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遠東第一樂府”美譽滿天下的百樂門,在長達4年修舊如舊之後,將於4月22日正式向公眾敞開大門。
屆時,我們都能在最專業的舞場翩翩起舞,體驗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風情。
● 曾經的“遠東第一樂府”
“百樂門”,是英文“Paramount”的譯音,意喻“至高無上”。對於老上海人來說,百樂門無異於一個玫瑰般的夢,它是舊上海都市風情中浪漫奢靡的一個側面,是摩登時代的上海留給全世界的最深印象之一。百樂門始建於1932年,1933年完工,開門迎賓之時“執宴舞之牛耳者,舍此而莫屬,偏塞之滬西,一躍而車水馬龍”,曾以“遠東第一樂府”之美譽滿天下。
■百樂門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百樂門由著名建築師楊錫繆設計,外觀採用ArtDeco建築風格。建築主體為三層,正門立面處為直線型長窗,樓頂中央延續一座層層收縮的4節圓柱形9米高的玻璃燈塔,燈塔頂部還有一根直上雲天的旗杆,周圍裝飾有霓虹燈,左右兩翼又置有通貫上下的燈柱,在當時高樓罕有的上海,這座建築物顯得恢宏醒目。入夜時分,白燈齊放,霓虹閃耀,這座“遠東第一樂府”仿佛上海灘一顆流光溢彩的明珠。
■百樂門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盡可能原版“複刻”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歷史積澱,百樂門成為了靜安乃至上海獨有的歷史文化遺產和著名旅遊景點。2013年,在靜安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文物局、市住建委等市級部門及區文物、房管部門的專業指導下,作為上海市優秀歷史保護建築,同時也是靜安區不可移動文物的百樂門迎來了新生的契機,修繕工程正式啟動。
百樂門總建築面積約3700平方米,在修繕前,專業檢測單位對房屋結構進行了品質檢測,結論為:房屋普遍存在混凝土老化剝落、鋼筋銹蝕露筋、混凝土碳化等耐久性問題。經專家多次論證後,循序漸進,對百樂門進行了加固施工,確保這座年逾80的歷史保護建築可以重煥光彩,同時在房屋基礎結構修繕加固,遠超品質標準後,以“修舊如舊”為基本原則展開了對百樂門外立面的復原工程。
上海百樂門文化娛樂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鴻河告訴周到君,對百樂門外立面的修復也是前所未有的。“大家肯定對原先百樂門門頭上橫著的英文名字和‘盾牌’有印象,我們翻越了大量文史資料,最後以1933年初營業時的百樂門外立面為設計藍圖,拆除 “盾牌”和褪色的橙色看板並換新;貫通並拆除二夾層與三層間的 “腰帶”,最大程度還原原有外立面。”據透露,整個保護修繕專案耗資達上億元。
● 加強版的奢華
1933年的百樂門,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精神上的娛樂與放鬆。同時也將世界上領先的、超凡的視覺、聽覺盛宴帶到了上海。此次百樂門的內部裝潢設計,試圖再一次將這種體驗帶給到訪賓客。
一樓大堂採用了埃及進口水晶吊燈,“元寶”形設計中西合璧;地面則採用了南非進口安哥拉棕、馬達加斯加進口藍翡翠大理石鋪裝。復古的電梯有純銅開模定制指標樓層指示牌,梯速相對緩慢平順。步行樓梯扶手帶有百樂門logo的特色立柱,梯階則採用土耳其進口索菲特金大理石,以老舊的外觀增加年代感。
■一樓大廳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二層為演藝大廳、卡座。設有可開合LED螢幕、可升降DJ台、爵士樂隊舞臺、非洲紫檀木舞池。在二夾層的特色回馬廊,U字形設計設有姚莉、周璿、韓菁清、張露、吳鶯音、龔秋霞、陳娟娟、白虹等八大名伶命名的包廂。
■ 演藝大廳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三層大廳則為上世紀三十年代夜上海風格度身定制,除國標舞標準舞池外,公眾還可在此邊欣賞經典爵士樂隊表演邊品嘗海派佳餚。
■三層大廳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即將迎客的百樂門還將融入時代典故、名人故事。如“喜劇之王”查理·卓別林,百樂門曾是是他抵達上海的第一站。因此位於百樂門二層的查理·卓別林圓廳以黑色為主色調,以此紀念順應黑色幽默時代而生的喜劇大師。民國四帥之一的張學良將軍訪滬期間酷愛至百樂門玻璃舞池起舞。本次百樂門經典玻璃舞池的還原,以“少帥”命名,軍綠色為主色調,並收集將軍生平典籍以紀念這位為和平作出偉大貢獻的傳奇人物。
■經典玻璃舞池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按時段分“茶舞”和“宴舞”
百樂門以貴聞名,那麼大多數人會不會被“拒之門外”呢?
周到君從運營方獲悉,除了晚間人均消費千元的“宴舞”外,此次還會恢復下午1點到5點的“茶舞”,人均消費在500元左右。作為招牌的舞蹈教練項目也將予以保留,並向消費者免費提供教學指導。
另外,百樂門還將不定期開展公益場活動,舉辦公益舞蹈、爵士樂欣賞及其他文化類活動,惠及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