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之前說LeBron系列球鞋給人們一種坦克車的重型印象,那麼LeBron 14跳到你面前的時候就像一個輕騎兵。減負成了LeBron 14最顯著的特點。但是變輕變薄也並不代表球鞋的性能減弱。在看慣了盔甲般的LeBron系列球鞋之後,通過這一次拆解如軟蝟甲般的LeBron 14我們又會發現哪些在表面上觀察不到的東西呢?
變輕的實質是什麼?
LeBron 14變輕主要是因為包裹設計的改變和鞋面材質的重新選擇。LeBron系列籃球鞋一直主打包裹性和保護性。在放棄一些支撐性好但是厚重的材料之後,LeBron 14第一個做的事情就是用魔術貼綁帶來固定雙腳在鞋內的位置。雖然早在80年代末魔術貼綁帶就被放使用在球鞋上了,但是最初魔術貼綁帶被用來固定腳踝,到現在魔術貼被放在腳背的部分,讓固定的區域發生改變,保證整體的穩定度。因為這個部分在運動中會發生變形和彎折,所以使用了非常薄的材質製成,大概就是起到一個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雖然這一片拆下來看上去很普通,但是經過合理的設計和放置,那麼這一條的小小的魔術貼就可以把全“面”的保護簡化到關鍵的“點”上。
從外形上觀察,我們只看到了LeBron 14使用了一個類似於加入凱夫拉芳綸纖維的新型Flywire科技鞋面。但是通過拆解我們發現這種織物類型的鞋面其實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通過一層層剖析,LeBron 14的鞋面其實由三層組成,三層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現在就讓我們來逐層分析。
第一層也就是最外面一層,混合凱夫拉公司客供的芳綸纖維的Flywire鞋面在手感上比較硬挺。在網布層也疊加了一層大面積透氣孔的泡棉,在保證支撐的時候,也並不放棄透氣性。這也是說明了設計師希望在這一代的LeBron球鞋上突出輕便透氣的功能性。
第二層對於球鞋的穩定性和保護性更加側重。這一層包括鞋面前部的兩段動態Flywire模組和後跟的U型TPU支撐模組。因為前面提到鞋面這一次做了大的輕量化改革,所以在關鍵部位的補強就需要都考慮到。動態飛線用來保證前掌的固定。U型TPU模組用來固定後跟。這樣的夾層補強搭配在Nike的籃球鞋上使用非常常見,所以不管鞋子的外形設計怎麼變,但是有一些固定的搭配是一直存在的。動態飛線的優點是保證了鞋面穩定性的加強而不失靈活,如果動態飛線是做成全掌內靴的就會有點保護過度。用一個U型TPU來穩定後跟基本上是現在所有籃球鞋必備的組成部分,雖然這個TPU模組不如adidas之前的Spirint Frame那麼有特點,但是從實用性來說足夠了,而且也符合輕量化的配置要求。
最後一層就是內靴部分了。作為最貼近雙腳的部分,所以內靴部分使用了柔軟順滑的尼龍布材料,作為全掌內靴,舒服度當然不會太差。但是這一次的全掌內靴是三個部分拼接縫製而成的。卡在腳背上面的部分是縫線的部分,所以導致延展性比較差,這也是為什麼雖然看上去這雙鞋子應該挺好穿的,但是實際上穿進去卻要費一點功夫。但是這樣的做法也是為了儘量去固定雙腳,在外層的支撐度削減的情況下,所以只能在內部實現想法。
中底小幅革新與傳承
相比鞋面的大幅度改動,LeBron 14的中底的改進好像是不急不緩。之前有傳言LeBron 14晚上市的原因是因為想測試新科技類似Vapormax那種,但是因為測試不過關,所以最後還是採用了比較保守的設計,
所以我們還是看到了從LeBron 12代開始的Hex Zoom Air氣墊,不過Hex Zoom Air的排列組合也有了新的變化,本來前掌是一大帶兩小,現在這個是三個尺寸差不多大的,而且整體位置靠後,有一塊直接放在中掌上,這也是一個新的嘗試。從外形上看我們看不到外露的中底支撐系統,但是通過球鞋的剖面,我們看到中底裡面還是內置了一塊TPU支撐片。後掌沒有再使用Hex Zoom Air,改成了傳統的馬蹄形Zoom Air,氣墊的面積更大,緩震效果更好。所以從中底的配置角度來看,LeBron 14不算是能夠給人們帶來太多的驚喜,但是實用角度來說,也沒有什麼大的瑕疵。
回到標題,減負了的LeBron 14代表著LeBron系列的一個改變,未來的LeBron系列會不會把這條減負之路一直走下去,如果未來的LeBron系列球鞋繼續保持輕量化,一方面是能夠讓更多的消費者適應和接受,另一方面來說這個系列的特色要如何保持。因為LeBron 14從實戰性來說我們沒有什麼點去吹毛求疵,但是是作為一雙詹姆斯的球鞋還是一雙高性能的球鞋,這是需要平衡和協調的地方。如果對這雙鞋子有什麼不滿意的話,那就是它沒有達到我或者一些人心目中LeBron 14該有的樣子,它更像是前面幾代LeBron和Soilder系列的融合再創造。所以希望在14Elite或者15上,我們可以跳出Hex Zoom Air,去擁抱新的科技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