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做的牛肉醬。
然而,今天的教程卻不是它。
這一版的牛肉醬,是類似於超市里賣的瓶裝牛肉醬,味道很香,肉丁和辣椒很酥,我做完之後感覺很得意。
然後,我突然決定不寫這個了,而是做一個家庭版本的牛肉醬。
一來,我之前做過豆豉版本的老乾媽辣醬,相似處很多。二來,這類醬為了延長保質期,不得不把水分含量降到很低,並加入很多油和鹽,在口感和健康上,其實是有妥協的。
所以,我決定做一罐家庭版的牛肉醬。下麵條、下飯更加無敵,
牛肉和水發香菇切成小粒,其實也可以剁成餡,但我還是覺得有顆粒感更好吃。
牛肉要用純瘦肉,加點肥肉誰說會更香,但等涼下來以後,就會很膩了。切好的牛肉加一點料酒和鹽醃一下。
水發後香菇,擠一擠,把水分擠掉一些,菜方便炒至幹香。
鍋裡放入油,放入牛肉炒散。油的用量,要足夠淹沒牛肉。油多一些,才香,而且畢竟是做醬,一次吃一點就還好。實在嫌油多,一半的量還是需要的。
然後放入香菇一起炒,這個時候,肉和香菇中會有很多水分流出來,湯色就是渾黃渾黃的了,開中火,不停的翻炒,直到把水分全都炒幹。
要一直炒到鍋裡的油變得很清澈,這就說明大部分的水分被炒幹了,而本來軟軟嫩嫩的牛肉和香菇,也就開始變得幹香起來。
這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喜歡特別幹香的口感,就可以開小火繼續炒,直到牛肉色澤焦黃為止。而如果不要求特別幹香的話,這時候就可以開始下個步驟了。
放入薑蒜末炒出香味,同樣,要把薑蒜炒到微微焦黃為止。
放兩顆八角、香葉,增加一些香料的香味,但不要放太多,畢竟牛肉醬的重點是醬香,而不是鹵香。
幹辣椒面放一些,放多少就根據自己的喜好了,嗜辣就多放點,不喜歡辣味,不放也是可以的。
注意,這時候一定要用小火,因為鍋裡食材中的水分已經不多了,水少了油溫就會升高,就很容易炒糊了。
等把辣椒炒出香味和色澤,就可以放醬了,這是決定牛肉醬味道最重要的環節。
所謂醬香,主要是指食材中的蛋白質,經過發酵後產生的特別香味。所以很多高蛋白的原料都可以做成醬。
最常用的是豆類,黃豆、東北大醬、郫縣豆瓣醬、豆豉等,都是賦予醬香的好調料。
甜麵醬也常用,是用麵粉發酵做成的,香味不如豆漿,但口感更醇厚。
海鮮也可以做醬,蠔油、沙茶醬等,在南方更受歡迎。
所以,既然是家庭版的牛肉醬,用什麼來賦予醬香,都是可以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我用的是2大勺黃豆醬和1大勺四川的郫縣豆瓣醬,賦予醬香的同時,也能增加一點鮮辣。
而最強調醬香的做法,還是黃豆醬和甜麵醬的組合。
炒均勻,一鍋牛肉醬就有模有樣了。
但這時候還沒完,味道還不夠融合,調料的香味還沒有完全鑽進牛肉中,所以還要加水,再煮上一段時間,把味道煮豐滿。
倒入開水,再煮3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喜歡肉醬軟一點的,也可以煮1個小時,甚至2個小時以上,最後大火收幹湯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