床
當然,瑞士鐘錶在世界鐘錶業依然是老大哥,這點是毋庸置疑的。而秘訣,簡單說了就是這樣一句話:
我賣得少,但我貴啊。
瑞士鐘錶的產量其實只占全球鐘錶總數的3%,產值卻占了60%,整整相差了20倍。
不走量,走品質和高端,是瑞士鐘錶的核心競爭力。從資料上來看,95%的瑞士鐘錶,零售價超過了1000瑞郎,也就是七千塊人民幣左右。(抬起你的手臂,你不會是那5%吧……?)
為了保持這種核心競爭力,光憑自覺沒用,畢竟市場壓力擺在那。這時候就要行業聯合會出馬,制定規範來約束了。
根據添寶先生的介紹,為了保證“瑞士製造”的金字招牌,機芯從製造到組裝都必須瑞士本土完成,就連最後的檢驗,也不能假手於其他國家。這項嚴格的規定,將在 2019 年全面實行。
劃重點:
瑞士鐘錶確實還在跌,但大家不要方啊(中國來拯救我們了)
不出意外,瑞士鐘錶還是跌了。
2016年的瑞士鐘錶出口總值是194億瑞士法郎,比2015年的215億跌了9.9%。
不過添寶老先生也是很想得開:不是我們不努力,是周圍環境不努力啊。經濟、貨幣、政治,沒有一環是讓人省心的。(怎麼大家都不來歐洲旅遊了!)
添寶先生說:
假如你去餐館吃飯錢不夠,你當然是只點主食,而不吃前菜和甜品了。對於鐘錶來說,也是如此。
他果然是法果仁,對美食的熱愛可見一斑。讓他只點主食而放棄前菜和甜品,想來也是極為憋屈的。
不過,要讓添寶先生重新吃上甜品,大概就要靠買買買界領域的中堅力量 —— 中國人了。
資料顯示,在整個瑞士鐘錶行業被“被打斷的增長”(interrupted growth)中,只有一支力量異軍突起:在過去六個月裡,中國市場恢復了可喜的增長。
中國現在最火的是什麼?消費升級啊!消費升級是什麼?就是前菜和甜品啊!主食那叫必需品,算不得升級。大家看,這就一拍即合了是不是。
從上面兩張圖表就可以看出,亞洲市場遙遙領先,而從國家和地區來看,香港穩居第一大市場,美國第二,義大利和中國大陸並列第三,日本第五。
所以,看出來什麼趨勢了嗎?整個瑞表行業,就靠我們(中國人)來拯救了。
@K:
雖然看起來這明顯是一種自我安慰,不過對於巴塞爾鐘錶展來說,只要鐘錶行業還在發展,它就永遠都是最頂尖的潮流引領者。
1號展廳裡的獨立製表工作坊
除了發佈會上的資料和趨勢分析,關於鐘錶行業的未來走向,從展會現場也能看出來。
之前能來參加巴塞爾鐘錶展的都得是行業裡數一數二的大品牌,但今年他們在1號展廳為獨立設計品牌設立了一個工作坊(Les Ateliers),鼓勵那些獨立設計師在這裡展出最有特色的、最前衛的作品。
▲ 這些品牌你可能沒見過,也許瑞表市場的下一個亮點就出自這裡
巴塞爾官方說是為了“與時俱進”而做出的重大創新。能理解,畢竟市場在不斷變化,鐘錶行業這幾年的日子也不大好過,不創新已經不行了。
鐘錶展的負責人 Sylvie Ritter 說只要主動接觸巴塞爾主辦方,介紹自己的品牌,就有機會進入“工作坊”。
▲ 腕表展示櫥窗
不過,也別以為只要是個品牌就能去巴塞爾了,要知道每年都有 1000+個品牌被拒之門外。
人家也說了,選擇品牌的核心是:看重品質而不是數量,為了保證表展的品質,他們很明確的表示只要“行業內最優秀的代表”(就欣賞你這種傲嬌)。
▲ 部分參展品牌,現在你明白什麼是“行業內最優秀的代表”了吧
主辦方和媒體互懟的一場尬聊
在這樣一場世界級的鐘錶盛事裡,少不了展覽主辦方,少不了參展方,更少不了扛著長槍短炮的媒體。
在今年的鐘錶展開幕當天,有超過 3800位媒體登記簽到。在開幕發佈會結束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發起提問攻擊,在這個環節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
本來想收集點乾貨,結果親歷了一場尬聊。(建議電影導演可以來這兒取景,比電影劇情可精彩多了)
Ready?Go!
尬聊現場一:生硬直拒型
Q:越來越多傳統鐘錶製造商開始製作智慧手錶,明年會考慮專門給智慧手錶開個展臺嗎?
A:我們對市場進行了分析,認為沒這個必要,智慧手錶都是緊挨著傳統手錶展示的。( over )
尬聊現場二: 放飛自我型
Q:每年你們都會拒絕很多參展商,為什麼會這樣?
A:因為不符合我們的概念,也不符合我們的篩選標準。
Q:這個篩選標準是什麼?
A:抱歉,這個無可奉告。( over )
Q:那你們都拒絕了哪些參展商?為什麼會拒絕?
A:你竟然問出這種問題,我很失望。( over again )
尬聊現場三:沒事找抽型
Q:有一些品牌沒來巴塞爾去日內瓦參展了,你們之間會競爭嗎?
A:展覽有兩種,一種是介紹自己集團的產品,另一種是介紹世界上所有的產品。我們是後者。
Q:會不會把巴塞爾表展的時間改得跟日內瓦表展的近一點?
A:巴塞爾一直都是春天舉行。當然,日內瓦表展可以決定是否跟我們同時進行。( over )
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小百科
從1917年誕生至今,巴塞爾鐘錶展雖然已經走過整整一個世紀。不過在創辦之初,它可不是為了引領潮流,而是肩負著一個重大使命:拯救瑞士經濟。
當年一戰結束後,瑞士經濟陷入低迷,為了挽救這種情況,1917年誕生了“瑞士巴塞爾樣品博覽會”,當時參展的是乳酪、鐘錶、紡織、農業和機床這五大支柱產業,這也是巴塞爾鐘錶展最早的雛形。
後來到了1984年,珠寶和鐘錶行業的優勢開始凸顯,鐘錶展也從樣品博覽會中獨立出來,開始有自己獨立的展廳和場館,並逐漸發展成我們今天看到的鐘錶行業風向標。
這次,雅趣特派小分隊會奔赴在愛馬仕、真力時、宇舶、勞力士、百達翡麗、歐米茄等26個品牌的新品發佈前線。
瑞表大佬連年哭窮,就等我們來拯救了。
“和你一起研究如何把錢花得漂亮”
我們的微信號:caixin-enjoy
我們的網站:www.whyenjoy.com
我們的Mr.Why:mister-why
“會花錢的人都在這裡”
我們的APP:
雅趣(點此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