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網網友LSY小魯 問:
北京網約車新政馬上落地了,滴滴有何回應呢?
牛車網網友阿爾法 答:
繼網約車新政出臺後,近半年的時間過去了,新政終於要落地了,北京作為一個重要意義的城市,經過長時間的過渡期,進入了政策正式實施的時間點。佔據網約車“半壁江山”的滴滴近期表示:“按照北京市網約車細則的規定,將於4月1日前停止對全北京地區(包括六環外)外地牌照網約車進行派單。”
就在這個之後,滴滴還補充了一句:“因近期運力減少,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使用者在部分地區、部分時段的打車成功率、等待時長等體驗造成影響,滴滴對此表示歉意。滴滴也會採取技術等多種手段提升銷量,希望盡可能滿足更多用戶的出行。”後面這句話比較有意思,或許是因為滴滴在北京的體系中外籍車輛比較多,最近也是真正開始限制外籍車輛的派單了,在北京使用滴滴叫網約車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沒有接單的情況,看來網約車的司機端的確是有明顯的減少,還是默默的換到計程車介面吧,叫車成功率會高出很多,更何況叫私家車和叫計程車的價格基本已經持平了。
新政最終落地後,以滴滴為首的共用經濟平臺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型線上計程車公司,無論是計程車介面,還是真正的網約車介面,基本都可以理解成計程車了,畢竟網約車司機也是需要持證上崗的,包括京籍京車的要求。因此,當我們重新審視這個市場的時候,滴滴逐漸成為了計程車市場的一環,介入到出租出行的這個產業鏈中,在霸佔一個線上流量入口通道的同時,收集到大量的使用者出行資料,從而為未來發展創造更多的想像空間。
那麼,滴滴到底是不是要從此沒落了呢?
這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即使司機和乘客一再抱怨滴滴從中間收取的抽成太高,但是這個市場已經被教育,你依舊無法不使用這個用戶端在提供和接受出行服務,這就是平臺的力量,一旦用戶習慣養成,就很難再轉移和改變。在互聯網時代,只要有用戶、有流量,就不怕沒有辦法盈利,只不過是“留給滴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前面已經提到,滴滴已經深刻的介入到城市出行的產業鏈,成為重要的一環,基本的生存問題在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問題出在更多的商業模式探索以及具有想像力的成長空間。最近有曝光滴滴正在進行新的一輪融資,融資金額依舊高達數十億美元,我們暫且不管這個消息是真是假,但從側面證明了滴滴的進一步擴張、產業進一步滲透依舊需要龐大的資金量來支持,這些資金會投入到哪個方向呢?
巨大的流量變現是一個方向,如何深挖巨大的流量入口,創造更多的出行服務模式,開展更多的業務產品線是眼前可見的比較容易的一個方向,在這一塊我們也可以看到滴滴的很多動作,諸如和機場、火車站之間的預約租車等等模式,都是定制化服務,驚喜運營的體現。
海量的出行資料是一個方向,在人工智慧時代,資料是珍貴的寶藏,滴滴擁有國內使用者海量的出行資料,這才是資本方最看重的一個點。如何利用這些資料來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做出貢獻,是擺在滴滴面前最重要的問題,如果敢想敢做,像Uber一樣投身于無人駕駛都是應該的,畢竟這是一片廣闊的市場,也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滴滴的海量資料在這個領域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新政終於落地後,網約車領域的熱鬧競爭也漸漸落下帷幕,剩下的就是在體制內進行精細化運營,雖然發展速度不如過去急速擴張爭奪新用戶的階段,但現階段的深耕才是鞏固企業基礎的重要時間段,雖然沒有直接的競爭對手,但是滴滴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