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們的朋友圈應該被“白百何”這個名字刷爆了。
關於此事Sir不再贅言,其他媒體,自媒體已360度全方位地解讀、跟進。
乃至有微博網友@互聯網的那點事開玩笑——
党和政府費了好大的勁,好不容易營造出全民熱烈討論《人民的名義》的正能量氛圍,沒想到,幾個小時全被卓偉爆料的白百何出軌給毀了,書記會找他談話的。
書記談話肯定是玩笑,但Sir看到的事實是,當白百何成為全民熱點時,一些我們本該關注的事件,的確被帶跑節奏了。
嗯,Sir想說的是美聯航事件。
這件事已在外網炸鍋,起因是美聯航,因為座位不夠,暴力驅趕一名69歲的亞裔下飛機。
在曝光的現場圖片中,我們看到被驅趕者,滿臉是血。
毫無意外,美聯航受到網路群嘲,並直接導致次日股票暴跌,蒸發掉9.6億美元(合66.5億元人民幣)。
關於這事的進展,也是一波三折。
一開始,網路曝出,受傷的醫生曾在被拖拉時高喊:“我被選中下飛機或多或少因為我是華人。”
但接下來被公開的資訊顯示,這位元醫生是越南裔。
之後,他又被爆出是同性戀,曾利用藥物要脅病人發生性關係,甚至身為醫生,還被吊銷過行醫執照。
所以,義憤填膺的中國人可以散了嗎?
抱歉。
Sir不能同意。
一,對受害者的汙名化,是危機公關最無恥的策略。換言之,向別人臉上扔屎,不代表就能擦乾淨自己的屁股。
二,縱然美聯航在挑選下機乘客時,真的是“隨機”,但在讓該乘客下機時採用的手段,難道沒有牽涉到種族歧視?
直白點說,假如被挑選的,是一個白人,或者黑人,他們,就敢對他(她)拳腳相向?
無需否認,今天的亞裔,在北美社會的平均地位,處於劣勢。
一方面,他們不像白人那麼主流,在中上階級佔據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又不像黑人因為歷史曾虧欠,鬥爭得理直氣壯。
他們更容易被認定性格中帶著抹不去的亞細亞文化基因——服從權威、逆來順受、不善為自己發聲。
他們被認為是好說話的人。
而好說話,在一定語境內,就是好欺負。
美聯航事件暴露出來的,就是絕對霸權對少數群體的歧視。
這個歧視,不能因為他是不是中國人,就能免責。
“那個醫生又不是華裔,即使是華裔也是美國人,與我何干”?
問得好。
Sir想用一部劇來回答這個問題,沒有一種人,可以因為少數,而被歧視——
《當我們崛起時》
When We Rise
它講的,就是一部少數人的抗爭史,橫跨近半個世紀。
這些社會中的“一小撮分子”包括:
LGBT(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的代稱)、少數族裔、貧困者、宗教擁護者、女權主義者……
故事發生在70年代初的美國,越戰進入尾聲。反戰、女權,全國陷入一種對示威遊行的“狂熱”中。
與此同時,還有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正在崛起,那就是追求更平等的性權利。
故事的人物主線有三條——
克裡夫,男同。
看似弱不禁風的他,實則內心強大。與當時那些極力隱藏同志身份的人不同,克裡夫在18歲時就毅然向父親出櫃。
可是作為心理學教授的父親,不但不接受兒子是同性戀,還認為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甚至妄想治療他。
後來,克裡夫逃離了家鄉鳳凰城……
羅瑪,女同。
同時也是女權主義者,一直致力於婦女平權活動,甚至為此遠赴西非。
可是始終為女性權益挺身而出的她,卻受迫于天主教徒家庭的壓力,不敢公開自己的性取向,內心不堪重負。
後來,羅瑪逃離了家鄉波士頓……
肯,是個海軍,之前一直在越南服役。
但別人眼裡,他最顯著的標籤是黑人。
他的愛人邁克同樣是名海軍,卻在一次行動中不幸逝世。
後來,肯逃離了心碎之地越南……
當一個人得不到大環境的寬容,又不足以憑藉渺小的力量去抗爭時,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逃。
精神無家可歸的三個人,不約而同逃到了同一個地方——被稱為“安全之港”的三藩市。
因為聽說,三藩市最開放、最包容。
和平運動的孩子、女權運動人士
所有局外人和被驅逐者
三藩市是我們所有人安全的港灣
問題是,真有這樣的“安全之港”嗎?
顯然不可能。
在以開放,包容著稱的三藩市,他們同樣沒有得到善待。
肯想進酒吧小酌一杯,都要被惡意地詢問,被查好幾輪身份證;
羅瑪因為女同身份,申請許可證時被拒,工作無法開展;
克裡夫走在街上,會被反同人士暴打,就連員警都讓他滾出這個城市,找不到工作的他,為了交房租,甚至去當站街男孩……
看來三藩市也不友好。
逃?
但——往哪逃?
這些被當成異類的“少部分人”,最常聽到的話就是,“滾!這裡不屬於你”。
哪裡屬於我?
誰來界定這個地方是不是屬於我?
