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有一些關於消費升級、供給側改革的討論,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局限於中國的話題,也不僅僅是關係當下的話題,從經濟學角度看,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每當人均國民總收入(
GNI
)達到一定水準的時候,都會呈現新的消費形態和趨勢,
3000
美元是一個臺階,可能
7000
美元又是一個臺階,
2015
年中國的
GNI
就已經達到了
7880
美元。
我記得在
GNI
超過
3000
美元的時候,中國國內就有關於新消費趨勢的討論,那時候被關注的新新人類還是
80
後,華為還沒有大規模進入消費者領域。
當下這一輪我看已經在關注
90
後,甚至
00
後的需求了,其實無論幾幾後,我們叫消費升級也好,從企業的角度叫供給側改革也罷,其本質都是不變的。用一句大白話來形容就是你的產品品質、品牌價值是不是跟得上消費者逐漸鼓起的錢包,同時還得多問一句:是不是也能夠同時滿足他們精神層面的需求。
那我們的消費者究竟需要什麼?看了很多關於這一輪消費升級的總結、包括華為自己做的消費者調查,其實我覺得每個結果和理論都不能說全對,因為消費者其實是千人千面的,再大眾的情人也不能俘獲所有人的芳心,因此華為該做的是找到我們的核心消費群體,盡最大可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的產品就是給他們的情書,品牌則是他們閱讀這份情書最好的注腳。
在談消費升級這個話題的時候,華為還有點兒自己的特殊性,其實我們不僅僅為處在消費升級中的中國使用者提供產品,我們同時為全球使用者提供產品,所不同的是很多發達國家可能早已經歷了
GNI7000
美元這個階段,因此華為產品的品質從一開始就是以最高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而不是說消費升級來了我們才忙著去提升產品品質。
以前我們總聽說出口和內銷這樣的詞,針對不同市場對產品的品質要求不同,這可能都是國內外
GNI
水準不一致的結果。
但是華為不可能區別對待國內外消費者:一方面現在國內外
GNI
的差距已經彌合,中國已經到達中等發達國家的水準;同時因為互聯網的發展讓資訊可以在世界範圍內快速流轉,你這麼做很快會被發現,就像不久前我看到一個新聞說某國免稅店賣給中國人的護膚品跟賣給本國的不一樣,這種自作聰明的行為會毀掉公司的商譽和品牌。
在華為除了針對不同市場投入的網路制式略有不同,品質、品質是絕對統一的,我們在中國的售價會更便宜些,很多人給華為貼上愛國、愛護中國消費者的標籤,我很感謝大家,但有些事實也想澄清一下:首先我們的品質不比國外差,這不是因為我們要為誰提供產品,所以要有品質,而是因為品質、品質是我們對自己的基本要求;此外在商言商,從運營層面來看銷往中國的成本的確比其他國家低,那就沒理由定一個比國外還高的價格。
這也是商業世界的普遍情況,買奢侈品牌大家都知道歐洲價格最低,買蘋果手機大家都知道美國便宜,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當你所在的國家或者地區所擁有的知名品牌和產品越多,可能消費幸福感就越強:我可以花更少的錢享受到同樣優質的商品。
而國家宣導供給側改革的原點我猜想也是在這裡,如果消費者在中國消費幸福感上不去,那大家又有需求必然就會跑到外面去買或者海淘。
華為希望把消費者對智慧終端機的消費幸福感提升起來,華為在中國帶給本土消費者的幸福感能夠看齊蘋果在美國帶給美國消費者的幸福感。
如何提升這個幸福感可能價格僅僅是一個方面,更多的還是做好我們的產品和品牌。
華為對產品一貫很看重,包括我自己也是一個產品控,因此可能給大家留下華為的理工男形象:有技術、踏實、可靠,這其實更接近我們
Mate
系列的產品定位,並不是華為終端的全部。
大家可以關注下我們最新發佈的產品
HUAWEI P10/HUAWEI P10 Plus
,特別是追求時尚的用戶。我們不僅注重在時尚元素上有所提升,與潘通合作推出了兩款特殊的顏色:草木綠和鑽雕藍;也在手機配件上與著名的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以及設計師
RICO
合作,滿足大家的個性化需求。
華為固有的形象擺在那裡,可能我們一時扭轉不了消費者的感受,但是面對對文化附加值有所追求的消費者時,我希望你們可以從產品層面感受一下華為的另一面:設計感、時尚、人文。如果你用了
P10
依然覺得這是位
“
理工男
”
形象的產品,那我希望至少這能是一位略懂風情的理工男。
除了在產品上我們的旗艦系列努力去滿足不同目標群體的需求,希望與他們產生共鳴外,我們也希望不斷地豐富華為品牌內涵。
我曾經看過一篇講消費升級的文章說到一個觀點我很認同,裡面提到有的廠商拍攝的廣告使用了全新的創意、流行的表達、畫面也精美,可總是提不起消費者購買欲,原因是大家消費價值觀變了,而這些品牌沒辦法符合新的價值需求。
我想我們以往在產品上孜孜以求,在品質上堅決不容許有任何紕漏,而在品質上我們不斷地提升,這些都是根本,未來在這些基礎上我們要讓使用者在使用我們產品的時候有更好的體驗,這個體驗至少涵蓋了硬體產品、軟體應用以及服務幾個維度。
我們華為講高端產品,其實高端不是指價格,而是產品的氣質,你這款產品能夠吸引具備同樣氣質的人使用,他們能夠感受到你產品帶來的一種氛圍,還是拿
P10
來舉例,我們這次跟徠卡合作的前置攝像頭主打藝術人像,其主旨是不做人像過度修飾的追隨者而是令人物之美更加自然純粹;還有與
GoPro
合作的精彩時刻,你不需要安裝任何額外的軟體就可以隨時擁有屬於你的生活短片。
這些產品特性其實都是圍繞人、生活、分享去考慮的。
回顧攝影歷史,影響深刻的照片幾乎都與人有關,打動人心的都是身處大時代的人們,他們的經歷或讓我們感同身受、或令我們動容,而現代科技讓分享變得更為便捷,使這種發生在身邊的打動與動容能夠每時每刻都被記錄並傳遞,我們想宣導這種人文情懷,通過我們產品的功能把這些資訊傳遞給使用者。
這是我們的一種嘗試,也希望能夠喚起大家的共鳴。當然我說過我們做的還不夠好,華為還可以做得更好,我們不會停步,唯有這樣才能配得上用戶對我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