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痛風怎麼辦?專家最新飲食指導告訴你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風濕免疫內科主任蔡小燕指出,最新的痛風飲食指導認為,含糖飲料、紅肉與痛風發作有關係。因此,預防痛風的發作應該在飲食上更為小心為好。

不可以吃:含糖飲料

近年有關痛風飲食治療的研究發現了新的引起痛風發病的飲食危險因素——含糖飲料和果汁,其引起痛風發病的風險甚至與白酒、啤酒相當。究其原因,與其中的高果糖漿成分中的果糖有關。高果糖漿,常作為營養性甜味劑廣泛運用在碳酸飲料、果汁飲料、運動飲料、糖漿、果凍和其他含糖產品中。

蔡小燕解釋,果糖不僅可在體內代謝產生尿酸合成旁路途徑的底物單磷酸腺苷,促進尿酸合成增加,還可增加胰島素抵抗及迴圈胰島素水準,減少了尿酸排泄。因此,痛風患者應避免攝入高果糖漿甜化的飲料及食物。

另外,還建議痛風患者少吃蘋果、無花果、柳丁、荔枝、柿子、桂圓、香蕉、楊梅、石榴等果糖含量較高的水果。

儘量少吃:海鮮和啤酒

海鮮嘌呤含量高,可導致血尿酸水準升高及遠期發展為痛風的風險增加,像海鮮濃湯、魷魚、墨魚等都應儘量少吃。

酒也是痛風發作的常見誘發因素,其中啤酒與痛風發病的相關性最強,白酒也可增加痛風的發病風險,而適量飲用紅酒並不增加痛風的發病率。

蔡小燕建議,如果尿酸水準高,就要儘量少吃海鮮,也要少飲酒,最好不要喝啤酒。

限制吃:豬、牛、羊、紅肉

新近的研究還發現,肉類中的紅肉和白肉對痛風的影響不同。紅肉指豬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動物的肉,白肉是魚和家禽類肉。紅肉在傳統飲食結構中占重要的位置,不僅富含嘌呤,還有豐富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增加了痛風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因此痛風患者應限制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的攝入。

蔡小燕還提醒,在吃肉時要注意烹調方法,如把肉煮湯,僅吃肉不喝湯,也可減少嘌呤進入體內。雞鴨鵝等家禽類的皮中嘌呤含量高,皮下組織中脂肪含量豐富,食用禽類食品時應去皮。

適當多吃:低脂牛奶、蔬菜

減肥也具有降低尿酸和減少痛風發作的作用,肥胖患者需控制每日攝入的總熱量。而地中海飲食對痛風患者最有利,特別是適當補充乳製品和豆製品。

蔡小燕說,低脂乳製品可降低血尿酸水準,減少痛風的發病率。而豆製品並非痛風患者的禁忌,如豆腐腦、豆腐、豆漿等可以彌補限制紅肉攝入帶來的蛋白質攝入減少,還可降低冠心病的發病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多項研究表明,吃富含嘌呤的蔬菜,比如韭菜、菜花、豌豆苗、扁豆、菌類等並不增加血尿酸水準及痛風的發病率,進食大量的蔬菜可鹼化尿液有利於尿酸排泄,從而降低血尿酸水準。所以,蔬菜是不限制的,可以多多益善。

---------------------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李芳菲 黃月星

圖|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