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有這樣一群青年人,他們蓄著一頭“粗獷”的非洲辮,這種個性的展現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信仰。非洲辮起源于非洲黑人群體,包括髒辮、非洲小辮、地壟溝辮和扭搏辮,每一根辮子都蘊含著一段故事。 這位到廣州打工的美女,除了非洲小辮,還喜歡桌球、搖滾、衝浪等。但突出造型時常在夜晚回家的路上被巡警截停並要求出示證件。
她是一名紋身繪師,6年前開始文身,3年前喜歡上髒辮,經常變換著各種辮子,很多朋友都覺得她髮型很漂亮。 現在她的職業很有市場,月收入六七千,好的時候過萬。
26歲的帥哥,職業DJ。2015年去英國接活時認識了不少當地的髒辮DJ,後來也蓄起了髒辮。 感覺這樣玩起音樂來也特別有意思,髒辮跟音樂蠻般配。
這位妹紙是位化妝師。 現在的客戶更注重前衛的視覺創新,拍起時尚片子來也很有范兒。無論如何外表都是其次,也不會在意別人怎麼看,關鍵是他們能夠認可她的化妝能力。
她是19歲的在校大學生,很喜歡非洲小辮。因為父母離異,曾在馬來西亞生活一段時間後,回到廣州,選擇了一所大學念服裝設計專業。 她希望日後能擁有自己的服裝品牌。
非洲辮也叫cornrows夢想之辮
在內地俗語貼頭辮,地壟溝,玉米辮,黑人辮 等,它是 夢想之神的 化身! 代表著一種 勇往直前堅持不懈 的精神,這種精神鼓勵著我們實現自己的夢想
簡單介紹一下, cornrow 目前還是很流行的。 非洲,及歐美,亞洲韓國日本等。中國香港,澳門,北京,等一線城市還是有很多人喜歡,說不上普遍 對於眾多人來說是少數, 大陸這種髮型 名字有 玉米壟 地壟溝 貼頭辮 等,有各種各樣的花紋造型,優秀的非洲髮型師做出來的頭髮是一件藝術品,看著賞心悅目。 沒有專業學過的髮型師 靠自己摸索來的,編的品質比較差,洗一次頭就變形了,不能保持長久。專業的師傅辮的很穩固,3, 5 天洗一次頭都沒問題,可以一直保持到發根的頭髮長長,看著供起來在拆掉,做新的髮型,男女均可,專業的非洲編發 最少 3 釐米就可以做出來。可以添加各種色彩髮髻,效果看起來更好。(全頭完成一個最快2小時以內繁雜的造型有些時間更長),根據髮型的花紋複雜程度定價,還可以夾多種髮髻和小墜子。對於看慣了直發和燙髮的 又不反感非洲髮型的美女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非洲辮 cornrows 髮型有時也叫canerow,U-Dig譯名:玉米辮。顧名思義,就是將頭髮編成一條條互相臨近貼近頭皮的辮子,最簡單的玉米辮就是一條條直線的辮子,而複雜的玉米辮可以編成各種幾何形狀和有特殊意義。玉米辮的保養相對比較簡單,只需要幾個禮拜洗一次頭就可以了。而在非洲傳統文化中,玉米辮通常還會用掛珠和海貝裝飾,而根據不同地區,男女都有可能有編玉米辮的習慣。
玉米辮是非洲大陸非常流行的一種髮型,在歐洲奴隸交易開始之後,來到美洲大陸的黑奴們還是保留了這種髮型。到了近代,這種髮型在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因為黑人民權運動而變得非常流行,美國黑人開始不再將他們原本捲曲的頭髮燙直以迎合那個由白人主導的社會而是開始越來越多留起傳統的各種黑人髮型。(比如Afro爆炸頭,和女性戴的大型花頭巾)、在非洲 cornrows 髮型花紋越繁雜的 身份越高貴!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最早的髒辮出現在炎熱的非洲,為了不讓跳蚤,蝨子等蟲子在人的頭上肆意橫行。一些聰明的黑人就把自己的頭髮緊緊的纏在一起,這樣不僅防止了蟲子在頭上的肆意生長,而且在夏天的時候,還要比一頭亂蓬蓬的卷髮要涼快不少,漸漸的被多數黑人所喜愛。
留辮子頭的黑人當然是要洗頭的!雖說不會天天洗,但講究點的三兩天的也會洗一次。你也不用擔心他們拆小辮和紮小辮的痛苦,因為他們洗頭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拆辮子!沒錯,直接洗!這種辮子紮得非常非常緊。
他們只用洗髮皂洗頭,因為皂容易清乾淨,洗出來後不油,不會變型。他們洗完頭後會出去曬太陽,讓髒辮自然幹,不會用吹風機,因為會損傷頭髮導致被勒緊的頭皮發癢,他們認為曬太陽是最好的殺菌辦法。
最後請大家持續關注喵嗚醬~~~~請各位鏟屎官們動動手點個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