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為讓夜拍更美 手機廠商想出了這些點子

上周的文章裡我向大家介紹了微距攝影的一些小技巧,並且用手機附加微距鏡和單反微距鏡頭拍攝錢幣並做了對比。事實上雖然價格相差一百多倍,但手機微距鏡如果用好了拍攝出來的近攝效果也還是不錯的。文章收穫了117個贊和5個不喜歡,感謝大家的支持,對於點不喜歡的朋友我今後爭取出一些更貼地氣的選題,爭取讓你滿意。

為讓夜拍更美 手機廠商想出了這些點子

今天要說的是有關夜拍的問題,即便這幾年手機攝像頭的規格和水準大幅提高,但相比陽光燦爛的白天,夜晚仍然是手機攝影的一塊短板。而它主要就體現在進光量不足上面,而為了讓夜拍的水準提升近幾年廠商也在想盡辦法做出努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廠商是如何在攝像頭進光量上面下功夫的。

先來聊聊光圈,畢竟對進光量而言光圈值是一個重要指標。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通常表達光圈大小用f值。一般來說,光圈f值越小,在單位時間內取得的進光量就越大。

後置鏡頭f/1.7光圈的OPPO R9s

所以最近幾年我們明顯發現廠商推出的手機光圈值越來越小,從早年的f/2.8到兩年前f/2.0就能叫大光圈,到現在如果沒有f/1.8廠商都不敢在宣傳文案裡打上“大光圈”三個字。現階段諸如vivo Xplay6、OPPO R9s、三星S8等搭載的f/1.7光圈是行業極限值,但相信絕對不是終點。

除了大光圈之外,大圖元也是一些廠商曾經致力攻克的方向。就一塊CMOS來說,較大的圖元點比較小的圖元點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光線,理論上能夠獲得更多的進光量,雖然同時這塊CMOS的總圖元數位會變得很低(例如HTC UltraPixel的400萬圖元感光元件,單位圖元尺寸2μm)。

HTC的UltraPixel單位圖元2μm

能夠大幅增加進光量

後來諸如HTC One max、IUNI U3和小米Note也使用了UltraPixel大圖元鏡頭,不過這種鏡頭的總圖元數都不高,消費者仍然容易被“高圖元”的宣傳話術誤導。且這一技術只是令進光量增加,對畫質本身的幫助非常小,因此這一兩年內幾乎沒有什麼手機再使用這一技術了。

後來,有一些廠商想到了在感光元件的架構上面做文章。原本手機攝像頭的感光元件使用的都是RGBG架構,這一設計來源於柯達公司的科學家布萊斯·拜耳。他發現人類對紅綠藍三原色中的綠色敏感度最高,由此他在CMOS上方增加了一塊濾鏡,採用1紅2綠1藍(RGBG)2*2的排列方式將灰度資訊轉換成彩色資訊,令呈現在CMOS上的色彩更接近人眼觀看的效果。

Moto的Clear Pixel技術

而RGBW排列則是將傳統RGBG排列上兩個綠色圖元的其中一個替換為無色(White)的圖元,這意味著CMOS能夠接收更多的外來光線,從而提升昏暗場合特別是夜拍的感光能力。這項技術其實在摩托羅拉的一些產品(Moto Droid Mini、Droid Ultra、Droid Maxx和Moto X)中已經有過了,只是叫法不同而已(Moto稱之為Clear Pixel技術),原理是一致的。

雖然華為、Moto等廠商率先嘗試了RGBW架構的攝像頭設計,但負面作用也逐漸顯現出來。一是由於減少了一個綠色圖元造成對綠色被攝物體的色彩表現力的削弱,二是和前面提到的UltraPixel類似,RGBW架構除了增加進光量之外對畫質本身並沒有幫助,所以後來也逐漸被拋棄。

最後必須要提現在最火的雙攝技術-彩色+黑白雙攝。彩色+黑白雙攝技術利用兩枚後置攝像頭在結構上的細微差異,經演算法融合呈現優於傳統單枚攝像頭的成像效果。其中,彩色的攝像頭採用傳統的RGBG拜耳陣列,用以記錄畫面中的彩色資訊;而另一枚名為Monochrome的攝像頭取消了CMOS上面的分色濾鏡,進光量是普通拜耳陣列CMOS進光量的數倍。所有入射光線都直接傳到感測器並被捕捉,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圖元細節。

彩色+黑白雙攝兼顧了進光量和畫質兩個要素

聯發科聲稱自家的後置雙攝“可捕獲三倍光源”

現在明白為什麼彩色+黑白雙攝這麼火了吧?因為它是第一個做到既增加進光量又能維持高畫質的解決方案。所以相比前面提到的UltraPixel超圖元和RGBW,後置雙攝是一個看起來很完美的手段。而如果在同時加上大光圈就顯得錦上添花了,彩色+黑白雙攝配大光圈,真心是一個絕佳組合。

文章到這就要結束了,如果你對手機攝影方面有什麼想瞭解的,歡迎在下面的留言區發表看法,我會挑選大家關心的問題在未來一一解答。如果不嫌棄的話,求為這篇文章點個贊,不勝感激。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