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肥的兩面性
追肥與換盆一樣,它也是需要講究條件的,不僅要看季節,還要看植物生長的表現,兩者都要兼顧,在該需要用的時候用,就能起到促進生長和開花、結果的作用;反之,盲目追肥,不看條件,容易起反作用,輕則影響生長,導致肥害,重則因此會直接死亡。
追肥條件之看氣溫
一般情況下,氣溫在15~30度之間是適合追肥的;但當氣溫持續低於15度或者持續超30度,追肥就要謹慎了,氣溫過低或過高,追肥後的風險就會增大,容易導致肥害。
追肥條件之看植物生長狀態
1、正常情況下,適宜追肥的情況有生長期(氮肥為主);花蕾期、結果期、球根或宿根植物的花後生長期(磷鉀肥為主)。
2、若植物剛剛移栽,處於緩苗恢復的狀態,是不要過早給它追肥的,此時追肥反而會幫倒忙,影響它的緩苗恢復。
總之,簡單描述就是“不見新葉(蕾)不追肥”。
追肥的方法
1、通用方法:對於絕大多數盆栽植物,追肥的時候,將花盆邊緣的表土挖開,直接放入肥料,之後蓋土澆足透水就可以了。此方法無論是溶于水的,還是難溶于水的,都適合。
2、對於水溶性的肥料,還可以和部分水混合溶解之後,直接對植物葉面噴灑(葉麵肥)或者直接溶解在水中,隨水直接澆就可以了。
追肥的原則薄肥勤施。
薄肥:就是在沒有掌握合適用量的時候,濃度儘量少一些(儘量按包裝上說明去做,苗子太小可酌情減少)。
勤施:就是經常追肥的意思,少食多餐對植物生長最有利。但勤也要有個度,連續追肥,至少要間隔一個多星期。不能今天用這個肥,明天用那個肥,追肥太過頻繁,長期下去,超過植物忍受的限度,同樣也會引起肥害;也不要一次性給它補充太多肥料,之後長期不給,就是喂的過飽,之後長期餓著,這也是不可取的。
特例:
1、對於盛花期的植物,這個時期,對水肥、環境變化都很敏感,一般情況下,對於大部分有規律地開花、結果的植物,在盛花期,基本上是不用追肥的;但是對於常年開花的草花類,如矮牛、天竺葵、石竹、太陽花等,在盛花期照樣可以給它追肥。
2、以上講的追肥方法,適用於盆栽植物,尤其是觀察氣溫情況這一點,一旦氣溫不合適(太冷或太熱),最好不要追肥;但對於地栽植物,對氣溫的要求就不那麼嚴格,可適當放寬,完全可以看植物生長的情況再確定是否可以追肥。
追肥的時間:
施肥最好不要在夏、秋季的中午進行,追施葉肥,最好應在下午無太陽光直射或傍晚進行,否則噴淋到葉面的肥料蒸發過快,葉片吸收不充分,而且容易導致陽光灼傷葉片。
養好花,總是避不開要施肥的,但花肥的氣味可不好聞。那養花如何避免施肥的難聞氣味呢?下麵和小編來學學7大除異味的技巧吧。
7大招教你巧除養花異味
NO.1施米醋
在給花卉施肥時,注意在所施的液肥裡適當滴上幾滴米醋,可消除液肥的臭味,因為米醋為弱酸性,可以中和液肥中一些腐敗物質所產生的氣味。
NO.2使用桔皮
在發酵的肥水中,可放入一些桔子皮(新鮮的或風乾的均可),使桔子皮和肥料一同發酵。
利用桔子皮裡含有的大量香精油,可以減少液肥臭味,而且桔子皮發酵後也是一種很好的育花肥料。
NO.3施白酒
花農常說“盆澆肥水味濃烈,加點白酒氣味滅。”這話很有道理。施肥時在肥中適當加些白酒,可以明顯地清除異味。
此外,花友們也可在家中自製一些沒有異味的肥料。
NO.4使用豆餅
把豆餅粉碎呈粉末狀,浸濕發酵後,既是一種好的有機肥,施用後也不會帶來臭氣。
NO.5使用碎骨肥
很多養花人都把食用後的雞、鴨的碎骨頭用作花肥。具體方法是,先將骨頭泡一兩天除去鹽分。
然後用高壓鍋加水悶酥,攪成糊狀取出,再在裡面加入兩成細沙或煤渣灰,混拌均勻後,在盛裝物上蒙上一層幹細土,灑些殺蟲劑。
然後加蓋保持鬆散濕潤,經兩三個月後,肥料已充分腐熟,施入花盆肥效好,且無半點臭味
NO.6使用漚制肥
不少養花人都會將各種果皮及青菜葉子收集後放入小缸中,然後加些水及適量的黑礬,讓其充分發酵腐熟以後,揭開蓋子敞放幾天。
這種自製肥料不但沒有臭味,還特別適合常見盆花如杜鵑、梔子、茉莉等花卉的生長需要。
NO.7雙十使用優酪乳水、蛋殼肥
用淘米水沖洗優酪乳瓶(盒)的洗瓶水及碎蛋殼,然後放在一起漚制7天至10天,就可成為一種養分齊全的花肥,用它澆花肥效高、無臭味。
其他方法
沒有時間自製肥料的花友,在使用普通液肥時,可採取下列方法減輕異味:
巧施液肥
在施肥前,先減少澆水量,使盆土乾燥,然後傍晚時在室外灌施肥料。由於土壤偏幹會加快吸收肥液的速度,減少肥液暴露的時間。
因此,待肥液滲入盆土後,可再澆少量清水,把表面殘留的肥液均勻沖洗到下部土中,這樣可消除肥料的臭味,即使盆土表面仍遺留少量肥料,經過一夜揮發,也可大大減輕異味。
施後覆土
將一些具有較濃臭味的肥料放在容器裡密封,待發酵腐爛後,再用清水稀釋10倍左右使用。施用後,在盆缽表面覆蓋一層事先準備好的細土,既防止臭味揮發,又能保持肥效。
養花施肥有技巧,看高手如何支招?
一、新栽的植株不施
新栽的植株傷口多,若受到外界的刺激,則不能癒合,會引起爛根。
二、開花期不施
開花期施肥,會引起落蕾、落花、落果。
三、休眠期不施
花卉在休眠期停止或減緩生長,新陳代謝慢,光合作用差,若追施肥料,很快就打破了休眠,引起植株繼續生長,這樣,會消耗更多的養料而影響來年的開花。
四、根蔸下不施
隨著花卉植物不斷地生長,它的根系也相應地逐步擴展,若在根蔸下施肥,反而不利於充分吸收和利用。因此,應視植株生長的情況,穴施在離根的適當處或盆邊,以利根的吸收。
五、濃肥不可施
盆花施肥,濃度不可過大或用量太多,否則會造成枯死。一般應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以三分肥七分水為最妥。
六、生肥不能施
如果施用未經腐熟的肥料,不但易於生蟲、生蛆,往往散發出臭氣而污染環境,而且遇到水會發酵,傷害植株的根系。
七、不單施氮肥
花卉施肥,應將氮、磷、鉀配合使用,最好以餅肥、廄肥、堆肥、雞鴨鴿糞、骨粉、樹葉、草木灰等農家肥為主,如單施氮素化肥,容易造成枝葉延長生長期,推遲開花或不開花,或花小色淡。
八、病弱植株不施
病弱植株的枝條細弱,光合作用差,新陳代謝遲緩,“虛不受補”,如果隨便施肥,容易造成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