因為我和你們不一樣,所以這裡就不屬於我?
在《當我們崛起時》,是一本雜誌點亮了他們。
來自美國《生活》雜誌1971年底特輯。
這本雜誌在片中多次出現,三個人,人手一本,裡面提到的“同性戀自由”,是美國主流媒體首次正面報導同志平權運動。
這本雜誌,書寫一種遙遠的可能——有那麼一天,我不再被當作是異類,我也能被平等對待。
為了讓這個可能變為現實,克裡夫選擇留在三藩市;羅瑪,大膽承認自己的女同身份;肯,不再特立獨行,決定和大家一起共進退。
這一回,三個人不約而同地意識到了一件事——
當無數個渴望平等和自由的“我”變成“我們”,當“我們”崛起時,這股力量超越想像。
面對反同暴徒的施暴,他們不再害怕,站出來反抗。面對員警無理驅逐,手挽手把警車圍起來。
當愛☆禁☆滋☆禁☆病在男同間氾濫,成千上萬男同女同手握蠟燭,拿著逝者的名字牌,一起走向聯邦大樓,抗議政府的不作為。
這些人就這樣將自己的生命熱情投擲于這場平權鬥爭之中,維持了半個多世紀之久。
直到2013年,加州終於宣佈同性婚姻合法。
這一刻激動人心。
坦白講,看到這,Sir也忍不住眼眶濕潤。
無數的同性戀人在此刻,宣誓、結婚、見證愛意。
已經有了孫女的羅瑪和陪伴多年的愛人黛安,也終於結為夫妻。
肯,失去了愛人,也失去了房子,一度成為流浪漢。現在皈依宗教,成為了一名牧師,見證著眾人的幸福。
克裡夫這個曾經的俊美少年,已然變成了滿臉滄桑的魅力男人。
年過半百,仍孤身一人,他的朋友、愛人都因為愛☆禁☆滋☆禁☆病而早早離世。
他看著這麼多人爭取了大半輩子才得到的成果,無法克制熱淚和激動,說到:
或許該輪到我再次墜入愛河了
他們終於用自己看似不起眼的力量,撬動了社會不公的鐵幕,一寸一寸,直到倒下。
這場鬥爭並未結束。
片尾的字幕,反映的是仍然令人焦灼的社會現實——
但今天,LGBT群體、女性、宗教群體和少數族裔的權利
在全美範圍內仍然受到攻擊
更別說,川普上臺以後的美國。
此劇的編劇斯汀·蘭斯·布萊克(布萊克也是男同)將特朗普統治下的美國稱作“人權倒退之地”。
同樣的,這場鬥爭,不止發生在銀幕,平權,也不僅僅只被LGBT需要。
回到美聯航事件,Sir更憤怒的是,是與《當我們崛起時》一樣的傲慢。
事件爆發後,美聯航總裁Oscar寫給員工的內部郵件,第一反應是,“對此事件他也深感困擾,尤其是為什麼這名旅客拒不執行芝加哥機場安保人員的要求……”
之後,總裁又把這種驅客行為定義為,“重新配置”。
之後,又找來業界權威聲援——美航空界泰斗,美大陸航空前CEO出鏡,力挺美聯航,稱美聯航機組人員很專業,乘客很不成熟。
乃至像開篇Sir說的,對該名不服的乘客挖墳(潑髒水),各個部門對此問題踢皮球。
這種趾高氣揚,與《當我們崛起時》那些自以為是何其相似。
比如,不論青紅皂白,總是將可怕反同言論掛在嘴邊的白人老頭。
比如,具有公信力和發言權的權威人士,作為專業心理醫生的查理斯,在公開場合、電視媒體大言不慚地發表“同性戀者不配擁有快樂”的荒謬言論。
甚至,1960年,政客聯合企業、教堂和員警,向不限於同性戀的弱勢群體宣戰,逮捕。
不容置疑的態度背後,是他們居高臨下姿態,他們始終認為,自己不會有錯,就算有錯,也是別人“犯錯”在先。
Sir一直以為,在看待一件事,我們不僅僅只關注事件本身,我們更該注視的,是事件與我們的關係。
讓Sir說得更露骨點吧,這起美聯航暴力趕客的事件中,Sir看到的是,不平等。
是高牆對雞蛋的蔑視。
那個被驅趕的,留血的客人,都是代每一個少數派受難。不論他是中國人,越南人。甚至日本人,韓國人。
1955年 ,黑人婦女羅莎·帕克斯因拒絕給白人讓座而被判處監禁,由此引發由馬丁·路德·金領導的黑人平權運動。
而在之前,《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已頒佈近一個世紀。
讓Sir說得更激進點吧,平等,從來不來自施捨。
它需要那些被歧視的“少數分子”,通過抗爭,奪回權利。
《當我們崛起時》,克裡夫朋友的一段話,值得被記住:
你知道嗎 我們能夠落荒而逃
去尋找那些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也可以留下來並肩作戰
使這片土地成為我們所希望的那樣
換句話說吧——
沒有一種歧視是被允許的,也沒有一種歧視與你無緣。
今天你對歧視視而不見,明天,你將成為被歧視的一員。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娜塔莉波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