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賽終於落下帷幕,而一個賽季中最容易出好鞋的季節也就到此為止(季後賽只會出加強版和下個夏季的預熱款式)。而這個賽季也可以說是實戰鞋井噴的賽季,各個品牌間的實戰鞋競爭的愈發激烈,也是我們這些實戰鞋愛好者最樂意看到的。
那麼,今年又有哪些實戰鞋值得我們去挑選呢?這次,我們選擇了最值得購買的12雙籃球鞋供大家選擇,希望大家能夠挑選到物有所值的場上鞋款。
Nike Kyrie 3
科技:後掌zoom
優點:Kyrie 3在PG1退出之後熱度下降了不少,但是不得不說Kyrie 3仍舊是這個賽季推出的最佳後為球鞋之一。依舊是前掌Phylon+後掌zoom的緩震配置,獨特的紋路延伸製造的優質抓地讓你時刻能感受到落地時的安全感,而鞋面舒適的包裹和支撐都讓這雙鞋能夠讓你“穿上即變相”。對於歐文的球迷和對速度要求極高的球員來說,歐文3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缺點:低幫鞋型使得保護性成了問題(很多人轉頭就去買了歐文2),前掌偏寬,腳窄的朋友請謹慎選擇。球鞋透氣性一般。
適合位置:重視啟動,對前掌緩震不太重視的突破/變相較多的球員
Nike PG 1
科技:前掌zoom
優點:PG1和許許多多球星的初代簽名鞋一樣,從發佈到現在一直受到熱烈的歡迎。前掌zoom的優秀反應和全掌內靴的緊致包裹令人欲罷不能,鞋底的抓地力和耐磨也稱得上極為優秀。如果你覺得Kyrie 3的前掌太硬,這雙PG1絕對算是你的另一個優秀選擇。
缺陷:橫向穩定性一般,重量並不適合速度型後衛。後掌緩震的缺乏會讓一些球員的落地動作略為不適應。
適合位置:突破型中等體重後衛/小前。
Nike Zoom LeBron 14
使用科技:前掌分區式Hex Zoom+後掌zoom
優點:作為全聯盟最優秀的小前鋒的簽名鞋,LeBron 14無論是外形還是配置上相較前代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全掌3/4的面積使用了分區zoom氣墊提供優秀的緩震和回饋,而緩震和穩定也因為zoom面積的擴大而得以提升。與LeBron 13 Low使用了相同的泡棉材質一體化鞋面,並搭配魔術貼和Flywire使得球鞋的包裹、支撐、保護一應俱全。無論是更輕更強的理念,還是全新的設計和科技應用,都可以說是屬於LeBron球鞋團隊的一次創新。
缺點:失去了腳踝保護的LeBron 14可能會失去一些購買者的青睞,和戰士10一樣,後跟的穩定性依舊是個問題。
適合位置:投突型小前,待在內線時間較少的大前鋒,爆發力較強的突破型後衛
Nike Hyperdunk 2016 (普通高幫)
科技:前後掌分離式zoom+充氣式Phylon緩震
優點:Hyperdunk 2016並沒有給“奧運年必出好Hyperdunk”這個習俗丟臉。而高幫版本也算是三雙不同版本Hyperdunk中最具性價比的一雙。後跟的緊致包裹使得球鞋的保護性提升到最佳,而前後掌分區zoom+全掌充氣Phylon的配置相較FK版本緩震也並沒有減弱太多。如果你曾對於Hyperdunk2015有些失望,那Hyperdunk 2016對你來說可能是重燃希望的興奮劑。
缺點:因為腳踝的包裹過緊,穿脫會造成一定的難度。球鞋支撐性一般。
適合位置:前鋒全能鞋,對腳踝保護較為重視的後衛也可選用。
Nike Soldier X
科技:前後掌分區zoom
優點:從2016年夏季伊始就大受好評的Soldier X,至今依舊是最強實戰鞋款之一。前後掌分區式zoom的優秀緩震表現再加上摒棄系帶系統的全綁帶系統使得球鞋的包裹能夠自由調整,而厚實的沖孔鞋面也使得鞋面保護性和支撐性有了進一步提高。在戰士10慢慢降價的現在,或許它也會成為你喜歡的優秀實戰鞋之一。
缺點:後跟穩定及保護性較差,球鞋抓地力一般
適合位置:變相較少的突破型後衛/小前。
Nike Zoom Rev 17
科技:前掌zoom
優點:Zoom Rev 2017在外場實戰上可以說是Nike今年中端球鞋中的“前鋒利器”。前掌zoom製造的緩震及波浪紋大底製造的抓地效果都使得球鞋的實戰性能得以保證,而鞋面的織物包裹以及內部構造的設計也讓你的實戰體驗更加舒適而靈活。再加上厚實的後跟填充和鞋面保護,這雙Zoom Rev 17成為外場實戰的優秀鞋款,也不是沒有道理。
缺陷:後掌緩震較差。
適合位置:突破型後衛/小前鋒,全位置外場實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