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初創公司研發能讓盲人“看見”的眼鏡,馬斯克想把大腦和機器連接起來 | 新智造週刊

產品

植發機器人正式送進中國

脫髮這件小事,困擾著很多人,不像成龍大哥在廣告中,“Duang”地一下就能回來,基本上屬於“絕症”。“新生植發”是一個逐漸流行起來的解決辦法。

不過在這個領域,不僅有人類醫生,還有機器人。雷鋒網上周報導了美國一家叫做Restoration Robotics的機器人公司,該公司基於人工智慧技術,在2012年推出了一款植發機器人——Artas,並於上週末(3月25日)宣佈正式獲准登陸中國。

Artas 植發機器人採用的是FUE植發技術,即基於毛囊不可再生的事實,在有頭髮處提取新生毛囊,“種植”在脫髮區域。在傳統植發手術中,平均需要配備一個10人的醫護團隊,人工提取2000個毛囊單位,使用Artas植發機器人則只需要1位熟練的醫師,幾名護士即可。

不過該機器人售價昂貴,一台Artas機器人的費用高達800萬元人民幣,而每一次手術前,還需要另外付出一筆費用,才能得到啟動密碼,繼而進行手術。和傳統人工植發一場手術2-5萬相比,使用Artas機器人進行手術,費用可能高達8-12萬。

他18歲開始創業,想做一款像Rosie一樣的機器人女僕

美國初創企業Maidbot研發了一個酒店機器人,叫Rosie,是著名動畫片《傑森一家》(The Jetsons)中機器人女僕Rosie命名的。

Rosie是一個掃地機器人,與一般的家用掃地機器人不同的是,Rosie專為酒店地面清掃而設計,在自主移動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Rosie工程機

從官方給出的資料和視頻可以看出,Rosie在底部使用了大號的萬向輪,在移動上比普通的家用機器人更快,更穩定。以這個輪子為基礎,Maidbot為該機器人設計了多種清掃模式,以適應酒店不同的地面環境(比如大理石地面、地板、地攤等多種情況)的清掃,機器人在清掃時會自動識別不同的地面選擇不同的清掃模式。

Rosie還內置了自主學習的模組,能夠在工作時收集酒店內部的資料,經過訓練之後會提高自主工作的效率,比如,在需要清掃的區域自主識別哪個地方有問題需要重點清掃,哪些地方只需”蜻蜓點水“即可……

根據Maidbot方面介紹,該機器人目前只專注於地面清掃部分,協助人類來進行房間的清潔,有了Rosie,平均每個房間的清掃時間將減少15%-20%,提高了效率,又避免了清潔人員長時間彎腰掃地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未來Rosie可能會拓展更多的功能,Maidbot方面也會研究一些其他關於酒店整理方面的技術,在技術成熟之後,酒店在清潔這一塊就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Maidbot創始人Micah Green在創立該公司時只有十八歲,顏值還很高……

技術

MIT開發新技術:讓晶片自己組裝自己 輕鬆實現7納米

自組裝(Self-Assembly)是機器領域的熱門話題之一,任何一項不需要人類進行干預的技術都受到了風投、媒體和公眾的追捧。而在晶片方面,當代的晶片生產工藝讓晶片的尺寸已經足夠小,但是目前來說,當代的生產工藝已經非常接近於物理極限了。在未來的晶片生產中,自組裝技術就有了用武之地。

上周,雷鋒網報導了,由麻省理工大學(下文簡稱 MIT)和芝加哥大學組成的科研團隊正在研發一項獨特的自組裝技術,從而在小尺寸晶片上填充更多的特徵(features)。在現有的晶片生產中,會使用多種現有成熟的工業方案在矽上蝕刻精密特徵,而現在科研團隊在晶片上繞了幾圈自組裝線纜,並配合使用「共聚物」(Block Copolymers)這種新型材料,對預定義的設計和結構進行擴展和自組裝。

MIT 化學工程系教授 Karen Gleason 表示,部署此類自組裝技術只需要在現有晶片生產技術上再增加一步。目前晶片生產過程中包含的一道工序是,利用長波長的光速在覆蓋掩模的襯底上燒制電路圖案。

目前晶片生產工藝已經進化至 10 納米,在使用相同波長的情況下很難再填塞更小的電晶體。極紫外光刻(EUV)有望能夠減少波長,説明在多個晶片上蝕刻更精密的特徵。EUV 技術有望在 7 納米生產工藝中被廣泛應用。即使投資了數十億美元部署了 EUV,到真的生產出成品依然存在諸多挑戰。

