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手機市場不僅在顏色上大力宣傳,同時在手機螢幕上也狠下功夫,或是改變材質,或是提升解析度。前不久,LG G6被官方確認將配備自家研發的5.7英寸2K+解析度的18:9比例螢幕,如此搭配是為了能帶來更好的橫向分屏體驗,這可以說是目前手機領域16:9螢幕機海中的一個異類。
怎麼舒服怎麼來?手機螢幕尺寸誰來定
很多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16:9會成為主流手機的螢幕比例呢?相信大家都是經歷功能機時代的,那時的手機造型百變,翻蓋、滑蓋、直板可謂百花齊放。由於功能機和早期智慧手機都要為實體鍵盤預留一定的位置,再加上當時的手機功能比較少,需求單一,基本就是打電話、發短信、流覽wap網頁,最多玩玩簡單小遊戲,所以螢幕相對較小,比例類型比較少。
當年的機皇:諾基亞1100
例如諾基亞於2003年推出經典黑白機1100採用的是3:2比例的螢幕,而諾基亞6270等採用塞班S40系統的不少機型則是採用4:3比例的螢幕。在功能機時代向智慧手機時代的過渡期,那段時間仍有不少手機廠商崇尚3:2比例螢幕,例如蘋果就從iPhone第一代到iPhone 4S均採用這一比例。
儘管到了現在,市面上仍然有一些小眾的手機螢幕比例。但不得不承認,16:9的螢幕比例在目前手機行業已經佔據了統治性的地位。當業內已經有一部分手機廠商使用16:9的螢幕後,上游的螢幕供應商們就逐漸以16:9作為範本,在切割的時候就以這個比例作為標準。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觀看16:9和4:3兩個比例的照片和視頻時不難發現,前者由於更寬,在視野上要比後者更加的開闊,記錄的內容更多,因此攝像和電視行業紛紛推崇主張16:9的比例。而內容在某種程度上也導致硬體的變革,使用16:9的螢幕觀看16:9的照片或視頻,就能獲得更好地無縫體驗,否則則會在畫面周圍出現黑邊。
雖然16:9(1.778)並非真正的黃金比例1.618或者0.618,但它卻是20世紀80年代最流行的幾種螢幕比例的中和,因此這一比例的螢幕不管是看電視劇還是寬屏影片,都有呈現一個相對平均的視覺效果。事實上,早在16:9剛剛進入手機行業時外界的評價並不是太好。不少人都更崇尚經典的3:2或4:3,而吐槽16:9螢幕為“帶魚屏”(現在這個“鍋”甩給了21:9),直到後來大家習慣了才被視為一種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