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種精華,田沁鑫教你如何講中國故事

4月5日至8日,田沁鑫與韓紅合作的音樂劇《阿爾茲記憶的愛情》上演,關於這個劇,中國是全世界阿爾茲海默症發病率排第一的國家,中國叫老年癡呆症。我們對這個病不太重視,目前這個病情有低齡化趨勢,叫做早老性老年癡呆,就是二十多歲也得這個病,給家庭帶來非常大的痛苦。這個戲是一個很落地的中國故事,講述了一個女孩得了阿爾茲海默症,她會記得戀情,卻忘記了眼前最愛的人,所以裡面有一句話是“在我還記得你的時候說我愛你”。其實這是一個陪伴的故事,非常感人。

作為中國最有性格的話劇女導演,田沁鑫以解讀經典而聞名,《生死場》、《青蛇》、《北京法源寺》等作品彰顯出的思辨與力量,令人望而生敬。細細品味,可以發現在她的作品中汲取了中華文化的精華。

中國的戲曲上千年的流變,集大成于中國儒文化的中和之美,不暴露,很柔和,舞蹈化動作也是逢右必左,逢左必右,逢動必靜,逢靜必動。有個動作叫做拉一個雲手,像雲彩一樣,要畫一個弧度再亮相,我們不會那麼直接強烈地表達情感,我們是非常含蓄的民族,所有東西都是有客氣在裡面,中國這一套表演的傳承,首先是儒文化的韻律在裡面。

第二個表演的觀念是受道家文化影響,道家是講超脫之虛的。京劇《探陰山》就是,一個人躺在那兒睡覺,靈魂出來反問自己。《牡丹亭》裡杜麗娘做了個春夢,醒來後就尋夢,想著想著就想死了,這種誰和誰都沒碰面,又出生入死的故事非常極端非常瘋狂,這種就是受到道家的超脫之虛影響,形成大的空間上的浪漫主義結構,在中國文學裡非常重要,中國劇本也是很有結構感,不是單純的現實主義,而是這一套浪漫主義。

還有一種誇飾之奇,受楚騷文化影響,比如按中國戲曲中的行當,徐靜蕾是個青衣,章子怡就很有刀馬旦的氣質,小周迅屬於小花旦,趙薇屬於閨門旦,中國這種智慧直接就把中國上千年流變的演劇觀給分離出來。行當是中國知識份子和藝術家共同的智慧,是人民的智慧,文化的智慧,這種誇飾之奇,直接就把它們誇飾出來,幾下子就完成了,簡單得像個“一”一樣。

還有就是受到禪宗文化影響,禪意就是似是而非是非而是之間,中國繪畫講得非常透徹: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這是中國國畫的精神,中國演劇的禪意空間使用遊戲感,流變性,可變性,用了中國禪意,所以不當真,觀眾也不當真。過去有撿場,撿場時,表演者就把鬍子拿下來,喝口水,擦擦臉,過一會兒再轉身唱悲劇,撿場時觀眾就聊天喝茶,等表演者回來,觀眾也立刻進戲給鼓掌。中國觀眾是被上千年偉大燦爛的戲曲流變所帶領,觀劇觀也形成了,也是不當真。

在田沁鑫看來,這四種,中和之美,超脫之虛,誇飾之奇,禪意之說的結合構成了中國演劇的風貌和觀演關係的形成。中國如此古老,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國,所以我們不該抱怨我們的文明和文化。她將繼續向人們展示中國的故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