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裡
戶外人是個奇葩的存在
放著安排周到
吃住優越的旅行團不報
偏偏喜歡自己背著沉重的背囊
專找荒山野嶺的地方
心甘情願以苦為樂
這簡直是 “自虐”
吃苦的意義何在?
的確
戶外是艱苦的
風餐露宿
有時幾天可能都洗不上一個澡
但有幾點可以補償你一路的艱辛
遠遠超過你所付出的辛苦
僅此幾點已經足夠
走最遠的路
看最美的風景前行的路上
忍不住痛駡自己腦殘千里迢迢花錢找罪受
無比懷念家中鬆軟的沙發和冰鎮的可樂
但是到達終點的時候
當你看到你想看到的景色的時候
此時此刻
你才能領會到來自全身心的感動
氣血上湧
咽喉哽噎
無論多辛苦都阻擋不住追求自由的心
眼看山頂就在面前
而我距離他
只不過是差了一個"自由女神像"
然而道路總是那麼的艱險
疲憊拉住了我的雙腳使我難以前進
我不想放棄
咬緊牙根也要爬上這一"自由女神像"
那些人那些事都是美麗的意外
一路走來
可以接觸到很多的人
來自五湖四海的驢友
各個地方的老人、孩子、婦女、青年。
大家一起聊天,一起領悟對自然和生活的感受
總之
微笑和友善是全世界最好的通行證
但是
身體難免會有點吃不消
小腿酸痛、足部水泡等等小問題接踵而至
我們今天整理了一些補救方法
讓你戶外運動之後能有效地減少一些痛苦
腳踝酸痛
有徒步愛好者在行進過程中出現腳踝疼痛的情況腳踝疼痛影響了行進速度
通常是上下坡時腳踝用力比較大,長時間把著力點放在腳踝導致腳踝筋骨挫傷。
處理方法
徒步中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調整自己的走路方法
把著力點轉移到腳掌等部位
通過變換走路方式來使各個部位輪換休息調整
活動結束後輕柔的按摩。
戶外運動中一雙合腳舒適的徒步鞋幫助會很大,鞋底防滑耐磨的設計能夠讓你走的更安心。中底加厚的設計能夠有效緩衝每一次行走給腳部帶來的壓力,合理的分擔腳部的擠壓,能夠在長時間的行走之後也不會有太多的脹痛感。
膝蓋疼痛
膝蓋是人體最脆弱的關節,長期活動最容易復發膝蓋的舊傷。
也容易引發膝蓋疲勞性或風濕性受傷
處理方法
避免膝蓋受傷最好帶上護膝
(保暖型的棉質護膝)
並且膝蓋處不要過於用力
保持勻速
如果膝蓋疲勞性或者風濕性受傷
每天熱敷
直至傷情好轉
一款簡單的護膝在平時徒步的時候 能夠有效的給膝蓋提供一定的支撐 ,同時在走路的時候分擔身體給膝蓋部分的壓力,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如果氣溫不是很高的話,呼吸還能對膝蓋部分起到保暖的作用哦。如果是天氣比較熱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簡單點的護膝哦。
小腿抽筋.大腿.臀部肌肉酸痛
長期徒步過程中小腿抽筋,是腿部受涼、疲勞運動缺鈣和局部神經血管受壓。
所以在行進過程中休息時間不要太長
要保持身體不能冷下來
如果冷下來小腿就很容易抽筋了
注意對能量的補充
建議邊走邊補充一些食品
處理方法
肌肉酸痛是運動過量身體分泌的乳酸沒有及時排出體外
滯留在肌肉中造成的
活動結束後
可以進行按摩腿部和臀部肌肉
將乳酸排除、分散
登山杖並不是一定要登山的時候才能用的哦,首先要改正這個觀念,平時長距離的跋涉的話,使用登山杖能夠分擔雙腿以及腳部的一定壓力,能夠對腿部酸痛起到一定的作用哦,簡單的登山杖也易於攜帶,用來探路還是很有用的。
足弓疼痛、足弓表皮灼熱
長時間走下來
很多愛好者的足弓會有種類似骨折的劇烈疼痛感
這是因為足弓長時間彎曲運動造成的疲勞性損傷
損傷輕的會很痛嚴重的會骨折
(平足者很少會出現)
長期行走後
發現足弓泛紅並表皮灼熱
這是因為鞋帶系的太緊
把鞋舌擠的褶皺了
褶皺的鞋舌和足弓長時間摩擦
導致足弓皮膚摩擦的灼熱疼痛
處理方法
在足弓處塗抹少量紅花油
並輕柔的按摩
每次按摩時間在15-20分鐘左右
持續一周左右
足部水泡
起因是長時間徒步過程中
足底同一部位摩擦過熱使表皮與真皮之間縫隙距離拉大
距離拉大後真皮排出的汗水不能通過表皮排出身體
汗水就被擠壓在表皮與真皮之間形成水泡
水泡形成後會越來越大
並且真皮有強烈的刺疼感
處理方法
直徑5mm以下的小水泡可以不管它
幾天後水泡會慢慢消失
水泡消失後壞死的表皮會慢慢自行脫落
如果感覺小水泡有些疼痛可以塗些碘酒或紅藥水
腳部的大水泡建議儘快處理
開口處儘量不要塗抹
這樣走路原先的劇烈疼痛會消失
小口處會輕微疼痛
已經不會影響正常走路了
後面1、2周壞死的表皮會逐漸脫落
裡面又會長出新的表皮
腳趾上的小水泡如果不大就用橡皮膠帶包起來
這樣走路就不怎末疼了
如果比較大就用針刺放水、消毒、創可貼包紮
無論多大的水泡
千萬不要把水泡表皮全部撕掉
那樣走路時你會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