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核X30悲劇,聯發科的高端路怎麼走?

近日,有關蘋果下一代晶片A11消息逐漸明朗。台媒爆料,因為蘋果新一代A11處理器的訂單量爆棚,蘋果需求在7月份之前準備好5000萬片A11晶片來滿足下半年新品iPhone8的發佈。

由於10nm良率不高,這麼大的訂單量對於聯發科的10nm工藝生產線來說,全天候滿負荷的生產未必能滿足蘋果的需求,此舉或導致同樣是採用台積電10nm工藝生產的聯發科的旗艦處理器X30繼續難產。

聯發科的X30又遇到了麻煩,而前一段時間,就有傳聞說X30沒有獲得華為、OPPO、vivo、小米的訂單,如今又產能又被擠佔,為何聯發科的高端之路走得如此艱難呢?

一、還不錯的時機

聯發科的起家是走低端路線。那還是功能機時代,聯發科起家的時候,為客戶提供了交鑰匙方案,把手機開發從高科技工作,變成了作坊都能完成的體力活。

聯發科在技術上做了深度研發,在性能平平的晶片上集成了大量當時流行的功能,產品廉價且服務周到,靠這種經營方式,聯發科獲得了廣闊的市場,在手機晶片市場崛起。

在從功能手機到智慧手機的進化過程中,聯發科犯了錯誤,押寶押到了WM系統上面,結果錯過了一兩年的時間。

不過聯發科隨後就迷途知返,聚焦安卓,推出MT6577獲得了成功。之後,伴隨著千元機的普及,聯發科的MT6589又大獲成功。

一連串的成功,給聯發科信心,開始推出helio X10進軍高端市場,試圖打破聯發科低價低質的形象,獲取高端市場份額。

二、不徹底的高端路線

應該說,聯發科在做高端產品的時機還不錯。這個時期ARM的A57核心不成熟,高通自己的核心架構青黃不接,不得不用了A57,結果產品發熱被廣為詬病。聯發科高端的首款X10還是贏得了一些市場的。

但是,隨後聯發科小家子氣的毛病就犯了。

聯發科的X20應該是和麒麟950同步的產品,但是相比競爭對手的16nm、14nm,聯發科不知道為何使用了口碑不佳的20nm工藝。10核架構本來功耗有優勢,但是實際使用起來發熱反而不小。

同時,聯發科的圖形上比較節省,最終是無論怎麼跑分,都跑不過4核的高通驍龍820。

然後合作夥伴千元機一推,高端路線就變成中端路線了。

更糟的是這個時候中國移動又來了一刀,入庫手機要求Cat7,而聯發科X20恰恰不支持。這個時候高通產品線有支援Cat7,性能差不多的驍龍652,手機廠家自然不願意麻煩,於是紛紛轉向。

X20失敗,聯發科開始發力X30,鑒於X20工藝落後的教訓,X30這次盯上了台積電的10nm工藝,不惜重金上了10nm。

結果卻是因為台積電的10nm要給蘋果趕工,聯發科的產能難以保證。同時,X30也沒有得到用戶的青睞。聯發科的高端路線再次受挫。

三、兩條腿走路

應該說聯發科的三簇10核路線,是平衡了性能、功耗、成本的。但是這裡有個問題,作為高端產品,真的需要平衡那麼多嗎?

蘋果的A10處理器性能強大,但是面積也巨大,蘋果A10是兩個大核心,兩個小核心,它的大核心比A72兩個加起來還大,整個A10已經接近Intel低功耗桌面處理器核心的大小。

這樣大的核心,必然帶來高功耗和高成本,蘋果為了高性能忍了。

三星為了GPU能抗衡高通,塞進去12個Mali 880的核心,這種塞法成本和功耗必然都是高的,但是三星高性能也忍了。

聯發科要進軍高端市場,就不能首鼠兩端。要高端,就把高性能做上去,功耗和成本可以捨棄。

你要平衡,應該平衡中端產品,而不是高端產品。

相比X30,聯發科規劃的P30反而靠譜,16nm的成熟工藝,4核心A72加上4核心A53已經被認可的架構(當然GPU還是弱了點),這種產品你給千元機用是合適的。

X30節省節省,最後性能無法競爭,你無論怎麼喊高端機都會淪落成中端機。

要做高端,你就至少4個A73,A個A53、12個GPU堆上去,日常用A53,12個GPU只用1、2個是用戶的事情。該跑分的時候一定不能慫。不怕成本高,不怕賣的少。高端形象一定要打起來。

大不了高端名聲打出來再上閹割版,4個A73成本高留2個,12個GPU成本高留4個,10nm工藝貴,用16nm。這個產品可以平衡,可以低價,可以主打。

兩條腿走路,高端路線得有高端的樣子,性價比路線有性價比的平衡,這樣聯發科才有機會。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