開車時忍不住想看手機?用人工智慧時刻監督你

近些年來,美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持續攀高,許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智慧手機害的,電腦視覺公司們勇敢站了出來,它們有補救措施:即通過判斷駕駛員在看什麼來評估他們是否已經喪失警覺性。以色列科技公司 EyeSight Technologies 就是其中一家。

Eyesight 的硬體很簡單,只要一個攝像頭和一盞紅外線燈就足夠。這兩個產品搭配,無論外部光亮度多高,都能準確追蹤司機的眼瞼、虹膜和頭部的傾斜。

真正的重頭戲是軟體,借助深度神經網路,它能估算出司機的年齡和性別。同時,它還能幫司機找到最佳的座椅位置、後視鏡角度和空調溫度。借助搭載的廣角攝像機,該軟體還能環視整個車廂,保證後座孩子的安全。

該公司新成立的汽車部門的負責人Lain Levy表示:他們的技術不但會注意司機的視線,還會參考他們的手勢。

“人的聲音和口音會有差別,但手勢卻是自然流露。隨著我們逐漸走進自動駕駛時代,人們的雙手被解放了出來,手勢就變成了一種有趣的對話模式。”

該公司已經聯手一家語音辨識公司把口頭交流能力也加入了自家的技術儲備。

有了這項新技術,相信未來一定會減少很多由於司機不留神造成的車禍。

公司

一款能幫盲人“看見”的眼鏡

上海一家名為肇觀電子的公司正在研發一款能夠讓盲人“看見”周圍環境的眼鏡設備。雷鋒網對其創始人進行了專訪。

據介紹,這款眼鏡名叫AngelEye,整體看上去,造型跟正常的眼鏡差不多,眼鏡正面橫樑上的雙目攝像頭和眼鏡腿上的兩顆耳機給整個眼鏡帶來了些許科技感。

連接手機之後,這款眼鏡能夠識別周圍的環境,並且周圍環境情況轉換為語音播報給使用者,讓盲人能夠對面前的環境有些瞭解。除此之外,該眼鏡還能夠説明盲人閱讀文字。

目前,這種類似幫助幫人生活更便利的輔助設備也開始悄然興起,但這款產品並不是該公司最主要做的事情。欲看詳情,點選連結:《

他說要做下一代的視覺處理器,卻先做了一款能幫盲人“看見”的眼鏡

讓每個殘障人士都有機會得到3D列印假肢

在美國《機器人商業評論》(Robotics Business Review,簡稱 RBR)近日公佈「RBR50 名單」,即RBR認為最值得關注、全球最有影響力的 50 家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每年評選一輪,今年已是第六年。與上一年相比,此次榜單中出現不少新面孔,其中初創企業Open Bionics吸引了雷鋒網的注意。

英國的Open Bionics公司是一家通過開源3D列印技術,結合機器人感測器製造仿生手的公司,他們希望為截肢者、研究人員、製造商提供能夠負擔得起的仿生手。

目前,仿生假肢其實已經可以提供給截肢者使用,也有製作精良的面世產品,但價格昂貴,普通人根本無法承受,更別說偏處弱勢的殘障者或兒童。所以,Joel Gibbard致力於推動假肢的低價化、普及化,而3D列印技術則可以實現這一目的。

就傳統假肢而言,因人體、殘障的特殊差異,假肢零件必須完全定制,需要假肢技師多次試驗、改進,才能製作出符合預期的假肢產品。Joel Gibbard 的 Open Bionics 通過電腦程式,掃描人體,並類比假肢零件的活動,確認能否順利實現預想的功能,再通過3D列印機制作部件。這樣,在調試、製作過程中,已經節省了大量的成本。此後,通過易用、便宜的電子器件組裝起來,憑藉直線電機加上線拉的方式驅動,手指舒張由TPE材質本身的回彈能夠實現。

想瞭解更多 Open Bionics 假肢的情況,請點選連結《

上榜全球最有影響力機器人企業,Open Bionics讓每個殘障人士都有機會得到3D列印假肢

未來

特斯拉、SpaceX的創始人Elon Musk是個不折不扣的未來主義者,最近他又成立了一家醫療公司Neurallink,想要把人類腦中的資訊“下載”到機器中保存。雷鋒網曾也對此進行了報導,詳情請點選連結《

Elon Musk 新創公司曝光——讓人腦連接電腦

》。

這種方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腦-機介面”,關於把大腦和機器連接或者用意念控制機器的研究,已經不是一個特別新鮮的課題了,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十分科幻,今天,新智造收集了幾家有代表性的“腦-機介面”研究公司或機構,讓大家瞭解一下目前的“意念”研究以及市場應用情況,具體會有哪些公司呢?戳此連結觀看詳情:《

這些公司和馬斯克一樣, 想把大腦和機器連接起來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