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洗頭,不能洗澡,不能通風,不能下床......在中國傳統觀點中,生完孩子的女性是需要坐月子的,而坐月子的講究也是特別多。很多傳統觀念在老一輩人的腦海裡根深蒂固,但它一定科學嗎?時代不同了,大家對傳統坐月子的習俗還有哪些誤區?下面,為大家盤點最為常見的5種。
1.不能洗頭、洗澡
從前的物質條件沒有現在好,一般家庭也並沒有洗浴設備,取暖設備,在寒冷的季節裡,房間的溫度也很低。在這樣的環境下,洗頭洗澡肯定不方便,弄不好很容易著涼。但是現在的居住條件比過去要好很多,在寒冷的冬天,房間也比較溫暖,洗浴也方便。不能洗頭洗澡在過去為了保證產婦溫暖不受涼是有一些道理。選擇剖腹產的產婦需要注意保護傷口。
其實合理適當的清潔對產婦和嬰兒都是有必要的。如果真的按照傳統觀點裡的不洗頭不洗澡,不僅容易滋生大量的細菌。而且生產完後的女性,代謝增加,體內水分大量排出,惡露也要排出,大量出汗很正常,所以更需要清潔。由於還需要給嬰兒餵奶,親密接觸後也容易將細菌帶給嬰兒,增加其患病風險。正確的做法是在保暖的前提下,產後適當的洗頭洗澡以保證清潔衛生。
2.關緊門窗,不通風
有些人為了怕產婦受涼,關緊門窗,甚至在三伏天也不透一點風。不通風的房間更易造成室內空氣渾濁,增加細菌,反而不利於產婦恢復。天氣太熱,產婦還容易中暑。所以這種做法是很不科學。民間所謂的“產後風”其實多數是產褥熱,它主要是由產婦生☆禁☆殖☆禁☆器官中的致病菌引起,往往與產前檢查消毒不嚴格或是產婦不注意衛生有關。
開窗通風能夠保證室內空氣清新。天氣暖和,只要不是直接對著風吹,適當的開窗通風對產婦並沒有大的影響。如遇天氣比較冷,產婦可以先去別的房間,待房間通風好了,室內溫度也上升了再進來。
3.長期臥床
傳統的觀點認為,產婦生完孩子體質虛肉,需要靜養,應該長期臥床。雖然產婦身體虛弱,但沒有必要整天躺在床上,然而這樣極不利於產後恢復。正常的情況下,自然分娩的產婦,在分娩後6~8小時後就可以靠著坐起來,第二天就可以適當下地活動。在休息好了之後,可以做產後健身操。在天氣晴朗,保暖做到位的時候,可以適當進行室外活動,吸收新鮮空氣。
4.吃大量雞蛋
部分地區有產婦吃雞蛋的習俗,每天吃雞蛋超過5個。雖然雞蛋的營養豐富,可是也不能代替別的食物。並且雞蛋黃中由於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大量攝入,還會導致膽固醇過高,增加高脂血症等一些疾病的患病風險。
成年人一般每天吃一個雞蛋就可以滿足需要,產婦每天最多吃2個就可以了。現在物質條件好,很多月子餐食物營養過剩,其實飲食均衡,多樣化是最好的。
5.大補特補
以往的生活條件差,生完孩子的婦女消耗很大,傳統的觀念就是要吃很多高脂肪的食物大補。在過去這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是,現代人對營養的追求也已得到了大幅提高,有些人甚至還營養過剩。在懷孕期間,女性就攝入了很多的營養,有些人體重明顯增重了。生產完的產婦消耗了很多能量,分泌乳汁又要有充足的營養,是需要比普通人更需要能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就要大補特補。
一般的建議是,產後的女性適當的增加瘦肉、魚、禽、蛋和海產品的攝入量,一天200~300克的肉類,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脂肪含量過高,蛋白質品質不高的雞爪、豬皮、肥肉、豬蹄等容易造成產婦肥胖,不建議吃太多。
在老一輩人的觀念裡,女人坐月子是特殊時期,如果不加以注意,就會落下月子病。很多傳統的觀念在過去的環境,條件下,有其可取之處,但是如今的時代不一樣了,如果還是固守一些傳統坐月子的習俗,就不大科學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