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不乖就一定孩子的錯嗎?其實不然,大人們可以好好理解小孩的心態,其實他們本性真的沒那麼壞,安靜、聽話其實與這個年紀好奇、好動的他們相反,所以不要先怪他們,根據不同孩子的個性,慢慢讓他們適應轉換。
剛入學的孩子,從本來動態的生活狀況,瞬間被要求為靜態的學習狀態,並得接受「安靜、不動、聽話、忍耐、照做」才是合格的、好的。
相反的都是錯的、壞的,這對小小孩來說,是很大的身心衝擊,他們一方面得壓迫生理需求,一方面又得用小腦袋弄懂這些讓他感到衝突的價值觀。
若大人能先同理這種轉換的負擔,根據他們身體的需求適度調整,而非著急進行價值批判,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幫忙,會因此更有動力一起努力。
若大人求好心切,以責駡施壓,孩子反而因認知與情緒的矛盾糾結,促發更多負面行為。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並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回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回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回饋回來的資訊,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回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回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回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
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回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鼓勵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回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回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每天分享育兒經驗,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